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
1.4.1 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1.答:一般认为,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主要时期。
古代会计的标志有:会计专职人员的出现,会计机构的建立,以及“会计”名词的形成等;近代会计的标志是复式簿记(也称复式记账法)的创建与传播;现代会计的标志是会计目标的变化,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分离,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以及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而兴起的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等。
2.答:会计产生和发展表明:会计是适应人类对经济活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又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在古代会计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决定了会计不可能有快速的发展。
在近代会计阶段,会计在民间得到了广泛应用,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复式簿记诞生并取代单式簿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现代会计阶段,特别是在产业资本主义推动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呈现出多元性,要求会计不仅要服务于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更要服务于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
由此可见,经济环境对会计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3.答: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所要实现的目的或达到的最终成果。
会计目标的代表性观点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
决策有用观认为,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其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财务信息和企业经营业绩方面的经营成果信息。
受托责任观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作为资源管理的受托方,接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委托,应承担有效管理和运用受托资源,并促使其保值增值的责任。
为此,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同时应承担如实向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义务。
4.答:在会计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会计的认识有所不同,对会计进行定义的角度也有较大差别。
因此,会计的定义并不是唯一的,但具有以下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管理活动论观点认为:“会计这一社会现象属于管理范畴,是人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功能总是通过会计工作者从事的多种形式的管理活动实现的。
”信息系统论观点认为:“从本质上讲,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我国的一些会计学者将其表述为:“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
5.答: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为了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集中反映特定服务对象的经济活动。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在于:只有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空间范围;只有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本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会计主体所有者个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别开来;才能对本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性质进行正确判断和处理。
6.答: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明确界定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在于:第一,只有明确持续经营前提,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时间范围。
即会计所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交易或事项必须以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主要内容。
第二,只有明确持续经营前提,才能为会计分期假设提供必要基础。
7.答: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相互连续的期间,即会计期间。
会计分期假设强调,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明确界定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在于:第一,只有明确会计分期前提,才有利于建立有条不紊的会计工作基本程序,便于及时结算账目,并以此为依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提供与其经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
第二,只有明确会计分期前提,才能合理处理那些可能跨越若干会计期间的交易或事项。
8.答:会计对象是指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内容。
一般认为,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在企业则是指其经营资金的运动。
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指对会计对象基本内容,即资金运动作进一步划分而形成的具体内容,也是资金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
产品生产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六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即企业类经济组织的资金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
9.答:产品生产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主要有:体现为循环与周转方式;具有并存性和继起性;各种资金形态按比例并存;具有补偿性和增值性。
10.答: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
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是建立在会计信息可靠性基础上的一条要求,是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前提的相关性。
若会计信息不具有可靠性,则难以使其达到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的目的。
因此,可靠性与相关性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
应在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相关性质量要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
11.答: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包括以下两层含义:(1)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也称纵向可比。
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对不同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取一致的会计政策,一般不得随意变更,以使各个会计期间的同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