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经济学
浅谈义乌国际商贸城现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产业竞争力已经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此,各国政府、产业和学术界对此给与了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最早研究产业竞争力的国家是美国,它从20世纪80年代出就已经开始。
其背景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产业发展中的霸主地位遭到来自日本、西欧等国家的有力挑战,而且节节败退。
一些传统的产业竞争优势的丧失,导致美国朝野甚为不安。
1979年美国总署了贸易协定规定:总统应向国会报告有关影响厂商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的因素,以及争抢美国竞争能力的政策。
1983年组成了“工业竞争能力委员会”,并于1985年提出了题为《全球竞争:新的现实》报告。
并且在政府的推动下,民间科研机构和学者也展开了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欧洲国家为了应对日本为应对来自日本、太平洋地区和美国公司的竞争,于8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产业竞争力。
1983年英国经济社会研究理事会委托一些大学和机构进行了20多个项目的研究,并于1896黏在不如赛尔的欧洲高级管理学院举办这些成果的研讨会。
应欧洲会议的要求,欧盟于1994年11月开始定期就欧洲产业竞争力问题向欧洲一会报告。
此后每年份提交一份《欧洲产业竞争力》报告。
日本向来对产业竞争力十分重要。
1993年日本成立了“产业竞争力会议”,作为首相直属机构,开始加强产业竞争力的中和性研究。
2002难5月,经济产业相平沼赳夫的私人咨询机构“产业竞争力战略会议”发表的《加强竞争力的6项战略》,提出:吧日本建设成高附加值华据点;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发展;加强服务经济和扩大就业机会;吸引内外资本和人才;建立“东亚自由经济圈”;创建21世纪的新市场。
由此可见,日本各界对产业经济竞争力的研究非常重视。
我国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在改革开放,对外经济交往日益增多的背景下,1991年原国家科委下达软课题《国际竞争力研究》,一次标志着我国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正式开始。
其研究成果《国际竞争力》也是我国对此研究的开山之作。
于1997年出版了《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
此后,中国社科院国际投资研究中心的王洛林教授对外商直接投资及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继续研究,出版了《中国工业利用外商投资研究
报告》。
1997年裴长洪对产业竞争力问题进行了经一部的系统研究,发表了《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
义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小商品物流中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体系的变革;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思想上的落后;行业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蒸蒸日上的小商品行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下降。
因此,如何通过变革,提高小商品行业的竞争力,维持定国际商贸城的发展的探讨变得尤为重要。
(二)选题依据
近年来,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小商品集散地。
义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思想观念、要素成本、交易方式和手段、国际竞争等限制、必须明确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国际化战略,保持小商品行业在国际产业中的竞争力。
(三)选题的意义
面对国内外种种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发现现今的不足,制定正确地发展战略。
改革相对落后的制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商品的品质;遏制不良低价竞争等,提高小商品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使国际商贸城能继续高昂地、可持续地发展壮大下去。
有效地解决国际商贸城现今发展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内容
1.义乌国际商贸城现今的发展现状
2.义乌国际商贸城现今存在的问题
3.提出个人的建议与对策
(二)拟解决主要问题
1. 行业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尽合理
2. 消费者品牌意识不够
3. 经营户的思想意识上存在着障碍
4. 商务成本不断上涨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一)研究步骤
本研究论文初步计划从2010年10月开始至2011年6月初结束,历时8个月时间。
1.准备阶段(2010.09—2010.10): 召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等,明确研究的方向、对象和方法。
2.启动阶段(2010.10―2010.11):选题及收集相关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撰写文献综述;拟订论文研究提纲和研究方案。
3.实践研究阶段(2010.11―2011.5):进行实证研究。
依据论文大纲撰写论文并交老师指导,进行多个轮回的指导研究,完成了最终定稿。
4.答辩阶段(2010.5—2010.6): 准备并参加论文答辩,提交毕业论文和完整资料。
(二)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法,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
(三)研究措施
以网络资源、图书馆电子图书、各种相关著作以及相关期刊论文作为研究的主要来源,采用观察、经验总结、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以确定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四、参考文献
[1] 郭培章等.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 万斌等.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郭金仪等.浙江城市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R].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
[4] 郑琼. 义乌小商品市场核心竞争优势塑造路径分析[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 (11)
[5] 2010年义乌网商联合会提供相关内部资料[Z].2010.
[6] 从义乌中小企业看电子商务发展[DB/OL].中国信息产业网,2008-10-15.
[7] 邵秀丽,姜剑超·对华反倾销投诉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建议[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6, (8
[8] 陆立军,白小虎,王祖强·市场义乌———从鸡毛换糖到国际商贸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9] LiuLiQin. From "chicken-feather change sugar" to "trade global" [J].journal of Chinese market, 2008 (5).
[10] 2010 yiwu advisory federation to provide relevant internal material [Z].journal of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