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题型—开放性试题审题要求:此类问题常涉及行为动词有“提出、列举、简述、说明、采取”等,中心词一般为“措施”“意见”“建议”“理由”等。
主要涉及措施类和观点类试题,高考中一般一个题,分值在6~8分。
Ⅰ措施类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见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选五选六的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必修二的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必修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
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①.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②.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一、区域发展1.人口问题归纳分析角度:发达国家(地区):主要人口问题主要表现是老龄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我国虽然老龄化问题严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不宜采用上述措施,仍然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发展中国家(地区):主要人口问题主要表现是就业压力大,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长。
2.区域经济(农业、工业)发展【练习1】(12年山东潍坊3月)27.目前,东部地区已发现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材料一我国三大经济圈略图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2)山东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练习2】(13年广东卷)(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90°E 班达海 苏拉威西岛加里曼丹岛 马来西亚 爪哇岛伊里安岛 (新几内亚岛)巴布亚新几内亚阿拉弗拉海东帝汶爪哇海 苏拉威西海南海 新加坡 苏门 答腊岛 马 来西 亚 文莱澳大利亚120°E150°E90°E 120°E 150°E0°8°S8°S0°图8太平洋印度洋印 度尼西 亚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8分)【练习3】 (15年成都三诊)14.(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10℃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
(图7)材料二: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图8)和谷物单产(图9)比较。
材料三: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请你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几条建议。
(6分)3.资源开发【练习1】(14年合肥二模)37.(15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山东省钢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年)》,山东省将加快建设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将山东钢铁工业向沿海地区转移。
材料二山东铁路、港口和部分城市示意图(2)兖州是山东省著名煤炭产地,因长期开采,目前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
请从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的角度为充州经济的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8分)★小结★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措施:▲工业转型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电子等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多元化,增强城市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②调整工业布局,减少企业数量,增大企业规模;迁出或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企业。
③发展科技和教育④美化、优化环境⑤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农业转型措施:①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展多种经营;②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③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练习2】(15年绵阳三诊)14.(30分)贵州省花江乡山高坡陡,水土流失面积达80%,干旱频率高达90% 1997年该乡森林覆盖率仅3%作为“西电东送”的马马崖大型水电站,历时2年多,于2015年1月正式投产发电。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7为花江乡在贵州省的位置图材料二:图8为花江乡2000年石漠化状况(4)针对花江乡的环境问题,从保护与开发角度,请你为花江乡提出合理建议(10分)【练习3】(14年长春三模) 44.(10分)稀土是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等未来发展重要领域的战略资源。
我国曾占世界稀土储量的85%,由于大量出口和盲目开采,目前储量只有全世界的30%,但出口量却占到了全球贸易量的90%以上。
从1973年开始出口稀土初级产品,平均每吨产品创汇仅0.42万美元。
同时由于稀土企业开采工艺低下,环境污染严重。
专家表示,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促使稀土资源价格逐步回归其应有价值,反映环境成本和资源约束,才有助于保护稀土资源。
(2)依据上题问题和所学知识,请你对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分)二.区域环境问题1.自然灾害措施写出选修五中自然灾害类型:【练习1】 (13年福建卷)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练习2】(14年新课标)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图6(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6分)【练习3】 (12年山东卷)33.(10分)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2)指出A 、B 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6分)【练习4】(12年上海卷)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1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下图表为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山地 10km0 N地区旱灾频次 水灾频次 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32 219 松辽平原 169 357 环渤海平原 415 799 黄淮平原 846 1407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 949215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 海¢ 水灾 旱灾 水灾旱灾⑶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分)【练习5】(14年福建卷)40.B. 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图15(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练习6】(15年福建卷)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侵溢上陆的现象。
图19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练习7】(11年福建卷)图21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面沉降面积(km 2) 4000 3000 2000 1000 020-6060-100>100 沉降深度(cm ) 1986年 1991年 2002年(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4分)【练习8】(12年新课标)43.(10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上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4分)★小结★自然灾害措施分析的一般方法: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如:▲缺水(旱灾)解决措施: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旱灾治理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在干旱多发地区,选种耐旱的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洪涝灾害治理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建立健全防汛体系;一般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修建水库;下游可做好泄洪(修建入海河道)、滞洪(水库、湖泊)、束洪(加固提防)▲地震防御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滑坡泥石流治理措施: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下面可以自行总结补充:2.环境污染写出选修六中环境污染的类型:【练习1】(11年重庆卷)36. (36分)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图6是云冈石窟所在区域示意图,读图6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该地大量使用煤炭产生的SO2形成酸性物质可能会对石窟造成损害,试从减少SO2排放以保护石窟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
(10分)【练习2】(13年成都一诊)12. (30分)图5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宇4月2日8时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4)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酸雨危害也在日益加剧,试为当地防治酸雨提几条建议。
(6分)【练习3】(2012年高考上海卷)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