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歇后语课件

歇后语课件

歇前部分,让小组猜歇后语的 后半部分。题目随机抽取。
1
4.一片好心却把事情办糟了,我真是:哑巴吃黄 连——
5.改革的春风吹遍城乡,人们的生活是:芝麻开 花——
6.别看有些贪官一时神气,其实是:兔子的尾巴— —
7.小吴的脾气太坏,真是:六月天,孩子脸——
8.你在张教授面前谈明清史,岂不是:关公面前耍 大刀——
(三)、善于用歇:后语表达有的好处:
1、歇后语诙谐、幽默风趣,耐人寻味并使人 加深理解和记忆。 2、歇后语能令人更加理解,更加形象生动地 表达所要说的意思。 3、使语言更生动,更容易理解意思。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滚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炸开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大海捞针——没处寻 兔子尾巴——长不了
(一)、歇后语的含义、特点和由来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 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 比喻,像谜面,起到了打比方的作用,后半截是解释、 说明,像谜底,起到了形象生动说明事物的作用。
歇后语在使用时往往只用前半部分的比喻,而“ 歇”去了后半部分的说明,让听话的人、看书的人自 己去揣摩领会,“歇后语”的名称正是这样得来的。 “他要是能办成这件事,那是西边出太阳。”“西边 出太阳”,比喻说明“不可能”。“歇”去了“不可 能”,话说得既简洁,又含蓄,真叫一举两得。这也 就使歇后语具有诙谐幽默、富有哲理的特点。
(1)游戏一:给歇后语找尾巴
仇人相见—— 新官上任—— 老虎拉车——
说亮话 分秒必争 三把火 五脏俱全 黑心 分外眼红
芝麻开花—— 瞎子点灯—— 麻欺 节节高 白费蜡 谁赶(敢)
讨打 焉知祸福 露了馅 跑不了
心挂了两头 神聊
不干也得干
让一组中的学生甲画歇后语的
(二)、歇后语的分类
第一、谐音类,是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者近音构成 了另一个意思,如: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唐僧念经——一本正(真)经 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 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 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有趣味。
9.李浩这事办得挺糟,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10.小马虎那点小花招,明眼人看来还不是:窗户 上的纸——
第三、喻物类。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秋后的蚂蚁 ----蹦达不了几天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典故、成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突如其来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 神话传说等作比方。
第二、喻事类。如:
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一肚子加减乘除——心中有数 一盘象棋下两天——棋逢对手 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汤 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打破沙锅——问到底 二十一天孵不出小鸡——坏蛋 十五个人聊天——七嘴八舌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 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 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