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全市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新局面——在雅安市工商业联合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年9月19日)钟培基各位代表:我受雅安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这次会员代表大会是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意见》精神的热潮中召开的,是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委书记徐孟加同志《试论思想解放与雅安开放》署名文章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为目标,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召开的。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要求,认真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科学谋划未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工商联会员,为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而努力奋斗,不断开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新局面。
一、五年工作回顾过去五年,全市工商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以来的方针政策,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和省工商联的指导下,围绕‚科学发展、奋进跨越‛战略,团结带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工商联会员大力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雅安精神,在服务雅安‚三个加快‛中全市工商联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作用更加突出、优势更加凸显、影响不断扩大、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紧紧围绕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贡献。
五年来,全市工商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优势和作用,为‚科学发展、奋进跨越‛,凝聚人心、聚集力量。
1、加强服务和引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取得好成绩。
工商联把促进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结合实际,在引导上下功夫,在服务上求实效。
一是认真学习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
通过领导讲、专家讲,召开主席会、常委会、执委会,举办学习会、报告会、座谈会、讨论会和参加西博会高端论坛及组织外出专题学习考察等有效形式,组织广大工商联会员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对‚非公经济新36条‛、‚科学发展、奋进跨越‛战略和‚以枢纽为纲、于极地奋起‛新思路、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战略定位、《试论思想解放和雅安开放》的学习和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企业发展融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把个人价值融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大势中去实现。
向全市工商联会员发出《争做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优秀建设者的倡议书》,引导工商联会员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推进大开放。
举办了《雅安民营企业家沙龙暨水电载能工业论坛》。
五年来,组织学习、外出培训等共19次、1100多人次。
二是深化对市情和企情的认识,增强转方式、调结构、快发展意识。
通过组织工商联会员走出去参观和请专家来分析讲解等形式,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重新审视市情和企业的发展水平,充分认识基础差、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市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资源依赖性强是雅安最大的问题,帮助企业理清转方式、调结构、快发展的思路、寻找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路径。
‚十一五‛时期,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淘汰落后产能154台(套)。
五年来,组织解放思想、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外出专题学习考察共5次、100多人次。
三是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企业发展能力和水平提高。
以承办全国工商联经济服务工作会议、2009蒙顶山春茶飘香国际联谊活动和建友好商会、省工商联组织的外出考察等为平台,促进会员企业与成都、重庆、广州、深圳、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企业之间的信息对接和交流合作,组织会员企业到力帆、奥康、比亚迪、华为等大企业、大集团学习参观,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和管理水平。
目前,已缔结友好商会9个。
四是坚持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目标,尽力办实事、解难事。
深入开展‚走进民企,关心民企,服务民企‛活动,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
五年来,全市工商联为会员企业协调问题、解决具体困难等500余件次。
同时,开展银企联谊活动,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实现信息对接;与银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让信贷创新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多中小企业,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组建联保互保等不同类型担保公司,促进市、县(区)财政出资成立的担保公司发挥积极作用,切实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贷款难;邀请银河证券南昌营业部总经理来雅作公司上市和资本市场运作战略讲座,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拓宽融资理念、策略和资本运作方式,与会企业按照上市要求进行股份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上市作为跨越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今年,在全国信贷规模紧缩的情况下,全市非公有制企业贷款余额较过去还有新提高。
目前,全市有上市融资意向的非公有制企业达10余家。
五是及时反映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帮助企业迎接挑战渡难关。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市各级工商联及时深入企业调研。
市工商联调研形成的《积极应对世界金融风暴挑战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报告,得到市委孟加书记的充分肯定,并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率先止滑、抢先提速一揽子政策措施中予以吸纳,使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不仅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得到进一步发展。
六是发挥工商联和企业家兼职副主席优势,以商招商取得实效。
充分发挥省工商联与雅安共建民营企业工业园区的优势,通过召开招商引资说明会、邀请成都、重庆等地的民营企业家来雅投资考察、组织本地企业与外来企业联谊、支持企业带着投资项目寻找合作伙伴等形式进行招商。
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工商联会员企业以商招商引进资金多达10亿元。
综上所述,五年来,各级工商联为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助推了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实现了总量翻番,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从2005年的55.3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59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43.8%提高到2010年的55%,在全省排第七位;对GDP的贡献率从2005年的58.1%上升到2010年66.8%;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从2005年3.98万户增加到2010年的6.02万户;税收从2005年的3.19亿元增加到2010年8.95亿元;从业中员从2005年的15.5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2.92万人。
去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437户,其中非公有制企业403户,占总户数的92.2%,46户市重点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30户,31户市成长型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30户,销售收入上10亿元的企业2户,非公有制企业占1户。
2010年,非公有制企业对县域经济增长贡献率70%以上的有荥经、宝兴、芦山、天全、名山和汉源,分别为88.7%、78.3%、78.2%、77.1%、75.9%、74.2%;对县经域经济增长贡献率50%以上的有石棉、雨城。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改革措施,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向长期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深深的谢意!2、加强动员组织,为抗震救灾和加快灾后重建作出了积极贡献。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市各级工商联和会员企业同全市人民一道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迅速展开抗震救灾工作,第一时间深入灾区看望,把党和政府的关切关怀送到企业。
一是在交通堵塞、信息不畅、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全市各级工商联干部和职工迅速深入受灾企业看望遇难家属和受伤人员,及时转达市委、市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关心慰问;及时将调研形成的《雅安市民营企业抗震救灾恢复生产的情况》报送省工商联,争取上级组织对雅安抗震救灾的支持,并向省政协、市政协提交了《关于加快雅安民营企业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争取国家、省政府支持的建议》;及时报告灾情,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同时,向各县(区)工商联下发了《关于组织引导全市会员企业积极开展抗震救灾、生产自救、促进社会稳定的通知》,要求在鼓励会员企业重树信心的同时,切实帮助解决困难。
我们还及时将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及其它友好商会的援助,送到受灾企业,为非公有制企业夺取抗震救灾胜利和开展生产自救创造了条件。
全市受灾非公有制企业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恢复生产,并达到震前水平。
二是迅速开展赈灾募捐活动,积极帮助灾区群众渡难关。
震后第三天,市工商联率先在雅安日报、雅安电视台向全市企业家发出了《众志成城抗地震、携手同心渡难关》的倡议,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响应。
发出倡议第二天,32家企业在‚雅安市抗震救灾企业捐赠仪式‛现场,当场捐款192.32万元。
10天内,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在雅捐款1326.54万元。
有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还带着施工队、机具和物资深入到汶川等极重灾区现场救人,有的为保障救灾生命线畅通设立救灾车辆免费维护站、就餐点,还有利用餐馆、农家乐等开办赈灾救助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的感动场面,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随处可见。
三是争取灾后援建项目,协力推进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及时向上反映我市的受灾情况,先后争取到省委统战部和省工商联协调的援建项目4个、项目资金近千万元。
在‚5〃12‛周年,举办民营企业灾后重建‚爱心助教‛捐赠仪式,向7县1区的36所学校,捐赠价值100多万元的钢琴、电脑等教学设备353件(套)。
灾后重建和汉源新县城建设叠加,造成阶段性的建材短缺、价格上涨过快。
针对这一情况,市工商联组织部分建材生产商和经销商就保证‚瀑电‛移民和灾后重建建材供应进行了座谈。
企业家副会长们讲政治、顾大局,向全市建材企业发出了不涨价、保重点、保质量、保数量的倡议,加班加点生产和组织货源,为加快灾后重建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受到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四是宣传抗震救灾感人事迹,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新形象。
通过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介,宣传报道全市‚5〃12‛特大地震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视灾情为命令、时间为生命,舍小家顾大家,不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勇担社会责任的义举和默默无闻的奉献,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爱国、奉献的社会形象,提高了工商联的影响和社会地位。
‚5.12‛特大地震以来,全市共有22位工商联会员分别获得全国工商联、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和市委、市政府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殊荣,市工商联荣获全国工商联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称号。
3、加强团结和引导,助推瀑电移民工作加快进程作出重要贡献。
移民是‚瀑电‛工程的牛鼻子,企业迁建不仅涉及移民,而且涉及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