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罗大伦《脾虚地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

罗大伦《脾虚地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

罗大伦 《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1、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基础的中医理论知识多少还是要知道学习一点。

2、治病的最好时机在将病未病阶段,把疾病遏制在摇篮里。

3、让孩子不生病比如何治好孩子的病更重要。

4、家庭气场不好可能会让孩子患上很严重的病。

父母的坏情绪和压力也会让孩子脾虚。

5、抽动是肝风内动,是脾胃有问题。

6、给孩子吃得过多、过好会让孩子脾虚,孩子脾虚是父母惯出来的。

孩子脾虚是父母惯出来的,请妈妈们记住一个规律,孩子吃饭一定要到点就吃,做什么吃什么,要形成这样一个规律。

脾阴虚的表现:孩子的下眼袋比较大,有些发红紫色,这是典型的脾阴虚。

孩子嘴唇鲜红,喜欢吃肉也是脾阴虚。

阴虚会生内热,体内会有虚火,人会烦躁就爱生气。

肝气不舒的时候也会莫明发火。

孩子阴虚:晚上睡觉爱盗汗,平常脾气大、心烦、手脚心热、大便干燥,舌头红、舌苔薄、嘴唇鲜红。

阴虚的人会出现咽喉干燥、想喝凉水、眼睛干热、手脚心热等热症。

脾阴不足的诊断指征:1孩子舌头很红,舌苔很薄,或者没有舌苔;2嘴唇鲜红、嘴角嘴唇干裂;3手脚心热、潮热;4睡觉盗汗;5眼干、口干、想喝凉东西6大便干燥。

肺阴不足:两颧发红孩子经常外感的原因是因为吃肉太多,经常积食,导致脾胃虚弱。

脾虚的孩子贫血、脸色差,脸色苍白,仔细看苍白中还透着铁青。

嘴唇周围有一圈淡淡的青色。

脾虚的人,下眼袋会大,眼袋发红,甚至发紫,颜色发深。

舌头中间对应的是脾胃,如果这里的舌苔厚,说明孩子有积食。

脾阳虚的症状:1、下眼袋大,但是不发红,颜色是淡的。

2、嘴唇不是鲜红的,颜色是正常或者发白。

3、舌头淡白,舌苔上往往布满齿痕。

4、怕冷,白天一动就出汗,气喘,四肢无力,少气懒言,精神状态萎靡。

5、大便溏泻,不成形。

6、吃完饭就肚子胀,同时身体很容易浮肿。

7、常常有鼻炎、打喷嚏等情况,非常容易受寒感冒。

积食的症状:1、口气臭秽;2、大便比较臭;3、大便的频次、质量改变4、舌苔会变厚5、嘴唇这几天突然变的很红6、脸容易出现发红的情况7、食欲紊乱8、晚上睡觉不踏实9、感冒后容易咽喉肿痛10、饭后肚子胀痛、腹泻孩子积食后,除了喝焦山楂熬的水外,还可以给孩子喝萝卜汤。

萝卜片煮水对上焦有热效果特别好。

脾阴虚和阳虚的区别:脾阴虚是有热,脾阳虚是怕冷。

阴虚的孩子一感冒就容易发热,阳虚的孩子怕冷,容易受寒,然后打喷嚏、流清鼻涕。

中医基础知识:脾土生肺金:脾胃功能强壮,可以令肺系统功能强壮。

脾胃属土,肺属金。

正常情况下,人的胃气下行,然后心火也跟着下行,这样上焦才不至于太热。

营卫之气:营气是在经脉里面行走的,营气是液体的营养物质,等于是弹药;卫气是行走于经脉之外的,是一种气体,是人体表面的防御系统。

肺主皮毛,肺主一身之气,但产生、供应营卫之气的生产基地是脾胃。

脾胃强壮,能够吸收足够的营养物质,那么肺部呼吸系统的强壮就有保障。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孩子吃苦寒的药和用过多的抗生素,也会导致脾胃功能弱。

鼻子尖和鼻翼对应的是脾胃;整个鼻梁对应的是肝(肝气不舒压力大,鼻梁会是青色的。

);两眼角之间对应的是心;两个眉毛之间对应的是肺。

脾虚:就是身体吸收、运化食物的功能出问题了,根我们身体正气不足有关。

脾主四肢、主肌肉,主运化。

脾虚则肺弱,肺主皮毛,肺功能差那么人体的防卫系统——皮毛功能就会弱,出现头发没有光泽、掉发、皮肤干黄等症状。

(肺金生肾水,肺弱则肾虚,头发色泽属于肾功能,头发色泽亮丽,则肾强,头发缺乏光泽则肾虚)齿为肾之余,肾虚则牙齿不好。

消化:消是由胃完成,胃把大块的食物消解成小块或肉糜。

化由大小肠完成,把食物转化为自身的能量。

脾和胃都属于消化系统,互为表里。

互为表里的还有肝合胆,心和小肠,肺和大肠,肾和膀胱肝气不舒,情绪不好引起的脾胃不和叫肝脾不和。

积食:会引起脾胃虚弱。

积食是积在胃里,吃点山楂之类的就消掉了。

但是积在脾以后,脾功能就被伤了。

胃虚:是指吃了不消化,吃完就胃胀,呕吐,呕酸水等。

中医理论系统中,五脏和五行是对应的。

脾胃属土,肝属木,木克土。

肝气不舒情绪失常会引起脾胃系统的失常。

阴虚火旺:火有实火和虚火,实火就是有余,虚火就是不足。

需要的是滋阴。

中药知识:莲子是补脾升清的;薏仁是去湿气的;淮山药补脾;桔梗是往上走排毒的;元参是清凉滋润、利咽喉排毒的;陈皮是宣肺、散寒的;半夏是降胃气的;茯苓是去湿气、升脾的;甘草是调补脾胃、坐镇中焦的;生姜是散寒、升阳气的。

萝卜是消食顺气的;桂枝、柴胡是散寒的;黄岑是清热的;白芍是滋阴的;感冒嗓子疼有外寒引起的,有的是热症,还有体内津液不足导致小便量少,嗓子突然疼起来,多发生在夏天天然,或者冬天天冷却又突然转热。

一、孩子受寒后的处理方法:1、第一天:首先要让孩子暖起来:用苏叶泡水喝,用苏叶水泡脚、泡澡;电吹风吹后背,按摩大椎穴。

2、第二天:孩子流清鼻涕打喷嚏,这时就要防止寒邪往体内进犯,外寒内热:要用清热的药,化热。

用同仁堂的感冒清热颗粒。

3、第三天:还是流清鼻涕、怕冷,说明寒邪已经往里走了,需要配合一点蒲地蓝或者双黄连等,这些都是配合清里热。

孩子有黄痰的时候是第二阶段,外寒内热,需要用感冒清热颗粒散外寒,用蒲地蓝清里热。

4、如果孩子是单纯的发热,只要扁桃体没肿起来不是嗓子疼、咽喉肿痛就可以用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

二、因体内津液少引起的嗓子疼突然发烧,可以给孩子喝乌梅汤,中医叫甘酸化阴。

去药店买大个儿的乌梅4个,加一两勺白糖煮水喝。

酸能收敛肝经,把肝火收敛下来,实际就是补充津液。

三、热症发烧舌头发红的时候:用三豆饮调理。

黄豆250克、绿豆250克、赤小豆250克,白糖适量。

把豆子洗净泡涨后磨成豆浆,加水和白糖饮服,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用。

(孩子起湿疹,尿发黄的时候可以用三豆饮。

十滴水也比较适合湿热引起的疾病,特别是有湿疹的情况。

金银花露是纯粹有热的时候才用,十滴水是在有湿毒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黄豆补脾,可以增加脾胃之气。

四、受寒湿引起的感冒:用藿香正气水有奇效。

1、喝藿香正气水剂。

2、用藿香正气水沾湿棉球,贴到肚脐上,然后四周用胶布贴上。

张宝旬推荐用藿香正气水贴肚脐退烧。

藿香正气水对上焦有效。

而栓剂、丸、胶囊对腹泻起作用。

五、孩子咳嗽1、咳嗽的第一阶段是因为受寒居多。

可以用苏叶泡点陈皮,泡点橘子皮都可以。

这个阶段给孩子吃烤橘子最起作用。

2、第二阶段是外寒里热。

孩子有黄痰就要在散寒的同时清里热。

清里热、治咳嗽的药主要含有:浙贝母、枇杷叶。

第二阶段不能乱用补药,如怀山药。

需把邪气清除干净才能用。

川贝枇杷止咳露等药,滋补成分多,此时并不合适。

3、第三阶段热清出来以后,邪气又到了嗓子。

可以用止咳散泡脚。

还有一些散外寒的方法,用苏叶、陈皮、橘红泡水喝,吃烤橘子。

4、燥邪引起的咳嗽,吃川贝炖梨。

如果分不清情况可以先用烤橘子(舌头颜色浅,不是特别红,寒邪的可能性大),没有效果用治疗寒热错杂的花椒炖梨,还是没效果,最后用川贝炖梨(舌头红、口腔干燥,燥邪)。

最后一招是喝干怀山药煮的水。

附五脏六腑相关资料:【五脏简介】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脏,古称藏。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脏。

由于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五脏在人体生命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心主血脉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心通过血脉将气血运送于周身;心又主神志,是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中心,在人体中处于最高主导地位。

肝主疏泄,能调节人的情志活动,协助脾胃消化。

肝又藏血,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

脾主运化,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物的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后天之本之称;脾又统血,能统摄血液不致溢出于经脉之外。

肺主气,司呼吸,是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又能宣发卫气和津液于全身以温润肌腠皮肤。

肾藏精,与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密切相关,故有先天之本之称;肾又主水,在调节人体水液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五脏与五行相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脏:肝心脾肺肾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华:爪面唇毛发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泪汗涎涕唾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气:风暑湿寒五化:生长化收藏五音:角徵宫商羽五官:目舌口鼻耳五藏:魂意魄精《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 title="罗大伦《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五脏与六腑】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除三焦外,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与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相表里(腑为表,脏为里)。

中医中脏腑表里的联系如下:1.心与小肠:心主血脉,小肠主化物,心阳温煦促进小肠的化物。

2.肺与大肠:肺主肃降,促进大肠传导;大肠传导,有利于肺的肃降。

3.脾与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以降为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为阴土,胃为阳土。

4.肝与胆:肝主疏泄,促进胆汁的排泄,胆汁可以涵敛肝阳、肝气;肝主谋虑,胆主决断。

5.肾与膀胱:肾的气化促进膀胱的贮尿排尿。

【五脏、六腑的特点与区别】1.五脏(同“藏”):化生和贮藏精气,满而不能实,藏而不泻;藏神;多为实质性器官;病多虚证。

2.六腑(同“府”):传化水谷,实而不能满,泻而不藏,以通为用;多为中空性器官;病多实证。

(注意:上述提到的“满”指精气满,“实”指水谷实。

)【注:】中医脏腑是功能单位,而西医的脏腑是解剖实体,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五脏,是心、肺、脾、肝、肾的合称。

五脏的生理功能,虽然各有所司,但有其共同点,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五脏都与精神活动有关。

如《灵枢》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也。

”这说是说,心、肺、脾、肝、肾五脏都与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这里所说的“精神血气魂魄”,即代表着不同的精神活动,并分别归属于五脏。

如“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肾藏志”等。

【五脏】(一)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外。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1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杂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2主藏神:指心有主宰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3主汗液:指心与汗有密切关系。

4其华在面:指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可从表面的色泽反映出来。

5开窍于舌:指舌为心之外侯,又称“舌为心之苗”。

(二)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1主气、司呼吸: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2主宣发肃降:主宣指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围的布散;肃降指肺气向下是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3主通调水道:指肺是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水液的输布、排泄起着疏通和协调的作用。

4其华在皮毛:指肺有布散水谷精微和宣发卫气于皮毛等生理功能。

5开窍于鼻:因为鼻是呼吸的通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