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届九年级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届九年级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

届九年级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2017届九年级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

(5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字统领全篇,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静景。

(2分)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融进了诗人的想象和夸张,使用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曹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参考答案::7、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8、互文(互文见义)、体现诗人的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

(5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首联中的______、_____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一句是__________。

(3分)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采用_____修辞手法,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尾联表达_______________。

(2分)参考答案: 7、客路行舟潮平两岸阔(3分)8、对偶游子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三、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

(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7、本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8、苏轼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与本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问诗人运用哪些具体景象表现了“钱塘湖”堪比“西子”的秀美景色( 2分)参考答案:: 7、抒情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

8、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绿阴。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

(5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这首小令的题目是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8、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7、秋思,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意思相近即可)8、参考示例:①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②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

如处于动态的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③运用了大量的名词。

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意思相近即可)五、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

(5分)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7、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8、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3分)参考答案: 7、“愿”在诗中指的是诗人向往田园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8、示例:“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没有丝毫修饰,运用口语,平和亲切;“道狭草木长”“带月荷锄归”随口而出,平淡朴素,清新自然,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六、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

(5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7、.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_______________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忧愤。

(2分)8、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颈联描写了____________景物,营造了__________的意境,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的情感。

(3分)参考答案::7、出使边塞慰问将士(1分)“蓬”“雁”(1分)8、“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1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1分);孤寂、飘零(1分)。

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10题。

(5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一)7、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之情。

(2分)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诗想象大胆,奇特,被誉为“神来之笔”,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这美妙的画面。

(3分)(二)7、《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中的“送”字直接,“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2分)8、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

(3分)参考答案:(一)7、叙事;思乡8、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面里,就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俯视天空,云气簇拥而来,就像海面上结成了一座楼阁,新奇美妙。

(或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

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二)7、点题(扣题),拟人8、“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评分:本题共3分,表现手法、景物特点、思想感情各1分。

八、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

(5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之情。

(3分)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2分)参考答案:7、高大;神奇秀丽;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8、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九、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

(5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2分)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考答案:7、示例一:“破”字用得好。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2分)8、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十、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11题。

(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一)7、题目中的“酬”字,应该是意思。

(1分)8、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闻笛赋:(2)烂柯人:(二)7、首联通过“”和“”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写出了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的遭遇,表达出自己之情。

(3分)10、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

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长精神”表现了诗人,也给友人以鼓舞。

(2分)参考答案:(一)7、以诗相答8、(1)怀念故友。

(2)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二)7、凄凉地弃置身被贬后的愤懑不平8、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意志坚定(坚韧不拔)的气概十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13题。

(5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这首诗是诗(咏史、咏物、写景抒情),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抒发了诗人。

(2分)8、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3分)参考答案::7、咏史诗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8、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表达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十二、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

(5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比喻惨淡的国运;以“”比喻自己坎坷的身世。

(2分)8、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7、风飘絮,雨打萍。

8、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十三、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

(5分)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词的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_____ _”、一个是“_____ _”。

(2分)8、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准确生动地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