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3. 股份支付的3个关键点
三 个 关 键 点
行权条件 支付基础: 支付基础:以股份为基础 结算方式 权益结算 现金结算 服务期限 业绩标准 规定期限内的业绩标准
4. 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股份支付交易中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按照《企业会计准 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 1. 对于授予的股份期权等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当按照 其市场价格计量; 2. 没有市场价格的,应当参照具有相同交易条款的期权的 市场价格; 3. 以上两者均无法获取的,应采用期权定价模型估计,选 用的期权定价模型至少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期权的行权价格; (2)期权的有效期; (3)标的股份的现行价格; (4)股价预计波动率; (5)股份的预计股利; (6)期权有效期内的无风险利率。
股份支付交易会计处理核心
等待期的有关规定:
1. 处理原则 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 职工或其他方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 同时确认所有者权益或负债。 计入资产成本或费用,适用存货、固定资 产、无形资产等相关会计准则。
等待期的有关规定(续):
2. 对职工股份支付的价值确定 (1)权益结算股份支付,应按授予日权益 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其后续公允 价值变动。 (2)现金结算股份支付,应按资产负债表 日当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 认成本费用和相应的应付职工薪酬,每期 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B公司估计,该股票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 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 和可行权后的每份股票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 下:
第一年有20 名管理人员离开A 公司,B 公司 估计三年中还将有15 名管理人员离开;第二 年又有10 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估计还 将有10 名管理人员离开;第三年又有15 名管 理人员离开。第三年末,假定有70 人行使股 份增值权取得了现金。
三、新准则重点与难点讲解
1. 股份支付概念
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 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 负债的交易。
2. 股份支付的类型
类型:按照最终结算工具分类: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作 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 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 义务的交易。
计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 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后续计量说明
① 预计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应当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职工人数变动等后续信 息作出最佳估计,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性工具数量。 在可行权日,最终预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应当与实 际可行权数量一致。 ② 计入成本费用的股份支付金额的计算:根据预计可行权 的权益工具数量和上述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算截至 当期累计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再减去前期累计已确 认金额,作为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
(1) 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计算过程见下表:
其中:(3)=(2)-上期(1)+(2)
(2)会计处理: ①20×2 年1 月1 日 授予日不做处理。 ②20×2 年12 月31 日 20 2 12 31
(1)会计确认、计量
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 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
① 初始确认计量 ② 后续计量
会计 确认 计量 要点
确认
在等待期内的每个 资产负债表日,将 当期取得的服务计 入相关成本或费用 和资本公积。 以对可行权权益工 具数量的最佳估计 为基础,按照权益 工具授予日的公允 价值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 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 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 同的,应当进行调整, 并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 际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 量。
准则 规范 的范 围
支付 方法 价值 确定
权益结算采用授权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原无相关规定。 现金支付采用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 量。
(三)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差异(续)
新会计准则规定 立即行权的,根据授予的可行权数量, 非立即行权的,根据估计的行权数量, 计入成本或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 权益结 在行权日按股份面值总额增加股本,按 算支付 实际行权金额与总面值的差额增加资本 的处理 公积。 企业应当充分披露本期内授予的权益性 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现金结 算支付 的处理 立即行权的,按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计 入成本或费用,同时增加负债;非立即 行权的,根据估计行权情况,按照承担 债务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 入成本或费用,同时增加负债。 原无相关规定 准则发布前实务 或现行准则规定 原无相关规定
(3)举例: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 表日的处理
① 授予日通常不做会计处理 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无论权益 结算的股份支付或者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企业在授予日均不做会计处理。 授予日后立即可行权的情况在实务中较为 少见。
② 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处理
【例1】附服务年限条件的权益结算股份支付: 20×1 年12 月,A 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一项股 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20×2 年1 月1 日, 公司向其200 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 份股票 期权,这些管理人员必须从20×2 年1 月1 日 起在公司连续服务3年,服务期满时才能够以每 股4 元购买100 股A 公司股票。公司估计该期 权在授予日(20×2 年1 月1 日)的公允价值 为¥15。
(一)股份支付经济业务现状 和相关法规政策(续)
2005年10月国发[2005]34 号国务院转发中 国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 中明确指出,上市公司要探索并规范激励机制, 通过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上市公司 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积极性。
(一)股份支付经济业务现状 和相关法规政策(续)
借:管理费用 8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 000
③20×3 年12 月31 日
借:管理费用 9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0 000
④20×4 年12 月31 日
借:管理费用 62 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2 500
【例2】附服务年限条件的现金结算股份支付: 20×2 年1 月1日,B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一项股 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20×2 年1 月1 日, 公司为其200 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授予 100 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管理人员必须在 该公司连续服务3 年,即可自20×4 年12 月 3 20 4 12 31 日起根据股价的增长幅度可以行权获得现金。 该股票增值权应在2006 年12 月31 日之前行 使完毕。
说明:
授予日: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 “获得批准”是指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 双方就股份支付交易的协议条款和条件已 达成一致,该协议获得股东大会或类似机 构批准。 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无论权益 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企业在授予日均不做会计处理。
举例:授予后立即可行权
等待期:从授予日至可行权日之间的期间。
股份支付在授予后通常不能立即行权,而是必须履行一定服 务年限或达到一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 业绩条件分为
市场条件:如目标股价 非市场条件:如产品销售增长率
市场条件是指行权价格、可行权状况以及 可行使性与权益工具的市场价格相关的业 绩条件,如股份支付协议中关于股价至少 上升至何种水平才可行权的规定。 非市场条件是指除市场条件之外的 其他业绩条件,如股份支付协议中 关于达到最低盈利目标或销售目标 后才可行权的规定。
2005年11月中国证监会“关于就《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规范意见》(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的通 知”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进行明确的规范。
(二)股权激励的会计准则
我国《证券法》、《公司法》和《上市公司股 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企业可以 通过股票期权等权益工具对职工实行激励的办 法,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允许建 立股权激励机制。 本准则以上述法律规定为依据,规范了此类激 励办法的确认、计量和列报。
第一年有20 名管理人员离开A 公司,A 公司 估计三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比例将达到20%; 第二年又有10 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将 估计的管理人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5%;第三年 又有15 名管理人员离开。
(1)费用和资本公积计算过程见下表:
(2)会计处理: ①20×2 年1 月1 日 授予日不做处理。 ②20×2 年12 月31 日
四、新准则运用举例
(一)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有3种类型 授予后立即可行权; 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 可行权;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其他方服务。
1. 授予后立即可行权:
确认 作为相关的成本费用确认,同时增加所有者权益
会计确 认与计 量要点
计量 股份的公允价值(以股份的市场价格为基础,根 据股份授予条款进行调整)
(一)股份支付经济业务现状 和相关法规政策(续)
2005年8月证监会和国资委、财政部等五部委 联合推出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 导意见》指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 可以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管理层股 权激励的具体实施和考核办法,以及配套的监 督制度由证券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授予日(10 000股,每股9元):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 贷:资本公积 行权日: 借:资本公积 10 000 贷:股本(实收资本) 90 000 90 000
10 000
行权日:是指职工和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或 权益工具的日期。
2. 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 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
(二)股权激励的会计准则(续)
企业授予职工股票期权、认股权证等衍生工具 或其他权益工具以换取职工提供的服务,从而 实现对职工的激励或补偿,实质上属于职工薪 酬的组成部分。由于股份支付是以权益工具的 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规定,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 适用本准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