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系统相图及其应用
2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3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虽然结线的位置是由实验确定的,但随着温度降低它 们的方向变化却有一定的规律。结线的方向循着组分熔点 降低的方向转动。 组成为n的析晶过程:
S : S S1 S2 (n) L : L L1 L2
把结线的两端连接起来,便 是固液的析晶路径。(象两个翅 膀) 注意:各温度下的结线都是 通过n的组成点
4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2. 只有一个二元系统生成连续固溶体的三元系统相 图
做等温截面,可以看出各稳定共存的相
5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析晶过程分析(在A的初晶区)
当 液 相 到 达 P 点 , SS 在 P’, ΔAPP’, M处于其中,重心位置, 固相总组成在G。 xA:xSS:xL=P’y:Ax:xy
a1 a 2 a3 b1 b2 b3
u点在a2-b3连线上,析晶 过程固相组成点在l2u的连线上。 (与a-b
6.在一个二元体系内生成转熔型有限固溶体的三元体 系相图
与前面一个不同的是,PP1在不混溶区的外面,在PP1线 上进行的是单变量的转熔过程,L+β →α m点的析晶过程: L:m →l1,液相沿P1P线变化,l1 → l2 → l3 S:b0 ' b1 固相. a1 a2 a3
10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W点的析晶过程:
L A L ASS W l1 l3
最后的凝固物是A+SS
如果原始组成点在x点
L A L A SS L SS x l1 l2 L SS B l4 l5
相应液相下固溶体的组成由 实验确定
11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5. 在一个二元体系内生成低共熔 型有限固溶体的三元体系
随着 A 组分的增加, B-C 之间固溶 体不互溶范围逐渐减少,最后汇于 一点k,通过k点,作等温截面,交 得液相线l1l2, 液相面投影图:
12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低共熔点E加入A组分后,升温,E1点,不再是两个不互溶 的固溶体。 固相面投影图(右):
20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相图中a、b、c、E四点均为无变量点, L⇌ α+β+γ 相区分布如右图,析晶过程如前述
21
a1 b1 b2 b3
m点在a-b线上,析晶结束。
16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n点最初析出β晶体,最后是α晶 体,因为在虚线外,所以降温的 过程也不会有β产生。
17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7.一个二元体系内生成低共熔型有限固溶体,另一个二元体 系内生成转熔型有限固溶体的三元相图。 偏A的曲面, α的溶解度曲面 偏BC边的曲面, β的溶解度曲面 在此间,α、β 共存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三.在固相中形成固溶体的三元相图基本类型
1.三组分生成连续固溶体的三元系统相图
① 相图的构成 整个立体相图被一个凸起的液相面和向下凹的固相面 划分为三个空间。液相区域、固溶体SABC的固相区域、 固溶体与液相共存区域。
1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结线的旋转方向
液相面和固相面都是平滑的曲面,其上既没有线,也 没有点,因此其投影图仅仅是一个空白的三角形。一般是 采用做等温截面的方法,在投影图上得到相应的两条线 L-L和S-S,用结线表示该温度下平衡的两个相的组成。
18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EP线上有三种性质: El2, L → α + β l2点,L → β + (α) l2P,L + α → β 三个区域的析晶情况是不同的(P94)
19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8.三个二元体系中均生成低共熔型有限固溶体的三元系统相图 这类相图和无化合物生成仅有一低共熔点的三元相图 类似,只是这里的液相面是和单相固溶体成平衡。
当 液 相 到 达 P 点 , SS 在 P’, ΔAPP’, M处于其中,重心位置, 固相总组成在G。 xA:xSS:xL=P’y:Ax:xy
固相量 MP 液相量 GM
当液相组成到达Q,固溶体组成在Q’,Q’在AM连线上,所 以液相消失,析晶结束。
7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如配料点在固溶体初晶区 内, a-a’,k-k’,b-b’ 结线是由实 验确定的。
固相量 MP 液相量 GM
当液相组成到达Q,固溶体组成在Q’,Q’在AM连线上,所 以液相消失,析晶结束。
6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析晶过程分析(在A的初晶区)
L A L A SS L A SS L : M O P W ( L消失)
S:A M
8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3.具有一致熔二元化合物和第三组分生成连续固 溶体的三元体系相图
右图是这类相图的 立体图。同成分熔融二 元化合物 AmBn 能和组分 C以任何比例形成固溶体。 整个相图可划分成两个 副三角形,每一个副三 角形恰好就是前面讲的 第二类型的相图。
9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4.具有一个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 和第三组分生成连续固溶体的三 元体系相图
温度降低,不互溶的范围也扩大。 所以在这类固溶体相图中,结晶结束 时的产物,并不一定是最终产物。 若原始配料点组成在虚线内,析 晶刚结束时是α,最终α+β。
13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把上面两个三角形叠加在一起,就可得到这类相图 的平面投影图。
14
第三节 三元系统相图
u的析晶路线: u 在 α 的液相面上,首先析出 α ,固相组成在 S (由实验确 定),最终固相为α +β ,析晶过程如翅膀形,到l1 ,固相到a1。 l1→l2→l3
S : a' k ' b' M a
L SS L SS L A SS L : a k b L A SS C d ( L消失)
液相到 C 点 ,相应 SS 为 C’ , ΔC’CA, a 在其中,重心位置。 C (L)与a连线,交AC’上M,即为 固相组成点。
右图是这类相图的立体图。注意: 连接 C-AmBn的垂直平面,交 P’E3’ 于 K ,把 P’E3’ 分成两段,这两段上界线 的 性 质 是 不 同 的 , P’K’ 是 转 熔 线 , L+A→SS, K’E3’ 是 共 熔 线 , L→A+SS ( l1 与 A+SS1 共存,作 l1 的切线交 于 A-SS1 连 线 上 , L→A+SS , l2 与 A+SS2共存,作l2的切线交于A-SS2连 线上, 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