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钣金与喷漆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技术课程
计划学时:理论+实践(84学时+36学时=120学时)
课程学分:理论+实践(3.5学分+2.5学分=6学分)
制定单位: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教研室
1课程性质
《汽车钣金与喷漆》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支撑。
本课程基于《汽车构造》、《汽车使用与维护》等课程的基础上,使汽车专业学生在掌握汽车构造及使用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能进一步对汽车车身结构和修复技术有所了解,掌握车身各部分的整形方式,具有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损伤诊断、原因分析,操作流程等专业能力。
同时,针对人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任务设计教学环节,根据任务要求及特点进行认知、拆装、检测、维修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2课程目标
《汽车钣金与喷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汽车车身修复及检修认知。
其中包括汽车车身结构的认识;汽车车身修复设备的认识;汽车车身修复方案的制定;汽车车身修复过程安全防护知识的了解等。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树立良好的汽车专业素质、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并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检测诊断设备对汽车车身损伤进行诊断和修复,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具体描述如下:
2.1专业能力
(1)车身结构及特征认识;
(2)汽车钣金维修技能;
(3)车身碰撞损伤分析;
(4)汽车车身变形测量;
(5)钣金结构件的更换;
(6)汽车车身喷涂工艺。
2.2方法能力
(1)具备识别汽车车身结构特征的能力;
)掌握金属板件的各种手工成型方法;2(.
(3)能够根据不同的车身碰撞损伤制定合理的维修工艺;(4)能够根据测量结果分析车身变形的程度;
(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能够进行整形完成后的防锈处理;
(7)能够基本掌握刮灰技能;
(8)能够掌握调漆和喷漆工艺。
2.3社会能力
(1)学生能够对一般汽车车身结构特点进行分析;
(2)具备良好的定量检测车身损伤分析能力;
(3)培养交通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4)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爱岗敬业;
(5)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良好的服务、责任及效率意识;(6)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车身损伤并制定修复方案的思维能力。
3课程内容(84学时)
表1 《汽车钣金与喷漆》课程学习项目与学习情境
学习项学习情参考学项目描项目名
以基础知识为项目载体,介绍汽车车12
1.汽车钣金常用材
4
维修的基属材料的力学性质、金属材料21.2钣金构件放样与下分类、放样图的制作方法知
1 2.1 钣金修复锤以常用工具和设备为项目载体,1 2.
2 钣金修复顶铁介绍手动工具的样式、振动剪床钣金修复2.1 2.
3 钣金修复撬镐和冲头的结构与使用方法、车身修复机8
常用工具和2 2.4钣金修复匙形铁的相关知识,了解剪板机、折弯设备1 2.5 钣金修复锉机、滚动剪床和摩擦压力机的功1 2.6 虎钳扳手用。
1 2.7 常用设备4 3.1 钣金作业的基本技能以基本技能为项目载体,介绍钣4 3.2 钣金的矫正与整形金作业的基本规范、弯曲、拱曲钣金维修3.2 钣金的收放操作3.3 16 与制肋的操作方法、收边、放边的基本技能的操作方法、钣金构件的矫正和2 车身覆盖件的仿制3.4
整形、各种焊接工艺的操作方法。
3.5 4 焊接
以基本技能为项目载体,介绍车车身金属件的维修4.14
身维修的基本技能、塑料件焊接车身维修4.6
与粘接的基本工艺、塑料件变形的基本技能2
4.3塑料件的修补校正的基本方法。
.
4教学组织设计
4.1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情境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获得的是关于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即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式——汽车钣金与喷漆,来掌握融合于实践行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而不是以往仅完成对结构进行了解认识,真正落实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实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对于学习领域课程,按照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即将陈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
整合、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整合、工作过程与学生认知心理过程整合,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将学习领域细化成具体的学习情境。
依据该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学习项目,变知
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
从实际应用型人才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学习项目”为主线,创设学习情景,结合汽车维修工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根据职教规律、课程的特点、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将课堂搬到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学生边学习,边动手实践,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以“汽车钣金与喷漆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汽车钣金与喷漆各个环节、工作项目”为导向来设计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实现“教、学、练”一体化,结合汽车维修工鉴定国家标准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从简单到复杂,重构课程内容,并在没一个模块中突出重点、难点,有效提高了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
通过汽车维修行业的相关岗位的调查,对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而设计教学内容,序化课程内容。
与汽车钣金与喷漆行业企业合作,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开发实训设备,同时将国际大企业高效的技术培训模式引入课程教学。
4.2组织设计
课程内容结合汽车钣金与喷漆的复杂性和实际性,对各学习项目中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分析细化,划分为具体的学习性工作任务,以此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在学习情境的编排上,主要按照由单个到整体,同时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地安排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实现能力培养的递进。
表2 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5.1主要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
通过选取代表性的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有具体案例提升为理论。
(2)任务教学法
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3)研讨式教学方法
教学中结合生产、生活选定研讨题,要求学生自主预习,然后采用集中或分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总结归纳。
5.2主要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
(3)网络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综合应用汽车车身零部件、挂图、示教板、多媒体等多种网络教学并用的综合教学手段,使学生上课时,做到听、看、记、写、做并用,以达到真正的弄懂并记熟。
6主要考核方式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考核,贯彻综合化考核原则,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单一能力与综合能力考核相结合,个别与群体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
考核分理论考核和过程考核。
理论考5040按照教考分离原则由学院集中组织安排
实现实践考核与知识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废除“一考定终身”的模式,以模块为单位,每学习完一个模块项目,结合模块.的特点与能力要求,视情况进行与模块相关的多样化单元考核,各项目考核成绩按大纲要求,按比例计入总成绩。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和项目评价。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7 其他说明
(1)具体内容要根据用人单位、往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基地的意见以及技能鉴定的要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2)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结合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根据学院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实训条件、办学特色、网络教学及企业定单式培养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整,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教学指导方案。
(3)执笔:徐小剑
(4)审核:
(5)时间: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