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质地貌学试验-农林科技学院-陇东学院
地质地貌学试验-农林科技学院-陇东学院
2.等高线的种类
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细实线,用以 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 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从规定的高程起算面起,每隔五个等高距 将首曲线加粗为一条粗实线,以便在地图上判读和计算高程。
间曲线,又叫半距等高线,是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长虚线,主
要用以显示首曲线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助曲线,又叫辅助等高线,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用
法,在今后的课程实习中加以应用。
三、仪器
地形图、卷尺、罗盘仪、坡度仪、求积仪、量角器、铅笔、
计算器等。
四、方法原理
等高线的构成原理是:假想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的高度
一层一层水平切开,山的表面就出现许多大小不同的截口线,然
后把这些截口线垂直投影到同一平面上,便形成一圈套一圈的曲
线图形。因为同一条曲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所以叫等高线。 定向越野地图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测绘出等高线来显示地貌的。
具体位置,判定出总的升降方向。总的地势分析之后,进行
具体分析时要注意基本一点,即在地图上,凡属运动路线与 某条等高线近似平行是平路外,其它现象(与某条等高线越来 越近或越来越远或相交)则不是上坡就是下坡。
5.高程、高差、起伏、坡度的判定:
图上坡度的判定 坡度,即斜面对水平面的倾斜程度,常以角度或倾斜百
以显示间曲线仍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间曲线和助曲线只用于显示局部地区的地貌,故除显示山顶和凹地各 自闭合外,其他一般都不闭合。还有一种与等高线正交、指示斜坡方向 的短线叫示坡线,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 方向。
3.高程起算和注记
我国把“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面,
②山背、山谷
山背,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凸起部分。图上表示山背的等高线以
山顶为准,等高线向外凸出,各等高线凸出部分顶点的连线,就 是分水线。 山谷,是相邻山背、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图上表示山谷的等 入部分顶点的连线,就是合水线。
③鞍部、山脊
5.高程、高差、起伏、坡度的判定:
高程的判定 判定某点的高程主要是根据山顶及等高线上的高程注记和 等高距进行推算。 高差的判定
判定两点的高差时,可先判定两点的高程,然后相减即得高
差。
5.高程、高差、起伏、坡度的判定:
图上起伏的判定
判定起伏就是在地图上判定哪是上坡,哪是下坡,哪是 平地。判定起伏时,首先要对判定区域进行总的地势分析, 在该区域内,找出明显的山顶,分析山顶间的联系,找出山 脊以及主要分水线、合水线的走向,然后结合河流、溪沟的
3、根据分层设色地貌图判断图中方框所代表的地貌名称。
谢谢
分率表示。判定坡度,即判定运动路线的某一局部或山体某
一斜面的坡度为多少度,或是百分之几的坡度。 判定坡度的 方法是根据等高线的间隔来进行的。也可以利用坡度尺来进 行量测。
六、作业 1、判断下列等高线图所代表的山地的各部分的名称。
六、作业
2、如果你去爬山,你应该从哪一条线路上山最好?为什么?
六、作业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等高线的特点:
(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并各自闭合。(等高
封闭)
(2)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凹
地相反。(多高少低)
(3)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间隔密,实地坡度陡;等高线间隔 稀,实地坡度缓。(密陡稀缓) (4)等高线的弯曲形状与相应实地地貌形态相似。(形似实地)
地质地貌学实验指导
姚志龙
陇东学院农林学院
实验四 地貌判读
一、目的意义
掌握地貌的表示方法及等高线判读地貌的原理和特点,学 会利用地形图判断实际地貌。
二、目的要求
学习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各种地貌类型,将图件地貌和实 地地貌有机结合,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丈量各种地物大小,并
将前面学过的罗盘仪、坡度仪、求积仪等地形地貌测量仪器及方
鞍部,是相连两山顶间的凹下部分,其形如马鞍状,故称 鞍部。图上是用一对表示山背的等高线和一对表示山谷的等 高线显示的。
山脊,是由数个山顶、山背、鞍部相连所形成凸棱部分。山
脊的最高棱线叫山脊线。
④斜面
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面叫斜面,也叫斜坡或山坡。在地图上明确斜面的具 体形状,对定向越野有一定价值。 等齐斜面:实地坡度基本一致的斜面叫等齐斜面,全部斜面均可通视。地 图上,从山顶到山脚,间隔基本相等的一组等高线,表示为等齐斜面。 凸形斜面:实地坡度为上缓下陡的斜面叫凸形斜面,部分地段不能通视。 地图上,从山顶到山脚,间隔为上面稀、下面密的一组等高线,表示为凸形 斜面。 凹形斜面:实地坡度为上陡下缓的斜面叫凹形斜面,全部斜面均可通视。 地图上,从山顶到山脚,间隔为上面密、下面稀的一组等高线,表示为凹形 斜面。 波状斜面:实地坡度交叉变换、陡缓不一、成波状形的不规则斜面叫波状 斜面,若干地段不能通视。地图上,表示该状斜面的等高线间隔稀密不均, 没有规律。
高于该面为正,低于该面为负。从黄海平均海水面起算的高程, 叫真高,也叫海拔或绝对高程。从假定水平面起算的高程,叫假 定高程或相对高程。地貌、地物由所在地面起算的高度,叫比高 。起算面相同的两点间高程之差,叫高差。 地形图上的高程注记有三种,即控制点高程、等高线高程和比 高。控制点(包括三角点、埋石点、水准点等)的高程注记,用黑 色,字头朝向北图廓:等高线的高程注记,用棕色,字头朝向上
坡方向;比高注记与其所属要素的颜色一致,字头朝向北图廓。
高程起算点和注记点
4.地貌识别
地貌的外表形态尽管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是由
某些基本形态组成的,这些基本形态是:山顶、凹地、山背
、山谷、鞍部、山脊和斜面等。
①山顶、凹地
山的最高部位叫山顶。山顶依其形状可分为尖顶、圆顶和平
顶。图上表示山顶的等高线是一个小环圈,环圈外通常绘有示坡 线。 比周围地面低下,且经常无水的低地,叫凹地。大面积的低 地称盆地,小面积的低地称凹(洼)地。图上表示凹地的等高线 是用一个或数个小环圈,并在环圈内绘有示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