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培养基的类型及配制

微生物培养基的类型及配制


1、培养基的制备记录
每次制备培养基均应有记录,包括培养基名称,配方及
其来源,和各种成份的牌号,最终pH值、消毒的温度和时
间制备的日期和制备者等。
记录应复制一份,原记
录保存备查,复制记录随制好的培养基一同存放、以防发
生混乱。

2、培养基成分的称取
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必须精确称取并要注意防止错乱,最 好一次完成,不要中断。可将配方置于傍侧,每称完一种 成分即在配方上面做出记号,并将所需称取的药品一次取 齐,置于左侧,每种称取完毕后,即移放于右侧。完全称 取完毕后,还应进行一次检查。

3、培养基各成份的混合和溶化
指示剂应在调节好PH值后再加入; 煮溶后要补加足水份; 不能把培养基煮焦,焦化的不能使用。
4、培养基pH的校正
灭菌后PH值会下降0.1~0.2, 在做培养基校正PH值时,应比实际 值高0.1~0.2;
PH调整后,还应将培养基煮沸。
5、培养基的过滤澄清
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法 琼脂培养基,可用中间夹有薄层吸水棉
(二)、水
用蒸馏水,不能用自来水
(三)、凝固剂
琼脂、明胶、血清等 要求:清一色、杂质少
(四)、抑制剂
1、作用:鉴定细菌、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增加待检菌的检出率 2、种类: 盐类:氯化钠、氯化锂、氰化钾、亚碲酸钾(钠)、亚硒酸钠等 染色剂类:煌绿、蔷薇酸、结晶紫、孔雀绿、孟加拉红、玫瑰红 胆盐类:猪(牛、羊)胆盐、混合胆盐、三号胆盐、去氧胆酸盐、胆石酸
分离培养用的培养基
名称 SS琼脂培养基 HE琼脂培养基 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acC) 甘露醇高盐琼脂培养基) XLD琼脂培养基 中国蓝琼脂培养基 碱性琼脂培养基 高盐蔡氏琼脂培养基
用途 沙门氏和志贺氏菌属分离 志贺氏菌分离鉴别 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分离鉴别 肠道致病菌分离 绿脓杆菌分离鉴别 志贺氏、沙门氏菌分离 肠道菌分离鉴别 霍乱弧菌分离 真菌、酵母菌分离
1、增殖培养基
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某种微生物特别喜 欢的营养物质,以增加这种微生物的繁殖 速度,逐渐淘汰其它微生物,这种培养基 称为增殖培养基。
增菌、运送用培养基
B2 胆盐乳糖培养基(BL)
大肠杆菌增菌
B3 亚硒酸盐增菌培养基
沙门氏菌增菌
B4 亚硒酸盐半胱氨酸增菌培养基
食品中沙门氏菌增菌
B5 四硫磺酸钠亮绿基础培养基

(一)、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来区分
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1、液体培养基
主要用于增菌培养、鉴别性培养
2、固体培养基
用作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检验杂菌、计 数、保藏、生物测定等
3、半固体培养基
观察微生物的动力,有时用来 保藏菌种。
(二)、根据培养基的用途来区分
增殖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3、鉴别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难以区 分的微生物经培养后呈现出明显差别,因而有助 开快速鉴别某种微生物。这样的培养基称之为鉴 别培养基。
鉴别用培养基


蛋白胨水培养基 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 0.5%乳糖发酵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三糖铁琼脂培养基(TST)
氰化钾基础培养基 脱羧红试验 大肠杆菌发酵乳糖试验 肠道菌生化试验(复发酵) 动力试验和菌种保存 肠杆菌糖发酵及硫化氢反应
沙门氏菌分离 细菌脱羧酶试验
(三)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培养基的制备记录 培养基成分的称取 培养基各成份的混合和溶化 培养基pH的初步调正 培养基的过滤澄清 培养基的分装 培养基的灭菌 培养基的质量测试 培养基的保存
沙门氏菌增菌
B6 GN肉汤培养基
志贺氏菌增菌
B7 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
霍乱弧菌增菌
B8 7.5%氯化钠肉汤培养基
金黄色葡萄球菌增菌
B9 缓冲蛋白胨水培养基
沙门氏菌增菌
B1 血液增菌培养基
0 B1
SCDLP液体基础培养基
血液中细菌增菌 化妆品中细菌增菌
2、选择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以杀死或抑制不需要 的菌种生长的培养基,称之为选择培养基。
盐 抗菌素:青霉素、链霉素、杆菌肽、多粘菌素
(五)、指示剂
1、作用:用于指示鉴别细菌可否利用分解糖醇类物质 和含氮化合物,产酸产碱的能力。
2、常用的指示剂: 酚红、溴甲酚紫、中性红、中国蓝、甲基红、复
红、伊红、美蓝、孔雀绿等
二、培养基的类型
在实验室中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 繁殖或累积代谢产物的任何营养基质, 都叫做培养基(Media)。由于各类微生 物对营养的要求不同,培养目的和检 测需要不同,因而培养基的种类很多。 我们可根据某种标准,将种类繁多的 培养基划分为若干类型。
的双层纱布过滤
6、培养基的分装
斜面: 1/5管 半固体培养基:1/3管 高层斜面:1/4~1/3管 平板:13~15ml
7、培养基的灭菌
(1)含糖类或明胶的培养基: 113℃灭菌 15分钟或115℃灭菌10分钟。
(2)无糖培养基: 121℃灭菌15~20分钟。
(3)血液、体液和抗生素等以无菌操作技 术抽取后再加入冷却至约50℃左右的培养 基中。
(3)、组织浸液
组织浸液,主要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 供可溶性含氮物质、核酸降解物、维生 素及无机盐等,补充蛋白胨营养成分的 不足部分。包括动物组织浸液、植物组 织浸液、微生物细胞浸液。
2、糖、醇类物质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 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 多糖:淀粉、纤维素、菊糖 醇类:甘露醇、卫茅醇、甘油
(4)琼脂斜面培养基应在灭菌后冷至55℃60℃时取出,再摆置成适当斜面。
8、培养基的质量测试
(1)如发现破裂、水分浸入、色泽异常、棉塞被培 养基沾染等、均应挑出弃去。并测定其最终pH。
(2)将全部培养基放入36±1°C恒温箱培养过夜, 如发现有菌生长,即弃去。
第一节 培养基
一、培养基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一)、营养物质 N源、C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
1、常用的N源物质
蛋白胨 牛肉膏 肉浸汁 酵母膏
(1)蛋白胨
有: 普通蛋白胨 示胨 胰蛋白胨
(2)、牛肉浸液
成份:
含氮物: 肌酸、嘌吟、核苷酸尿酸肌肽等 糖类物质:葡萄糖、肝糖、P-已糖 生长因子:硫胺、核黄素、泛酸、叶酸等8种B 族维生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