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八章 零件图
2. 尺寸标注方法 (1)零件的重要尺寸必须从基准直接注出。
图 8-4 尺寸基准
(2)避免注成封闭尺寸链
(a)
(b)
图 8-5 避免注成封闭尺寸链
(3)标注尺寸要便于测量,并尽量使用通用量具
(a)便于加工
(b)不便于加工
(c)便于测量
图 8-6 尺寸标注要便于加工和测量
(d)不便于测量
3. 零件的形状分类 由于零件的用途不同,其结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了解、研 究零件,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大致可分为四类,即轴套类零件、盘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下面对其表达方法和尺寸标注作简要分析。 1)轴套类零件: (1)结构分析 (2)视图分析 (3)尺寸分析
主要加工方法
应用举例
明显可见刀痕 可见刀痕
微见刀痕
粗车、粗铣、粗刨、 光洁程度最低的加工面,一般
钻、粗纹锉刀和粗砂轮 很少应用。
加工
粗车、刨、立铣、平
不接触表面、不重要的接触面、
铣、钻等
如螺钉孔、倒角、机座底面等。
可见加工痕迹
精车、精铣、精刨、 没有相对运动的零件接触面,
微见加工痕迹 铰、镗、粗磨等。
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图的尺寸是加工和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标注零件图的尺寸,除 满足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外,还必须使标注的尺寸合理,符合设计、 加工、检验和装配的要求。以下主要介绍一些合理标注尺寸的基本知识。
1. 零件图的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确定零件上尺寸位置的几何元素,是 测量或标注尺寸的起点。通常将零件上的一些面(主要加工面,两零件的 结合面,对称面)和线(轴、孔的轴线,对称中心线等)作为尺寸基准。
2.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图是直接指导生产制 造和产品检验的图样。一张 完整的零件图通常应有以下 一些内容:
(1)一组图形(包括视图、 剖视图、断面图等)
—用以表达零件各部分的 内外结构。
(2)完整的尺寸
—用以确定零件各部分 结构形状的大小和相对位置。
(3)技术要求
—标注或说明零件在制 造和检验时应达到的技术规 范。
一、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表面结构参数分为三类,即三种轮廓(R、W、P),R轮廓采用的是粗 糙度参数。W轮廓采用的是波纹度参数。P轮廓采用的是原始轮廓参数。其 中,评价零件的表面质量最常用的是R轮廓。不论采用何种加工所获得的 零件表面,都不是绝对平整和光滑的,零件表面存在的微观凹凸不平的轮 廓峰谷,这种表示零件表面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 征,称为表面粗糙度。
图 8-2 零件主视图的选择
2. 选择其它视图 对于结构形状较复杂的零件,主视图 还不能完全地反映其结构形状,必须选择其它视图,包括剖 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等各种表达方法。选 择其它视图的原则是:在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内、外结构 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图形个数,以方便画图和看图。
图 8-3 零件其它视图的选择
第八章 零件图
§8-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1. 零件图的作用
零件是组成机器(或部件)的不可分拆的最小单元。在制造机 器时要根据零件工作图制造零件,再由零件或部件组装成机器。
零件工作图(简称零件图)是设计部门提交给生产部门的技 术文件,它反映了设计者的意图,表达了机器(或部件)对该零 件的加工要求,它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所以,图样是生 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
如箱、盖、套筒要求紧帖的表面、 键和键槽工作表面;相对运动速度
看不见加工痕迹
不高的接触面,如支架孔、衬套、 带轮轴孔的工作表面。
可辨加工痕迹方向
精车、精铰、精拉、
要求很好密合的接触面,如与
精镗、精磨等。
滚动轴承配合的表面、销孔等;相
微辨加工痕迹方向
对运动速度较高的接触面,如滑动
不可辨加工痕迹方
轴承的配合表面、齿轮的工作表面。
向
暗光泽面 亮光泽面
研磨、抛光、超级精 精密量具表面、极重要零件的
细研磨等。
摩擦面,如汽缸的内表面、精密机
床的主轴颈、坐标镗床的主轴颈等。
镜状光泽面
雾状镜面 镜面
二、表面结构符号的表示
1. 表面结构符号的画法及意义 表面结构基本图形符号的画法,符 号的各部分尺寸与字体大小有关,并有 多种规格。对于3.5号字,有H1=5mm, H2=10.5mm,符号线宽d´=0.35mm。表 8-2列出了表面结构的基本图形符号和 完整图形符号。
图 8-7 轴套类零件图
2)轮、盘类零件
(1)结构分析 (2)视图分析 (3)尺寸分析
图 8-8 轮盘类零件图
3)叉、架类零件
(1)结构分析 (2)视图分析 (3)尺寸分析
图 8-9 叉架类零件图
4)箱体类零件
(1)结构分析 (2)视图分析 (3)尺寸分析
图 8-10 箱体类零件图
§8-3 表面结构表示法
图 8-11 表面粗糙度的形成
表面粗糙度的高度评定参数有: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和轮
廓最大高度Rz。Ra应用范围最为广泛。Ra是指在取样长度l范围内,
被测轮廓线上各点至基准线距离的算术平均值,如图8-12所示,可用
下式来表示:
1 l
1n
Ra l
0 z(x) dx m i1 zi
图 8-12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表8-1 表面粗糙度Ra值应用举例
Ra(µ m) >40~80 >20~40
>10~20 >5~10 >2.5~5 >1.25~2.5
>0.63~1.25 >0.32~0.63 >0.16~0.32 >0.08~0.16 >0.04~0.08 >0.02~0.04 >0.01~0.02
≯0.01
表面特征
(4)标题栏
—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 数量比例图号及责任签署等。
图 8-1 零件图的内容
§8-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注法
一、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1. 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是一组图形的核心,主视图在表达零件结构形状、 画图和看图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应把选择主视图放在首位,选择时应考 虑以下几个方面:
(1)形状特征原则 应能清楚地反映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 (2)工作位置原则 主视图的表达应尽量与零件的工作位置一致。 (3)加工位置原则 为便于工人生产,主视图所表示的零件位置应和零 件在主要工序中的装夹位置保持一致
如图8-2所示的轴承座,其主视图的投射方向有ABCD 四个方向可供选择。由于零件对称,A和C方向视图相同, D和B方向视图相同,若选D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只能 表达轴承座侧面的形状,不能反映轴承座的形状特征,且 各形体的层次也不明显。经过比较,沿A方向投射能较好 地反映零件的形状特征,所以确定A向为主视图投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