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管理个案研究样本

教育管理个案研究样本

这是往届学生的样本,仅供参考,严禁抄袭!!!!附件1: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专业教育管理实践题目单亲家庭学生的个案研究报告姓名 _________ 田娟_________________学号1151201208283 __________________入学时间2011 年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校(工作站)重庆市万州电大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 李新宇_______________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制教育管理个案研究方案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实践考核表附件1-6 :重庆电大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本科)教育管理实践(个案研究)成绩评定表所属分校(万州电大)学生姓名(田娟)年级(2011级)学号(1151201208283)分校(工作站)盖章指导教师签名:填表日期:单亲家庭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万州电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田娟内容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市里的夫妇离婚率不断上升,给不少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影响。

有些孩子因为父母离异,从此便变得很消沉,不愿与他人的与交流,造成心理封闭,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从此走上不归路,这些例子在当今社会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这种现象还在不断的出现在我们面前,可想而知,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

教育工作者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同时,更要关注这些在不良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们,为他们提供好的学校教育环境,更要引导学生的心理素质朝健康方向发展,促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单亲家庭问题个案个性特征教育对策反思中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继续发展要有很多后续之力。

然而,目前我们青少年的一些培养力度不够,还因为诸如家庭分裂的一些原因备受伤害。

对于单亲家庭来说,单亲家庭是这群不幸孩子无法选择的不幸,失去父爱或母爱,教育和温馨家庭成长的机会,这样可能会导致孩子’亲情饥渴’,心理健康, 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出席心理扭曲式的自暴自弃,厌学,打架斗殴,甚至干出违法的行为。

可想而知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不利影响是巨大的的。

表面上看这些孩子是自暴自弃的,其实,刨根问底,他们都是无法选择而成了受害者,试想一下有谁会做出不利的事呢?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和家庭因素造成了这些可邻人儿的不幸,他们一样同为祖国花朵,同样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每个人理应受到社会的关爱、培养,真正享受到人间的真善美!本文通过个案研究,对单亲家庭孩子产生的种种问题进行升入探讨。

一、个案现状描述李飞:16岁,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学生(一)、学生基本状况1、学习情况:该生学习不主动、不积极,成绩较差,上课经常迟到,早退,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厌学情绪重,对学习缺乏求知欲,觉得自己怎么学都学不好。

2、个性特征:性格比较内向、孤僻,遇事比较倔强,有较强的抵触情绪,不善言辞,交际,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班上朋友较少,对班集体活动不感兴趣。

由于父母离婚,学习成绩也比好,有一定的自卑感。

3、平时没什么爱好,也不是很喜欢运动,除了看看小说就是喜欢上网,经常上网,有事甚至还逃课去,较沉迷网络。

(二)、家庭基本情况父亲,40岁,货车司机,李飞一直跟着父亲,虽然父亲未再婚,由于工作性质,长期跑外地,在家的时间很少,李飞跟父亲交流也很少。

母亲离异后基本上都在外地,以前还经常回来看李飞,但自从有了新的家庭后,对李飞也疏于关心,管教,只是偶尔打电话回来问问他的近况。

李飞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虽然在生活上对他疼爱有加,但在管教问题上基本上无能为力,加之缺乏父母的关爱,以致养成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来学校住读后,与家里更是缺乏交流、沟通,慢慢变得孤僻,只有缺钱的时候才会给家里打电话。

二、个案分析(一)孩子生活李飞的爸爸妈妈在李飞10岁那年离婚,父母离异后经常不在孩子身边,但爷爷奶奶对他百般宠爱,在生活上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过分迁就导致他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住读后,脱离了家庭生活的他,没有朋友,家人也没有给与足够的关心与帮助他适应寄宿生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孤独使孩子身上的其他不足日益明显,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缺乏足够的集体感,对很多事情都无所谓,平时很少给家里打电话,缺钱的时候才会想到父母。

(二)家庭生活李飞的父亲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不在家,偶尔回来也只是过问一下他的近况,发现他有不对的地方也只是口头训斥他几句,对他的管教少之又少,渐渐的,李飞和父亲在感情上生疏了,平时基本上也没过多的交流,由于家庭破裂对孩子有歉疚,在物质方面就尽量满足他。

爷爷奶奶考虑到李飞本来就缺失父母的爱,对他就更是百般迁就,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家务事更是不让他插手,让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三)学校生活李飞刚来学校的时候还表现的比较活跃,但时间一久,懒散的行为习惯就显现出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打瞌睡,看小说,作业也是抄袭或根本不按时完成,成绩较差。

对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感兴趣,基本上不参与,非要参与的也是敷衍了事,对很多事情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课余生活基本上不是在网吧上网就是在寝室看小说,从不主动参与集体活动。

在生活上,自理能力较差,经常不按时吃饭,衣服、床单每次都拿到洗衣房去洗。

三、教育对策鉴于李飞同学的情况,我认为从以下几个人方面对他进行帮助、引导:(一)加强联系,深入了解通过对李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了解到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缺失的其实是来自家庭的温暖。

首先与其父母联系,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家庭破裂,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父母更应多懂得为孩子想想,尽可能的多给予孩子关爱,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摆脱来自心理上的阴影。

(二)正确评价,维护自尊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师是学生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他人”。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个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在一定场合下,教师一句话,一个眼神,有时甚至改变某个学生的生。

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准确、尤其是李飞这种单亲家庭子女,他自尊心和自卑感大都较强烈,教师在评价他们时特别应施以爱心,尽量发现其闪光点,增强他们自尊心和上进心,即使是否定评价的语言,也要极具艺术性。

(三)真心关怀,耐心交流对于李飞这种单亲家庭的子女,大都在心灵上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他们一般都比较敏感,不肯轻易的接受别人,在这种时候,要公平的对待他,多方面关心他,诚恳的帮助他,了解他的实际情况后,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善意,消除他们的疑虑与对立情绪,重新建立师生关系。

爱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对学生倾注爱,对他充满期望,用真心唤起他对老师的信任,从而愿意接受正确的教育。

(四)改善家庭关系,感到家庭温暖家庭是李飞这类学生性格形成的发源地,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他们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而在对他们的教育中,应首先与李飞父母多交流、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再按他们家的特殊情况和父母达成不同的共识,以帮助李飞改善家庭关系,让他多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

(五)创造环境,增强信心从李飞的个案中分析,长此下去,他很有可能没脸没皮,破罐子破摔,在这种状况下,任何的教育都会失去作用。

所以给李飞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与人之间会相互影响,差生聚集到一起,消极情绪会越来越浓,把李飞安排在学习委员旁边,让学习委员对他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找到好的学习方法,鼓励班上的同学多与他交往,鼓励他、帮助他,有意识的给他创造好的学习氛围。

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种时候,班上同学多伸出援助之手,老师更应从尊重、爱护学生出发,尽量多看到他的进步,发掘他的优点,多采用表扬、赞许、奖励、信任等方法增强他的信心,比如科任老师上课时尽量给他们准备一些简草的基础知识、小问题要他们回答,并给予适当表扬;下课后与他们等谈心。

这样,他们便不再对老师设置心理防线,也乐于接受老师的帮助教育了。

与此同时,还可以确定学习目标,调动他学、比、赶、超的积极性,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在学习和生活中,成功的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屡次失败则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兴趣低落、消极逃避等心理状态。

因此,我们的班主任应该针对单亲家庭子女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住实践中积累成功的情感体会。

四、研究结论与反思(一)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飞有了较明显的进步,每天能按时上、下课了,上课基本能够做到专心听讲,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基本能够独立完成作业。

(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所提高,也重拾了学习的信心,但由于基础不太好,所以现阶段还是重点培养他的学习习惯。

(三)生活习惯也有所改善,基本能做到勤换衣被,穿戴整洁、大方,大部分时间都自己洗衣服。

(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同学们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会关心同学,学校、班级的活动也积极参与了,还主动帮助老师、同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五)会主动给父母打电话电话,告诉他们自己的近况,虽然次数还是较少,但在行动,就算在进步。

经过家长、老师、学生的积极配合,尽管他现在还不是很优秀,但这个单亲家庭的学生正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还在不断进步,我们应该感到由衷的欣慰,相信他还会继续努力,走得更远、更好。

教育要从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出发,但学校的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齐抓共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除了加强自身的修养外,还要有爱心和耐心,以及恰当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单亲家庭学生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一起来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共同营造健康温馨的环境,为此,教育单亲家庭的子女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不能超之过急,在今后的细致、教育工作中,还要为他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让他们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1]王景英《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07年9月18日出版。

[2]邬志辉《现代教育管理专题》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08年12月1日出版。

[3]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09年3月1日出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