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公司法专题08

企业公司法专题08


n
(3)信托法上严格禁止受托人的利益冲突交 易,而现代公司法已经明确放松,并不是采用 一概禁止而是采用披露+无利害关系人或股东 批准的方式来解决; (4)公司具有公共性,当公司的公共性增强 的时候,董事和高管人员的义务有公共化、社 会化的倾向,对相关利益者负有一定的注意义 务。
8.1 诚信义务的框架和理论问题
8.1 诚信义务的框架和理论问题
n n
8.1 诚信义务的框架和理论问题
n
n
公司中的诚信义务和信托中的诚信义务是有区别的: (1)公司具有社团性,独立人格的属性,因此存在 着对独立人格利益的维护,比如公司机会等义务,可 以由股东提起派生诉讼的方式来完成。公司和董事的 机会利益是明确区分的,而信托中则很难有这样的制 度; (2)公司具有社团性,股东拥有共益权,重大决策 掌握在股东手中,而不是完全委托给董事和高管人 员,因此公司是一个“合同连接体”,也是一个权力分 配的科层组织,不能简单地视为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而在信托下,由于财产的名义所有权转给了受托人, 信托人只能要求财产上的权利,而不能要求管理上的 权利;
n
8.1 诚信义务的框架和理论问题
n
n
诚信义务是广泛存在的一种义务。最早的来源 是委托代理关系。 大陆法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很少看到有实体性 的要求,而是将其按照特性不同,区分成各种 各样不同的商事行为,例如行纪、代理、托管、 保管、代表等等;而英美法中的委托代理关 系,则强调权威的分配(authority)、受托 人向委托人的诚信义务。
Accountability
Fiduciary Duty
Moral Agent
Agent
n
Financial Obligation
Compensation
公司的权力行使者作为诚信义务人必须在公司 行使其职权的时候,善意地从事行为,并出于 对公司利益的考虑,而不是仅仅促进其自己或 者其他人的利益。 忠实义务一般适用于董事、高管人员和控股股 东。至于下级雇员,是否需要服从忠实义务, 在不同的国家有所不同。
Fair dealings
Status
Status
Competiting with corporation
Law
Constitutions
Self-Dealing
Corporate Oppotunity Financial Asistance
Mixed Motivation
Capacity
Line of business
n
n
1902年4月10日,被告Walter J. Salmon到纽约向 Louisa M. Gerry租赁Hotel Bristol,该宾馆位于第五 大道,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旁边。 为了完成租赁,他和Meinhard组建了一个合伙,以 合伙的名义和租赁者签订了契约,期限从1902年5月1 日到1922年4月30日,被告将宾馆用于商店和办公出 租。 合伙合同约定,Salmon担任合伙的管理者,负责管 理、出租、转租和运营,而Meinhard则仅仅是出 钱,属于Silence partner。同时还约定:合伙在前五 年向Meinhard支付40%的利润,在此之后为50%; 但双方共担损失。
2
Fiduciary duty
Duty of Loyalty
Self dealings
Duty of Compliance Duty of obidence Duty of Loyalty
Disclosure
Approve by disinterested directors Corporate Oppotunity
n
Fiduciary duty有不同的翻译。 翻译和理解的不同,反映了这一重要概念对受 大陆法系影响的中国法学而言,属于较为陌生 的外来词的特点。 受到香港的影响,这个词常常被翻译为“受托 责任”、“信义义务”、“受信义务”、“信托义 务”。
8.1 诚信义务的框架和理论问题
n n
Meinhard v. Salmon
Expected interest
Financial Asistance
Duty of Care Duty of Good faith ?
Approve by shareholders Loan, quasi-loan credit transaction Mixed Motivation
Duty of Care Duty of Diligence
8.2 忠实义务
n n
8.2 忠实义务
n
忠实义务是否包含着道德要求 ? “诚信义务并不是特殊的义务,不存在着道德立足 点;它们是和其他的合同中承诺(undertakings)一 样类型的义务,一样的衍生和强制执行”
q
不存在着道德判断的诚信义务,不可能在实践 中得到贯彻,也不符合现实。
q
See Frank H. Easterbrook and Daniel R. Fischel, Contract and Fiduciary Duty,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cis, Vol. 36, 1993, Pp425—446, at P427.
See Gregory S. Alexander, A Cognitive Theory of Fiduciary Relationships, Cornell Law Review, Vol. 85, Pp767—785, at P777.
n

“法院应当如同对待违反合同的主张一样,对待违反 诚信义务的主张”
能力/Shrinking
Self Dealing
品德/Sharking
Due informed
Due Care
Good faith
Good faith
Procedure
Fair
Nature of Corporation
8.2 忠实义务
Nexus of Contract
Organization
n
Corporate Interests Constituencies Shareholders Interests
Index
Chapter 8 诚信义务(fiduciary Duty)
北京大学法学院 邓峰
n n n n n
8.1 8.2 8.3 8.4 8.5
诚信义务的框架和理论问题 忠实义务 注意义务 免责 诚信义务的司法实现
8.1 诚信义务的框架和理论问题
n
8.1 诚信义务的框架和理论问题
n n
n
公司的管理者,或者掌控公司权力的人,包括 董事和高管人员,有时候还包括任何行使公司 权力的人,比如控制股东,应当诚实信用地按 照公司的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履行自己的职 责。这种义务被称之为诚信义务(fiduciary duty)。 fiduciary的本意是faithfulness,在语义学上 是对誓言或义务的忠诚。
n
n
今天的自由组建的公司,来源于早期的代理商、农场 主、生产商等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合同关系,由于市场 的扩大、通讯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从而将这种外部的 市场关系不断内部化而形成了企业。 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诚信义务也自然延伸到了企业 内部。 因此,是企业就会存在着诚信义务,而不仅仅是限于 公司。诚信义务很早就应用于合伙等组织之中。非但 如此,诚信义务还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要素。
Disclosure & Explaination
Account for Profits
Public & Social Responsiblity
Injunction or dismissal
3
8.2 忠实义务
n
8.2 忠实义务
n n
n
忠实义务的本质是要求董事等高管人员不能将 自己的私利,置于与公司利益(公共或集体利 益)相冲突的位置或情形。尽管由于具体的情 形千差万别,难以列举界定完全其外延,但忠 实义务的内涵,通常认为就是一个广义上的利 益冲突问题。 “忠实义务要求公司董事避免利益冲突的交 易”,“免于自我交易、恶意行为、欺诈和抢夺 公司机会”。
1
Meinhard v. Salmon
n
Meinhard v. Salmon
n
n
n
到了1922年,租赁契约到期,应当重新续约,财产的所有者变成 了Elbridge T. Gerry,是Louisa M. Gerry的儿子,而且还获得了 附近相邻的地方,他有一个计划,希望将这些财产给一个人,让 其将这些财产连成一片。 在距离原来的租约还有4个月的时候,他向Salmon提出了要约, 新的租赁期约的内容是原来的宾馆和附近的土地的租赁,期限是 20年,但可以延长到80年,现有的宾馆继续经营7年,之后应当拆 除,重建一个价值300万的建筑,原先的租金从55000美元,上涨 到35万美元,新建之后为47万5千美元。 Salmon就用自己所有的公司,Midpoint Realty Company的名义 签署了租赁契约,Salmon对合同的履行还作出了担保。
n
诚信义务是来自于信托吗? 为什么类比于信托?【所有权移转】
q
q
英美法中信托中的所有权并不能简单地用大陆法中的所有权 来类别。大法官Walsh对此作了非常清晰的解释,在信托 中,受托人拥有的是名义所有权(title),但不拥有所有权 (ownership),而信托人不拥有名义所有权,但受益人可 以根据权益,以所有权上的收益(benefits of ownership) 来对抗名义所有权。 大陆法上并没有title、ownership和equity的分离,因而大 陆学者总是使用大陆法系上的概念来类比信托,认为信托是 所有权的一种移转,这对信托本身的理解不足。
n
新租约在1922年1月25号签订,但salmon没有告诉 Meinhard任何事情,甚至新的项目也没有被告知。 Meinhard提起了诉讼,希望获得交易中的50%的份 额。 卡多佐(Cardozo)大法官作出了著名的判决,认为 被告负有向原告的诚信义务;原告作为合伙企业的管 理者和积极合伙人(active partnership),应当对合 伙负有诚信义务;不得抢夺合伙的商业机会。强调合 伙企业的合伙人之间相互负有诚信义务;无论合伙是 否能够获得这一机会,在不向合伙人通知和决定的前 提下,直接自己获得这一机会是不当的。故而支持原 告的请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