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对联集成183双峰卷(一)

中国对联集成183双峰卷(一)

中国对联集成183双峰卷(一)

一、悼念朱岚暄

胡如庄整理

朱岚暄(1796-1865),双峰甘棠人,清诰封中宪大夫曾麟书好友。朱君仁义处世,好善乐施。咸丰二年,湘乡大旱,次年大饥,朱君捐赈万金,合邑赖之。曾国藩督办湘军,朱君捐全部军费的三分之一。咸丰帝赐“全湘食德”黑地金字匾,诰封三品奉政大夫。咸丰六年,朱君六十寿,曾麟书亲笔书写寿序。朱君逝世,曾国藩等许多官员作挽联哀悼。

曾国藩:

为国育才,为家收族,高义薄云天,岂徒饥赈万金,千亿鸿嗷沾惠泽;

有经教子,有谷贻孙,圣朝多雨露,奚啻秩贋三品,九重凤诰锡荣封。

郭嵩焘:

德泽著三湘,感曩日深恩,白叟黄童都下泪;

芳名留百世,听今朝惨痛,青山红树也销魂。

曾国潢:

有约培文峰,此心未了,老天遽夺先生去;

无穷溥惠泽,众口难忘,湘地长留后世名。

周宽世(湖南提台): 里党沐鸿施,至今犹歌颂未艾,况复孝孚燕寐,寿跻龙钟,庆大愿毕偿,永绍渊源光珞水;

云天跨鹤驾,自此竟遨游忘归,正当秀挺象贤,恩荣凤诰,痛老成顿谢,曷禁浩叹想高山。

邓仁堃(江西按察使督粮道):

德被全湘,梓里同声歌薤露;

荣膺九陛,柏台遗泽瓞瓜绵。

刘岳暾(云南布政使司):

仗义拯时艰,自迩徂遐伤大老;

立身符古道,从今以后少斯人。

刘岳昭(云南总督,姻侄):

厚泽遍龙城,冀甲子频添,常使乡拜瞻活佛;

老成跨鹤驾,倘癸庚再呼,更谁慷慨念生灵。

朱孙诒(宝庆知府):

子克象贤,人羡堂前堪济美;

君今鹤化,我悲天下少知音。

唐频洲(湘乡知县,朱尧阶代作):

万金手散账饥寒,生为儿孙,能造无疆福;

三品头衔加宠赐,殁成仙佛,愿订来世交。

朱寿庚(家塾塾师,举人):

手散黄金约万计,贫困有公施,师旅有公济,延寿过七旬,令德令仪谁仿佛; 舌耕绛帐已三年,醇膏得我饮,温谕得我亲,哀挽当二月,春风春雨亦凄凉。

星灿:

家乘经吾祖筹商,奈赍志以终,独劳此老;

族纲付哲嗣担荷,何息肩未几,遽作古人。

程先璧:

数载神交,愧我倾蓋程子;

一朝仙去,人悲散财朱公。

增棫:

数载共清谭,益知风范非常,岂意星偏沉斗极;

千秋怀别恨,惟冀地灵卜吉,始徵天不负斯人。

增枬:

振族纲以直,修家乘以公,想当年骨鲠高谭,几座闻声汗浃背;

继先绪惟仁,笃后嗣惟善,看异日人文蔚起,诸孙奋志榜夺头。

刘腾鹗:

生前殊福天来,身后芳名留共白;

客岁踏春人去,今年草色为谁青。

萧积恁:

蠲赈轻万缗,活人多矣,我亦蒙丝牵子舍,萝施孙枝,记当年,面晤彦和,玉海金山钦德范; 封浩重三锡,荷君宠哉,谁不羡庭衍文坛,家储武库,奈此日,心伤仁轨,赤乌白鹊候哀音。

胡云阁(钦命翰林学士):

仗义疏财,弃万金而手散;

虛枯齐犒,晋三品之头衔。

二、悼念罗泽南

胡如庄整理

罗泽南(1804-1856),字仲岳,号梅泉,双峰县石牛湾洲人。生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其家在罗山下,故又名“罗山”。咸丰元年(1851),罗泽南由附生举孝廉方正。历任知县、同知、知府,赏戴花翔。后补授浙让宁绍台道、加按察使衔,赐号“叶普铿额巴图鲁”。咸丰五年春,加布政使衔。咸丰六年三月初二日,左额亦被枪弹击中,初八日即死于军营中,年50岁。罗泽南同曾国藩标榜程朱理学,著有《西铭讲义》、《人极衍义》、《小学韵语》各一卷,《桃江学辨》,《读孟子札记》各二卷,还有《周易附说》、《方舆要览》等。后人辑有《罗罗山遗集》。

曾国藩(中国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主帅):

率生徒数十人转战而来,克百余城,杀几万贼,为名将,为名臣,独有千秋,罗山不死;

报国家二百年养士之泽,提三尺剑,著等身书,是纯儒,是硕辅,又弱一个,湘水无情。

左宗棠(中国晚清军政重臣、洋务派首领):

战功儒术并千秋,听呜咽江声,三载孤忠悲逝水;

牖下沙场同一死,祗凄凉乡梦,八旬华发有高堂。

又:

五丈陨星,热泪长流汉水;

半夜投笔,英灵宜上云台。

又:

论才则弟胜兄,论德则兄胜弟,此语吾敢承哉!召我我不赴,哭公公不闻,生死睽违一知己;

世治正神为人,世乱正人为神,斯言君自道了!功昭昭在民,心耿耿在国,古今期许此纯臣。

胡林翼(晚清中兴名臣,湘军重要首领):

公来使我生,公去使我骇,公逝使我悲,七尺躯系天下安危,存宜尸祝,殁宜尸祝;

贼至还他战,贼退还他守,贼炽还他死,一腔血酬半生知遇,成亦英雄,败亦英雄。

注:尸祝,崇拜的意思。

又:

资水滔滔,淘尽古今人物,问裴公何去,云树犹存,遗址怅空亭,白鹿不来秋欲晓; 江风浩浩,吹开天地蜃楼,喜海疆荡平,狼烟都靖,名山寻旧约,黄花应笑我归迟。

朱尧阶(双峰文人):

百万雄军不顾身,把臂挽河山,小子同倡报国志;

八十老翁应破涕,捐躯卫社稷,贤儿未负教忠心。

又:

千里泣师魂,叹百战奇勋,犹子泪洒金陵雨;

九重嘉忠魄,隆三代旷典,圣君恩大洞庭波。

注:此联代曾竹亭公作。

又:

励学步朱程,当秀才时早闻圣贤大道;

将兵追韩范,任天下事终为今古完人。

注:此联代左香谷挽。左侄青士,孟生公门下士也。青士官金陵。

朱鲁松(湖北咸宁人,清末附贡):

任天下于做秀才时,与范文正无二心;

为丈夫不终儿女手,合马伏波是一人。

朱孙贻(湘乡县令):

特科自幸得斯人,方期百战功成,重为吾乡戡祸乱;

偕作不堪思往事,太息同分谁是,空留遗憾哭英雄。 王家璧(大理寺少卿、顺天府府丞、光禄寺少卿):

三千里转战无前,忠勇乃成真孝子;

五十年致身非早,功名谁似老诸生。

佚名(清):

冉求用矛之智,诸葛出师之忠,数千里血战殊勋,都从血诚造到。回忆拂座春风,澄怀秋月,以文会友,闭户著书,义理精,醇驳析,开来继往具深衷。最难得专任有君,荐贤有臣,伐暴有权,救弊有术,宇宙内事业,奔腾掌握。尚冀竟乃抱负,殚厥经纶,斯世斯民齐受福;

周子无欲主静,程门涵养主敬,几百年道统不泯,端赖道心承当。方今沉思国步,蒿目时艰,运甓宣勤,投戈讲艺,甘苦共,士卒亲,率物整躬真巨手。独恨此金陵未克,安庆未复,豫章未平,鄂渚未下,疮痍遍东南,攒入心头,何期痛切衡湘,惨流江汉,楚山楚水共含悲。

佚名(清):

武汉著奇勋,乃浔阳待复,鄂渚旋沦,以只身御数百里狂寇滔天,方期荡涤尘氛,可上慰宸衷,下符物望。讵出师未捷,空负雄心,遥知黑夜星颓,赤子悲声齐痛器;

湖湘标硕德,忆马帐高悬,程门久立,谓我辈自十五岁成童入学,即当讲明义理,庶时清抱道,世变尽忠。胡遗训徒存,竟成谶语,太息八旬倚闾,九原赍志共怆神。

佚名(清): 素学重儒林,说理著书,直步程朱正轨;

丹心励臣节,捐躯报国,长歆吴楚明禋。

熊史牧(清):

上马杀贼,下马著书,使大局支持,真将军、真秀才、真理学;

前表感恩,后表誓死,更魂归悲咽,有老父、有贤妇、有孤儿。

黄倬(清):

荡寇羡书生,匹马摧锋,八阵风云争伟烈;

饰终膺懋典,灵旗载道,三军鹅鹤有余哀。

陈若林(清):

浩气壮山河,一缕精忠,犹有余威寒贼胆;

勋功垂楚鄂,千秋祀事,聿昭懋绩仰儒风。

魏杰(清):

忠孝本夙成,怅龙光甫荷,鸡问长虚,忽讶将星遽陨;

英灵犹宛在,忆蝶梦匪遥,鱼书适至,难教旧雨忘情。

许国钧(清):

生果不虚,真儒术、真将才,出处能完大义;

殒而犹视,念君恩,念世变,功名未了此心。

唐逢展(清):

忆随宗伯出师,共为天下除小丑;

痛念忠臣效命,应叹军中少一韩。

注:韩,指善于将兵的韩信。

佚名(清):

侍先生于戎马关山,五年亲觌勋猷,正祝提师逢时雨;

勉弟子以德行道义,一日永违色笑,从何请益被春风。

佚名(清):

百万雄师不顾身,士气壮山河,小子同伸报国志;

八十老翁应破涕,君恩廓帱载,贤儿未负教忠心。

罗秋林(清):

入为一乡取法,出能百战成名,功绩著湖湘,誓死惟思匡世变;

憾不尾贼入城,愿生好人救弊,忠诚贯金石,临终无语及家私。

胡泳芝(清):

百战著奇勋,宗岳以还谁敌手;

六经承道统,程朱而后此纯儒。

注:宗岳,指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岳飞;程朱,指宋程颢、程颐与朱煮,共同倡导性理之学。

黄译下(清):

以天下为己任,后乐先忧,一点精忠昭日月;

移孝子作忠臣,见危受命,千秋节义镇山河。 陈本钦(长沙巡抚):

万里倚长城,憾当年未曾谋面,

大名垂宇宙,问今日谁不伤心。

(胡如庄搜集提供)

余中丞:

我敢拟遗山梅村,且幸继丞相高碑国子祭酒;

公真如董孤太史,忍重话庚申旧梦辛亥遗编。

又:

正是万分难时,天乎人乎,将焉置我;

为诉双亲地下,父兮母兮,哀此余生。

又:

进不成国,退不成家,唯有死耳;

上难离母,中难离兄,当奈公何。

(邓文轩供稿)

附,邑内外人士题忠节祠联:

郭嵩焘(清代外交家):

志安社稷,气奋风云,裹革身轻,后死何人忧漆室?

学征关闽,功追宗岳,瓣香心折,先生今日有祠堂。

注:“漆室”,鲁地名。此处捐“漆室女”,是女地,过时未字,常倚柱而啸:“鲁君老,太子幼。”邻妇曰:“此卿大夫之忧也。”曰:“不然,昔有客马逸践吾国葵,使吾终岁不饱葵,鲁国有患,君臣父子受其辱,妇女独能避乎?”“后死”句,应理解为后死者,再有何人能为漆室女怀忧国之心。

“关”,指函谷关之张载,已详前注;“闽”福建简称,米熹,系该省人,此处即指他。

此为大堂联。匾额:正学孤忠(曾国藩书)

又:

四时享祀;

万古纲常。

注:此为头门联。

唐鉴:(清末理学家):

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大忠必有大节;

智者不惑,仁者不惧,名将本出名儒。

注:此为游亭联。

曾国藩(湘军统帅):

步趋薛胡,吾乡矜式;

雍容裘带,儒将风流。

注:薛胡,分别指薛瑄、胡居仁。薛瑄,字德温。明河津人。永乐十九年进士,英宗时拜礼部右侍良兼翰林院学士。学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