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爱特殊群体实施方案

关爱特殊群体实施方案

关爱特殊群体实施方案篇一:关爱特殊学生群体实施方案遂宁市安居区西眉镇中心小学校关爱特殊学生群体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对留守学生、单亲、离异家庭儿童、劳教人员子女、孤残儿童、极度贫困儿童等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学生给予关爱。

让他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沐阳光雨露,让他们身心快乐、健康成长,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和谐。

二、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席镜副组长:米逢唐红亮夏明成员:刘永生彭清泉席春艳陈国建赵长春全体班主任教师三、对特殊群体学生实行三个优先:1、学习上优先辅导。

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特殊群体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每个学生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

学校对特殊群体学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要指导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

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特殊群体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4、一免一补上优先。

学校要根据特殊群体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在一免一补的申请与发放上,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予以照顾。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1、启动关爱特殊群体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设立专线,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特殊群体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2、结合校教务处开展的“教学管理月”辅导学生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

引导特殊群体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3、各班教师每周与3—5名特殊群体学生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4、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各班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5、打开特殊群体学生心灵之窗,为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6、组织班级学生和特殊群体学生举行元旦文艺汇演,并优先让特殊群体学生参加书法,手抄报等到系列比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心和温暖。

7、写一封亲情书信。

指导特殊群体学生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8、开展赠一张生日贺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卡拉OK、讲故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特殊群体学生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五、活动要求1、各位教师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必须全身心的投入这项活动,扎实做好关爱留守学生活动。

2、各班必须详细、准确、及时上报特殊群体学生花名册到学校。

3、各班主任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此项活动,确保活动收到实效,让学校特殊群体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篇二:特殊群体教育帮扶、关爱、方案东买里乡中学特殊群体分类教育、帮扶、关爱工作实施方案东买里乡中学2011年12月24日东买里乡中学特殊群体分类教育、帮扶和关爱工作实施方案为做好东买里乡中学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根据巩留县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为加强对我校特殊群体的分类教育、帮扶和关爱,结合我县我校学生实际,东买里乡中学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和自治州党委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自治州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促进巩留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抓住教育管理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加强我校综合治理工作,创新我校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式,破解管理难题,全面提升我校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实现巩留县越式发展,使我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教育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团结和谐的人文环境。

二、组织领导我校为加强特殊群体的分类教育、帮扶和关爱工作特成立了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如下:组长:黎武智校长副组长:阿布的马纳普党支部书记成员:梁兴发党支部副书记常黎明综治办主任伊布拉副校长王金花工会主席陈莉政教主任阿不力米提副政教主任海里等团支部书记李磊团支部副书记马龙宿管科科长李磊少先队辅导员姚丽云年级组长李磊年级组长黄霞年级组长王泽媛教学点负责人及全体班主任特殊群体的分类教育、帮扶和关爱工作领导小办公室下设政教处,政教主任李刚为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实施四个阶段的全体工作,组长负责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及检查监督四个阶段的工作落实情况。

三、对特殊群体实施分类教育、帮扶、关爱活动的任务和目标(一)特殊群体分类教育、帮扶、关爱活动的范围:教职工中的特殊群体以及社会特殊群体的在校生子女。

具体指十二类在校师生:(1)服刑人员子女;(2)两劳释放人员子女;(3)涉毒人员子女;(4)艾滋病患者子女;(5)精神病患者子女;(6)农村留守儿童;(7)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子女(包括流浪儿童);(8)心理健康疾病人员子女和心理障碍师生;(9)单亲家庭子女;(10)残疾师生;(11)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师生;(12)其他特殊情况的师生。

其中,精神病、艾滋病患者和涉毒人员是指经相关部门鉴定确认的;农村留守儿童指父母常年在疆外工作或务工,短期外出务工者不在此类;外来务工和流动人员子女指尚未定居,入本校未满一年的学生,流浪儿童指民政等部门送来的有相关手续的儿童;心理健康疾病指出现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现象的人员;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指违纪违规造成严重后果但尚未构成违法的。

(二)工作内容和目标: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育人格局的作用,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

通过开展分类教育、帮扶、关爱活动,培养学生乐学善学、乐于交往、宽容感恩、善与合作的态度和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让教师、家长能够深刻的认识和预见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共同树立健康的成长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以及亲情感化,形成对社会特殊群体教育的合力,积极预防特殊群体二度犯罪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师生、生生、亲子互动实践育人的途径,从学校教育和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共同建设和谐校园。

四、工作原则:一是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二是教育与关爱相结合的原则;三是教育与帮扶相结合的原则;四是教育与保密相结合的原则。

在摸底调查和实施分类教育、帮扶、关爱时,特别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与尊严,不在公开场合和材料中出现特殊青少年的真实姓名,不在班队会、学校工作会议上公布帮教名单。

若工作需要,须要征得师生本人及家长的同意。

切实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此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工作步骤:按照教育局的部署,此项工作自2011年11月开始至2012年3月结束。

结合本校实际,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工作要求如下:(一)动员准备阶段(2011年11月至12月24日)成立本校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二)摸底调查阶段(2011年12月25日至2012年1月10日)开展摸底调查,报送摸底汇总表,确定联系人(校领导和班主任可一帮多,任课教师一帮一),制定工作方案(一人一表)。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1月11日至2月28日)按照教育、帮扶、关爱方案,开展具体工作。

利用寒假家访机会,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努力创新工作方式,争取以师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落实工作措施。

需要部门协调、配合的,提前一周与工作领导小组联系。

(四)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3月1日至3月31日)建立工作台账,健全工作档案,形成工作长效机制。

阶段性总结,推广经验。

篇三: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方案柳州市岩村路小学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方案为认真做好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切实解决他们在受教育和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他们健康成长,我校结合自身实际,特制订相关措施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集各方面合力,解决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留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

二、工作措施1、学校政教处认真组织各班级建立外来务工、低保户子女的信息管理档案,深入调查,收集相关证明材料等。

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心理活动了如指掌,并在各种评先活动中激励他们的自信心。

2、大力宣传,广泛发动。

利用墙报、宣传栏和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渠道,宣传关爱特殊未成年人行动的重要意义,广泛开展爱心行动,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3、维护权益,扶贫助学。

帮助学习优异,但家庭生活贫困的学生申请“春雨”助学金,加大对他们学习权益的保护力度, 提供生活关怀、成长关怀等服务。

4、班主任要注重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常组织班会和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使他们时刻感觉到学校和师生的关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