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技术发展简史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的祖先为人类作出过辉煌的贡献。
纺织生产在历史上经历过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一缫丝、纺纱、织造等手工机器为特点的手工机械化,第二次是以动力机器为特点的大工业化。
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已完成了第一次飞跃,并且领先势头一直延续到十八世纪。
现在正处于第三次飞跃的前夕,这里展示的是我国纺织史的一个缩影,继往开来,温故知新。
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原始手工纺织时期和手工机器纺织时期两个基本阶段。
手工纺织阶段: 从远古到公元前22世纪, 人们利用纺坠纺纱,原始腰机织布,手工机器纺织阶段: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1870年,在手工机器纺织时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竹笼机、大花楼机、多锭大纺车等都可代表当时世界纺织生产的最高水平。
秦汉到清末,蚕丝一直作为中国的特产闻名于世。
大宗纺织原料几经更迭:从汉到唐,葛逐步为麻所取代;宋至明,麻又为棉所取代。
这个时期里,手工纺织机器逐步发展提高,出现了多种形式:如缫车、纺车由手摇单锭式发展到多种复锭(每台3~5锭)脚踏式;织机形成了素机和花机两大类。
花机又发展出多综多蹑(踏板)和束综(经线个别牵吊)两种型式。
石器时代:
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