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是()A.1<2<3 B.1>2>3C.1>2,2<3 D.1<2,2>32.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囊泡运输离不开膜蛋白的识别作用B.细胞内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全部通过核孔进行C.线粒体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没有运输O2的载体D.温度影响氨基酸的跨膜运输,不影响O2的跨膜运输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分析,正确的是()A.协助扩散需要耗能(ATP)B.只有主动运输才能逆浓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物质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主动运输有关4.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选项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细胞管腔中Na+→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中氨基酸→组织液A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被动运输A.A B.B C.C D.D5.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6.某同学将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B.质壁分离过程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C.若将蔗糖溶液的浓度加倍,则质壁分离及复原所需时间会缩短D.若将蔗糖溶液改为适宜浓度的尿素溶液,则会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7.假设将标号为甲、乙、丙的同一种植物细胞分别放在 A、B、c三种不同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
据图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为a>b>c B.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为c=b≥aC.实验后甲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D.实验后细胞液浓度丙>乙>甲8.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且有颜色的液泡9.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活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 表示该部位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一定错误的是()A.此时可能 a>b,细胞处于渗透吸水过程B.此时可能 a<b,细胞处于渗透失水过程C.此过程说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大D.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可清晰地观察到磷脂双分子层10.下列有关物质运输方式的几点说法,错误..的是()A.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B.胞吞和胞吐是借助于膜的融合完成的,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C.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通过核孔D.在顺浓度梯度情况下,无机盐离子也可以以被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11.在植物的无士栽培过程中植物幼苗需要通过根细胞从完全营养液中吸收所需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下面与此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与吸收水的过程是同一个过程B.直接决定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种类的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种类C.温度只能通过影响根细胞膜的流动性来影响离子吸收的速率D.随着完全营养液中O2浓度升高离子被吸收的速率持续加快12.以黑藻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叶绿体实验”和“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实验观察的均是活的叶肉细胞B.“观察叶绿体实验”时需选取幼嫩的黑藻叶片C.“观察叶绿体实验”可看到叶绿体在细胞中运动D.“观察质壁分离实验”可看到细胞内绿色的液泡体积变小颜色加深1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14.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B.Na+、K+等无机盐离子也可通过此方式跨膜转运C.该过程需要内部供能D.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15.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肝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都需要载体协助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和CO2排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TPC.植物根毛细胞吸收K+的速率与土壤溶液中K+浓度成正比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16.下图为某学生观察到的细胞质壁分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图示状态下,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C.图中7是细胞液,其颜色正在逐渐变浅D.图中1是细胞壁,6处充满了外界溶液17.下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B.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点左移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D.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18.溶酶体内的pH—般稳定在4.6左右。
当pH升高时,溶酶体膜上与H+和Na+转运有关的蛋白V-ATPase和TPC等将发生相应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其最适pH均接近4.6B.pH为4.6时,TPC的活性受mTORCl蛋白的抑制C.TPC通道打开时,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溶胶D.pH升高时,更多的H+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溶酶体19.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A.方式a离不开载体蛋白的协助B.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控制ATP的供给对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20.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与其结构相适应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B.由于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是疏水的,所以水分子不容易通过细胞膜C.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物质运输功能,糖蛋白与细胞间信息传递有关D.细胞的变形及生长现象,不支持罗伯特森的细胞膜静态结构模型21.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进出的多少)。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段时间后,甲细胞因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B.三种溶液的初始浓度甲>乙>丙C.若丙细胞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状态,此时膜两侧溶液没有浓度差D.本实验中使用的家兔红细胞也是制备细胞膜的理想材料22.若下图表示细胞运输某种物质的过程(不需要能量),下列哪个过程能用该图表示()A.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B.氧气进入肺泡细胞中C.植物根细胞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23.将甲乙两个新鲜的植物叶片组织装片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高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用显微镜连续观察甲乙中的细胞,你会发现的现象是()A.甲乙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B.甲乙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乙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C.甲乙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且两细胞都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甲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乙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24.X、Y两种分子分别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现以人工合成的脂质膜(不含蛋白质分子)代替细胞膜,则X、Y通过脂质膜时()A.X受影响、Y不受影响B.X不受影响、Y受影响C.X、Y都受影响D.X、Y都不受影响25.利用渗透作用实验原理可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致范围。
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某种植物细胞(如下图中的左图所示),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出现右侧a~c三种细胞状态,则细胞液浓度位于下列哪两个细胞之间A.c~b B.a~b C.a~c D.b~c二、多选题26.膜蛋白是生物膜上多种蛋白的统称,与生物膜的功能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大多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B.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可随时开放C.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不一定都需要载体蛋白参与D.载体蛋白运输物质具有选择性是由其结构决定的27.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
下图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
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B.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物质一般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C.甲、乙、丙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对于维持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均有重要意义D.乙醇跨膜运输通过乙方式进行28.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鱼鳔膜的通透性。
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等高,实验中观察到漏斗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漏斗中液面上升速率逐渐减小B.水分子只能由鱼鳔膜外进入膜内C.液面静止时,鱼鳔膜内外溶液浓度相等D.实验结果表明鱼鳔膜是一种半透膜29.下列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黑藻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减少B.温度影响物质跨膜运输速率只是因为影响了膜的流动性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油无需载体参与D.胰岛素分泌到内环境的过程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30.如果将植物培养在只含一种盐分的溶液中,植物不久将会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这种现象即为单盐毒害。
下表是利用0.12mol/L NaCl、0.12mol/L CaCl2、0.12mol/L KCl 溶液进行实验时,小麦根的生长情况:溶液NaCl CaCl2NaCl+CaCl2NaCl+CaCl2+KCl根的总长度/cm5970254324A.单盐毒害现象发生在含有非必需元素的盐溶液中B.单盐毒害现象可能与外界盐溶液浓度太高导致植物细胞渗透失水有关C.据图分析,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加入含其他盐分的溶液时,会减弱或消除毒害现象D.将海藻放在和海水NaCl浓度相同的NaCl溶液中,不会发生单盐毒害三、非选择题31.如图甲是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g/mL的葡萄糖(C6H12O6)溶液,B为1mg/mL的乳酸(C3H6O3)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可扩散通过图甲所示的人工膜(写出两种物质);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