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探-浅震中新技术新方法

物探-浅震中新技术新方法

这类指标为岩石的Ⅲ类指标。
21
Ⅲ类指标(地震参数)与Ⅰ类(岩石状态)和Ⅱ类 指标(物性参数)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同时,这三类 指标相互间也有相关关系。
当岩石和岩土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岩石的工程地 质性质和地震参数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描述岩石特 性的全部指标,以及岩体内弹性波传播的地震参数是相 互联系的。这样,可以用某种方法确定任何两种指标的 关系式(经验公式),根据一种比较容易测定的指标, 估算另一种在岩石天然产状条件下难以测定的指标。
20
Ⅲ类指标(动力学参数) 岩石的动力学(地震)参数,是通过地震方法可以在
原位测量的天然状态下的参数,包括纵波传播速度、横波 传播速度、地面瑞利面波传播速度、动弹性模量、动态泊 松比、纵波与横波的吸收系数等,它们可表示为:
Vp:纵波传播速度; Vs:横波传播速度; VR:瑞利面波传播速度; Em:动弹性模量; σ :动态泊松系数; αp、αs:纵波与横波的吸收系数。
37
1. 利用波速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
与岩体参数不同,地基土的动力学参数对建 筑工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动力基础和建 筑物抗震设计。主要计算的指标有Em、σ、Gm、 Km等,土体无需转换成静力学参数。
动力学参数中σ、Gm对动力基础设计尤为重要
38
2. 地基土速度分层 地基土的速度分层主要根据实测的Vp、
33
(7) 岩石(体)动参数与静参数的关系
Em(103Mpa)
回归的经验公式:
Es 0.35Em1.141
Es(102Mpa) 34
中科院地质所采用:
Es
0 .25
E 1.3 m
Es
0 .25
E 1.7 m
Es
0 .25
E
2 .0 m
适合完整岩石或岩体 适合裂隙发育和破碎岩体 适合破碎充水的岩体
26
(1)岩石的速度与密度 渤海地区地层密度与速度的关系(陈继松,1982):
新生界地层密度:ρ=1.66+0.181Vp 中生界地层密度:ρ=1.85+0.156Vp
在沉积岩中波速与岩石密度的关系(北美):
27
(2)岩石的速度与孔隙度
1 (1)
V
Vm
Vf
(3)岩石的速度与含水量
Vpw
Vp0
35
动静转换经验公式有地域性和岩性差别,实际工作 中最好自己建立。(以下为我们自己建立的关系)
黄河上游公伯峡水电站花岗岩: 黄河上游李家峡水电站前震旦片岩:
Es 43.06e1.347103Vp E0 8.4e3.029103Vs Es 196.48e9.77104Vp E0 25.85e1.24103Vp
并对岩体进行稳定性评价,以及测定岩土力学参数。
5
一、波速测试方法
1. 横波的激发
由于横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是垂直的,因 此,激发和接收方式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突出横 波,必须使检波器最大灵敏方向和波的振动方向相一致。 由于横波的速度总是小于纵波,所以横波总是在纵波到达 之后到达。为了便于接收和识别横波,横波震源的振动必 须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并在记录中应尽量使纵波和其他干 扰波的能量减少,而使横波的能量增强。
用于激发和接收SH横波,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装置简单、工作方便;弱点是激 发能量小、传播距离短,探测深度、范围都不大。一般说来,在50m左右深 度范围内进行横波地震勘探或者横波速度测井用敲板法即可。
8
(2)弹簧激振法 这是一种用人力或简单的机械拉开弹簧到一定的距离,在弹簧
上安装一个小球,当放开弹簧时,弹簧的恢复力就带动滚动的铁球 冲击木板,以此作为震源。这种方法的冲击力可达敲板法的10倍, 而且波形记录的重现性比较好,探测深度和范围比敲板法大。
4
第一节 纵、横波速测试技术及应用
完整的地震勘探应当是包括纵波和横波的多波勘探
因为横波的激发、接收和识别在技术上要复杂得多, 所以地震勘探中所利用的主要是纵波,对横波的利 用比较少。
横波研究和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工程地质勘察中,横波探测可以对第四系覆盖
层进行更详细的分层,利用横波速度可以划分岩体
大家好
1
第三章 浅震中的新技术新方法
2
本章要求
1. 掌握纵、横波速测试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和岩土体 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2. 了解岩体动力学参数和静力学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了解地震波层析技术、垂直地震剖面法和地脉动观
测等工作方法; 4. 掌握桩基无损检测主要检测方法的原理、资料解释
和计算。
3
近年来,浅层地震方法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首先, 勘探方式的变化导出了一些新的勘探方法,由单纯接收纵 波扩展为接收横波和面波,形成了横波勘探和面波勘探; 其次,由于不断地从其他学科吸收最新的技术、方法,从 而使勘查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在反演中借鉴医学 CT技术出现的地震层析技术最具代表性;此外,根据工 程建设的特殊需要发展了一些相应的新方法技术,比如欲 了解地基及建筑物的振动特性,为抗震防震提供重要参数 的常时微动技术等等。
11
单孔法需校正为垂直时间(斜距校正)
t1
H1
L2
H
2 1
• ts1
t2
H2
L2
H
2 2
• ts2
H1
H2
则:
V1,2
H2 t2
H1 t1
L S1
S2
12
跨孔法直接计算
VL t


发 锤
L
波 器
13
测试结果
14
3.横波的识别
在横波勘探中。尽管采用了横波激发震源, 但地震记录中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纵波和其它 干扰波。怎样从横波地震记录中识别横波或者 说怎样从中区分出纵波和横波,一般可从以下 几个特征来进行识别。
22
需要注意的是,天然状态下,岩体的一些工程地质 指标和地震参数的变化不是单一对应的。如在岩石应力 状态变化的同时,岩石裂隙度或裂缝充填物的成分和数 量均可能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岩石中纵波传播速度的 变化有可能与岩石物性、孔隙充填物性质等多种因素有 关,对付这种多解性的办法是采用多参数求解,如纵波 和横波传播速度的同时测定和反演,甚至于利用非地震 的地球物理参数共同求解。
9
(3)跨孔锤法
这是在钻孔内进行横波激发 的一种方式。其原理是将一种特 殊的机械震源装置-----跨孔锤置 入钻孔之后,再用液压的办法使 其中的液压紧锁板伸向井壁,将 跨孔锤固定在钻孔的某一深度上 再用小绞车把锤拉起或下落。从 而产生锤击激发的效果。锤击的 方向可以向上或向下.以产生两 个相位相反的横波,以便于识别
Ls
Vp石2 - Vp体2 Vp石2
风化系数
Vp新 Vp风
Vp新
各向异性系数
rV V//
衰减系数
1 lnA1
x2 x1 A2
32
岩体质量分级
按现行标准(GB50218-94)
分级




Kw Es(Mpa)
σ Ls
>0.75 >33 <0.2 <0.25
0.75~0.55 0.55~0.35 0.35~0.15
黄河流域和金沙江流域综合(R=0.9): lgEs 3.396l4gVp 8.2588
lgE0 3.748l6gVp9.8142
36
(二)弹性波速在土体方面的应用
弹性波在土体介质评价中的应用主要偏重于横波速度Vs 值。对于建筑场地勘察中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应用:
按波速值对地基土分层; 提出各类地基土的波速范围值; 计算各类地基土的动力学参数; 对波速较低的软弱层(饱和粉质粘土、粉细砂地层) 分析液化的可能性; 根据Vs值计算场地卓越周期; 划分场地土类别和场地类别
33~20
20~6
6~1.3
0.2~0.25 0.25~0.3 0.3~0.35
0.25~0.50 0.50~0.65 0.65~0.80
Ⅴ <0.15 <1.3 >0.35 >0.80
风化程度 β
新鲜 <0.1
微风化
弱风化
强风化
全风化
0.1~0.25 0.25~0.5 0.5~0.75 >0.75
1w
式中:Vpw为湿岩样p波速;Vpo为干岩样p波速
w岩石湿度;α为经验常数(砂岩0.0379)
28
(4)岩石的速度与孔隙中含泥量的关系 针对砂岩所做的回归方程:
Vp 5.596.932.18C Vs 3.524.911.89C
29
(5)岩石的速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单轴抗压强度的估算:
p V 3
Vs值,在分层时应注意地下水对Vp值的影响, 如果不含水地层的Vp<1500m/s,则含水后对 Vp的影响较大,此时应充分考虑剪切波Vs值。
39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可利用纵、横波 的速度比Vp/Vs来粗略划分岩土的特性
1 Vp 3 时 a. Vp较高时,为未风化的基岩
Vs
b. Vp较低时,表示为砂或卵砾石
a. Vp较低时,为水位以上的粘土
2 Vp 3 时
Vs
b. Vp≈1500m/s,表示为水位以
下的软粘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0
41
工程地质研究的是岩石的状态和力学性质。所谓岩石 状态,是指岩石风化度、孔隙度、裂隙度、作用于岩体内 的应力值、湿度或充水量,以及孔隙和裂缝填充物的成分 和数量;岩石的力学性质包括动、静力学性质。
这些决定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各种因素可以定量表示。
18
通常采用如下一些参数:
Ⅰ类指标(状态参数) n:孔隙度; nf:裂缝和裂隙度; Mn:孔隙和裂缝充填物的种类(空气、水、亚粘土等) σ:应力状态,即作用于岩体内的应力值; w:湿度(充水量)。 上述指标归为Ⅰ类指标。直接测量这些指标难度是很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