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摘要:美好的生活,美妙的数学。
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数学老师既要传授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要教育、感化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这是我们的职责。
善于用生活的常识启迪数学,用数学的理论来解释生活,改善生活,创造生活。
关键词:数学;生活;热爱;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摇文献标志码:b?摇文章编号:
1674-9324(2013)26-0065-02
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把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推向了这一轰轰烈烈的改革浪潮中。
“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天就遇到数学,数学将哺育你成长”。
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很少关注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虽然天天和数学打交道,却对身边的数学熟视无睹,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学和做无法同步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普遍。
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学生学会对生活模型的刻画与深化,才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再通过社会实践,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改变生活。
本人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就数学与生活两者的密切联系,浅谈以下几点教学感想。
一、善于关注生活,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无处不在。
生活中每天每处都存在数学问题。
只要关注生活,善于观察、深刻体会,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与乐趣,就会自觉地在
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我经常要求同学多观察、多设问,努力使学生走进数学。
我常常要求学生算算自己家的客厅有多少面积,家里离学校多少远,上学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平均速度是多少等等,让学生养成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习惯,并对某些身边的实例进行深度剖析,详细解答,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案例(一):一报刊销售亭从报社订购某晚报的价格是每份0.7元,销售价是每份1元,卖不掉的报纸还可以以0.2元的价格退还给报社,在一个月内(以30天计算)有20天可以卖出100份,其余10天每天只能卖出60份,但每天报亭从报社订购的份数必须相同,若报亭每天订购的份数为自变量x,每月所获的利润为函数y。
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报亭应该从报社每天订购多少份报纸才能使每月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
利润是多少?这类题贴近生活,学生每天都能看到报亭,虽然题目文字多,数据多,但题目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他们感到有兴趣,能主动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此类问题。
二、注重应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应用。
学好数学,就是为了应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进行抽象的数学教学时必须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努力从现实中创设数学情景,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堂里解决生活问题,使他们认识到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案例(二):七年级上册“用方程解决问题”中有这样一题:某自来水公司按如下规定收取水费:每月用水不超过
10吨,按每吨1.5元收费;每月用水超过10吨,超过部分按每吨2元收费。
小明家9月的水费是22.8元,小明家9月份用水多少吨?此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家庭中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只要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并提醒学生课后可以与家长一起研究探索,家长们也往往对此类题型感兴趣,能激发起子女的学习热情,实现学好数学的愿望。
案例(三):“张浦中学需要添置某种教学仪器,方案①:到商店购买,每件需8元;方案②:学校自己制作,每件4元,另外需制作工具的场地租用费120元。
设需要仪器x件,方案①、②的费用分别为y1、y2元,(1)分别写出y1、y2的函数关系式。
(2)当购置多少件时两种方案的费用相同?(3)若我校需仪器50件,问采用哪种方案便宜?请说明理由。
”本题能将函数知识应用于生活,投影仪、幻灯器等学生天天能看到用到,借用此类题型能培养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和函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课改理念。
三、努力改变教学方式,注重能力的培养
制作特定的教具与学具,呈现教学的多样化,是数学新课标中比较强调的一个方面。
教师要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想方设法改变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取一些初步的生活体验。
案例(四):在教“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一节内容时,就特别讲究手、脑、口的并用,我会在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好几张硬纸片,我边示范边讲解:相邻的六个同样大的正方形组成怎样的一个几何图形时,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什么时候不能折叠成正方体呢?通过
同学们的亲手折叠,获取对“展开图”的感性认识,自觉领会,记忆深刻。
在学到相关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动手能力。
在活动中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结合。
四、寓品德教育于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对生活充满爱
培养具有爱心、富有情感、充满对社会的责任心的一代青年是我们每位教师的教育目标之一。
我们不仅要加强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更要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寓品德教育于数学教学中。
让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
案例(五):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在教多边形内角和时,要特别介绍五角星,了解图形的含义与特点,并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计算五角星的五个角的度数之和是多少?在教“统计初步”时,可以随机调查我校若干名学生寒假中花零用钱的具体情况,以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根据调查数据设计、制成频数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再要求学生补全频数分布表,求样本容量和频数、频率等等。
教师可以通过对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分析,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现实感,并尽可能在实例中渗透德育教育:望着五星红旗,可以增强爱国情绪;通过对零花钱的调查、统计、分析,可以从小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等等。
要充分体会课改理念,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实例,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总之,美好的生活,美妙的数学。
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数学老师既要传授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要教育、感化
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这是我们的职责。
要善于用生活的常识启迪数学,用数学的理论来解释生活,改善生活,创造生活。
参考文献:
[1]邢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4).
[2]聂金余.课改让数学生活化[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