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礼仪三应原则篇一:社交礼仪思考题第二讲个人礼仪1.什么是三应原则?2.什么是修饰避人原则?3.为什么要注意对个人仪容进行修饰?(首因效应)4.化妆有哪几条基本原则?5.化妆的主要禁忌是什么?6.举止在人际沟通中有什么作用?(第二语言)7.哪些手姿属于禁忌之列?8.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9.在运用眼神时,要注意哪些礼仪规范?10.笑时需要避免哪些禁忌?11.什么是服装三要素?12.为什么选择正装的色彩时应当遵守三色原则?13.怎样根据场合的不同而选择服装?14.佩戴首饰必须遵守哪些规则?第三讲交往礼仪1.什么是交往礼仪中的“三A原则“?2.称呼方面的主要禁忌是什么?3.作自我介绍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4.为他人作介绍时,怎样确定其先后顺序?5.需要握手时,究竟应当由哪一方首先伸出手来?6.握手的禁忌是什么?7.制作名片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8.怎样向他人索要名片?9.在交谈中不宜选择那些话题?10.什么是“双向共感”?11.什么是“不得纠正”?第四讲通联礼仪1.何为“电话形象”?2.打电话时应遵守哪些礼仪?3.有哪些网络道德必须遵守?4.选择礼品应如何使之符合标准?5.哪些礼品不宜相赠与人?6.接受他人的赠礼时,应注意什么问题?7.何时以花送人为佳?8.什么是花语?第五讲应酬礼仪1.为什么要重视人际关系?2.尊敬长辈应如何体现在实际行动上?3.什么是爱情的基础?4.怎样正确向自己爱慕的对象表白感情?5.婚后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6.如何为求职进行必要的准备?7.在求职面试时,必须要注意什么方面的问题?第六讲聚会礼仪1.什么是聚会?2.做客为什么要讲究有约在先?3.做客时怎样才能表现得彬彬有礼?4.待客时如何迎送客人为宜?5.在舞会上应当怎样邀请舞伴?6.在舞会上拒绝他人的邀请时,应当怎样表达此意?第七讲聚会礼仪1.什么是餐饮礼仪中的“六M原则”?2.中餐有哪些具体的用餐方式?3.在请客吃饭时,应当怎样安排菜单?4.在中餐宴请活动中,应当怎样安排席位?篇二:第二讲个人礼仪第二讲个人礼仪? 仪态? 仪态是指一个人举止的姿态与风度。
它属于人的行为美学范畴。
它既依赖于人的内在气质的支撑,同时又取决于个人是否接受过规范和严格的体态训练。
仪态的美丑,往往还是鉴别一个人的高雅还是粗俗、是严谨还是轻浮的标准之一。
? 姿态是指一个人身体显现出来的样子。
如:站立、行走、弓身、就座、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
? 风度则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
人的内在气质包含许多内容,如: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社会阅历、专业素质与才干、个人的情趣与爱好、专长等。
主要通过人的言谈举止、动作表情、站姿、坐相、走姿及眼神及服饰装扮等方面体现出来。
个人礼仪,就是有关个人社交形象的设计、塑造与维护的具体规范。
以个人为支点●以修养为基础●以尊敬为原则●以美好为目标●以长远为方针●个人礼仪的五要素举止表情服装仪容配饰个人礼仪的基本原则三应原则修饰避人原则? 三应原则:应事、应己、应制? “应”:含有适应之意味。
? 应事:即所塑造的个从形象要适应具体的场合。
? 应己:即所塑造的个从形象要适应个人特点。
? 应制:即所塑造的个从形象要适应约定成俗的各种规范。
?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修饰避人原则:不可在他人面前毫无顾忌地进行“某些”自我形象的维护、修饰动作,而应避开他人耳目到“幕后”进行。
不在他人面前整理衣服;不在他人面前化妆打扮;不在他人面前做“拾掇”自己的小动作;礼貌处理无法控制的修饰行为。
仪容仪容:是指人的外观、外貌。
三层含义自然美:人们的心愿修饰美:仪容礼仪关注的重点内在美:最高境界仪容美是三者的高度统一个人仪容修饰的五个方面头发面容手臂腿脚化妆(一)头发? 勤于梳洗? 长短适中:性别、身高、年龄、职业? 发型得体:个人条件、所处场合? 美化自然遵循五个原则1、发型要与脸型相适应2、发型要与身材相适应3、发型要与发质相协调4、发型要与服饰相协调5、发型要与身份相协调发型要与脸型相适应? 瓜子脸? 圆形脸? 心形脸? 梨形脸? 长脸? 方形脸发型要与身材相适应? 短小身材——从整体比例上,应着重于如何拉长身高,不适合留长发,也不适合把头发弄得很蓬松。
? 可利用盘发增加高度,而且要在如何使头发秀气、精致下功夫。
? 瘦高身材——适合留长发型,不适合盘发髻,也不适合将头发削剪得太短。
? 矮胖身体——在发型的设计上要强调整体发势向上,可选用有层次的短发、前额翻翘式等发型。
不宜留大波浪、长直发。
? 高大身材——切忌发型花样繁复。
这种发型的设计上,应努力追求大方、健康、洒脱的美,减少大而粗的的印象。
以留简单的短发为宜,直长发、长波浪、束发、盘发、中短发式也可酌情运用。
发型要与发质相协调? 柔软的发质——短发? 自然卷曲的发质——长发? 直硬的发质——烫发? 细少头发的发质——梳长发发型要与服饰相协调发型要与身份相协调? 直长发——适合打造清纯的形象;? 大波浪卷发——优雅而妩媚,适合塑造淑女形象;? 短发——清纯而干练,适合打造知性的OL形象;? 马尾、麻花辫等——适合打造动感的青春美少女。
(二)面容? 眼睛:清洁、修眉、眼睛? 耳朵: 卫生、耳毛? 鼻子:清洁、鼻毛? 嘴巴:护理、异响、胡须、牙齿? 脖颈(三)手臂? 手掌:洗涤、指甲、死皮、伤残? 肩臂:正式场合不易裸露? 汗毛:腋毛的处理(四)腿部? 脚部:裸露、清洁、趾甲? 腿部? 汗毛篇三:社交礼仪考试复习资料《社交与礼仪》考试资料1、中国古代著名的三部礼典——“三礼”:《周礼》《仪礼》及《礼记》。
“三礼者,祭祀天、地、宗庙之礼也。
”“三礼”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
《周礼》也叫《周官》,主要讲古代官制,它集中了五帝三代的为政精华,全面介绍了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中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礼仪专著。
《仪礼》与《礼记》讲的是古代宫室制度,揖让进退之礼和冠婚丧祭之仪俗,同时还讲了礼的哲学。
《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偏重行为规范;而《礼记》则偏重对具体礼仪的解释,论述。
“三礼”所涉及的各种礼制的总和,也就是“礼”的全部内容。
“三礼”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蓝本和百科全书。
可以说,在世界古代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丰厚的礼俗著作。
2、①“ 现代礼仪”指的是在人际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应有的相互表示敬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即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具体说“礼仪”就是指人们在交往中,在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规范和程序。
“礼仪”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内在的精神与风貌的展示。
它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礼貌、礼节;“仪”—仪表、仪态、仪式。
礼仪的核心是“尊敬”。
②现代礼仪分类: 大致可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
③“社交礼仪”:就是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约定俗成的表示尊敬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用以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促进了解、构筑和谐,具体表现为礼仪、礼节、仪表、仪式、礼仪器物等。
3、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仪容仪貌、姿态和风度等。
仪容仪貌指人裸露在外部分的状态和修饰,如头发长短和式样,脸部化妆,耳环、项链、戒指和手镯的佩带以及个人卫生等。
4、“社交礼仪”的“根本原则”:尊重原则要求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利益,同时又要保持自尊。
尊重与敬意是礼仪的感情基础,故为第一原则,是其它一切原则的前提和基础。
●尊重他人的”三A原则”:即人们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要努力地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接受对方,重视对方,赞同对方。
接受对方:不要难为对方,让对方难堪,客人永远是对的。
谈话中不要打断别人,不要轻易补充对方,不要随意更正对方。
重视对方:欣赏对方,多看对方的优点,不当众指正缺点。
赞美对方:懂得欣赏别人实际是在欣赏自己,是自信的表现。
另外还有诚信原则、宽容原则、”平等”原则、“遵守”原则、“适度”原则、“自律”原则等。
5、个人礼仪的基本原则:①应事,是要求塑造个人形象要适应具体场合;应己,是要求塑造个人形象要适应自己的特点;应制,是要求塑造个人形象要适应约定俗成的各种规范。
三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②修饰避人原则:不可在他人面前毫无顾忌地进行“某些”自我形象的维护、修饰动作,而应避开他人耳目到“幕后”进行。
具体如下:不在他人面前整理衣服;不在他人面前化妆打扮;不在他人面前做“拾掇”自己的小动作;礼貌处理无法控制的修饰行为。
6、坐姿:入座时要轻,至少要坐满椅子的2/3,坐好后占椅面3/4左右。
后背轻靠椅背,双膝自然并拢(男性可略分)。
身体稍向前倾,则表示尊重和谦虚。
若着裙装,应用手将裙子稍向前拢一下,不宜将裙子下摆撩起,不宜当人整理服饰。
头正、嘴角微闭,下颌微收,双目平视,面容平和自然。
离座时,要自然稳当。
7、交往的空间距离: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适度,对人是一种冒犯,心理学家把人际交往的空间划分成四个区域。
(一)亲密区域。
0~米以内,只适于亲情关系。
如亲人、夫妻、恋人之间。
两位成年男子间一般不采用此距离,又称“私人距离”。
(二)个人区域。
米~1米之间,通常适于朋友关系。
如同学、同事之间。
适合讨论个人问题。
(三)社交区域。
1~3米左右,适用于礼节上较正式的关系。
如接待宾客,上下级谈话,与人初次交往时等。
(四)公共区域。
3米以外,是不相识的人们在较大的公共场合所保持的距离,如公园散步、路上行进、讲演、集会等场合。
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霍尔博士研究,有四种距离表示不同情况:亲密距离:交谈双方关系密切,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45 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切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
私人距离: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礼貌距离: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
一般距离: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听演出等。
①服饰的穿着原则应是时间(Time)地点(Place)、情况对象(Occasion)三者兼顾。
简称TPO原则。
“T”,时间原则,应考虑时代性、四季性、早晚性。
“P”,地点原则,指要考虑空间环境,包括职位。
“O”,场合原则,情况对象,穿着打扮应顾及活动场所的气氛、规格。
②穿着是一门艺术,既要讲究衣服的款式、色彩,又要注意出入场合。
穿着应当尽可能做到合体穿着要和身材、体形相协调,根据自己的体形特点做到扬长避短。
合适在服装穿着、饰物佩戴和配件使用等方面,都必须适应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目的的要求,适合年龄、职业的要求。
合意根据自己的爱好、情趣、个性和审美观,按照着装的基本要求选择合意的服装,穿出自己的风格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