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文献翻译的撰写说明
一、外文文献翻译的内容
通过外文文献查阅与翻译,进一步提高掌握使用外文的能力,熟悉本专业的主要的外文书刊,了解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国内外信息与发展动向。
翻译的外文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的文章、有关著作及其他相关材料,应与毕业设计(论文)主题相关,并作为外文参考文献列入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文译文后应附外文原文。
(一)标题应真实反映翻译外文的主体内容或原外文标题内容,一般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
可以用副标题对标题予以补充说明;
(二)标题下方正中为外文作者署名;
(三)外文翻译成中文的内容;
(四)外文著录。
二、字数要求
一般要求为2000-3000汉字或不少于15000外文字符。
三、格式
1、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
2、页面设置:A4纸打印。
上:3.5cm;下:2.5 cm;左:3.0 cm;右2.4 cm;
装订线:0.5cm;页眉:2.5 cm;页脚:1.8cm;
没有说明的为:正文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其他设置
默认。
3、字体、字号:
整篇文章完工后,再各段选择“Time New Roman”字型可使英文及数字统一,并使波浪线居中而不是高高在上。
页眉“湖北理工学院外文文献翻译”,宋体、五号,居右排列;页码居页面底端靠右排列。
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文章题目:三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此行五号宋体字,行间距16磅
作者:五号宋体字,行间距16磅
单位:五号宋体字,行间距16磅
空一行,此行五号宋体字,行间距16磅
摘要、关键词:顶格写,后用冒号,五号宋体,加粗;后面用五号宋体字,行间距16磅。
如:
摘要:废水回用可以大大减少……
关键词:废水回收利用;反冲洗;上清液
中间用“;”分隔,最后没有“。
”
空一行,此行五号宋体字,行间距16磅
正文标题均要顶格写,后空一个格,即半个字或一个字符位置。
1 一级标题:黑体、小三号;
1.1…二级标题:黑体、四号;
1.1.1…三级标题:宋体、加粗、小四;
正文内容:宋体、小四;每段缩进2字位置
空一行,此行五号宋体字,行间距16磅
参考文献顶格写,小四,宋体,加粗
[1] LeGouellec……顶格写,五号,“Time New Roman”,行间距16磅。
其它:如8、公式9、插表10、插图等等按照“湖北理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来
*公式
公式原则上居中书写。
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
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面右边线标注,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较长时在等号“=”或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
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
注:若公式部分不能显示,则更改行距为“单倍”
*插表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等。
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
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黑体五号字,单倍行距。
表内文字用五号宋体,居中,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表格属性-行-最小值- 0厘米。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
表头中可使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
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宽度)。
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
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
补充材料中中文文字用楷体-GB2312小五号字,外文及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小五号字,单倍行距。
表要用WORD中表格来重作表格,不能剪贴;尽量用三线表,不行用格子表
表上文字要翻译成中文,单位和通用符号不用翻译
如:
译成下面
表1 克利莫纳给水厂中的主要水质指标
注:原水:TOC = 4.10 mg/L,254 nm处的DUV吸光度= 0.060 1/cm
*插图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
插图行间距用单倍,居中
(1)图题及图中说明
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
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的图号为“图1-1”
等。
图题置于图下,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题用黑体五号,单倍行距。
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与图题之间,采用楷体小五号字,单倍行距。
(2)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图剪下后,要缩小到图中文字不比图题中字大
图上文字要翻译成中文,单位和通用符号不用翻译
如:
译成下面
译成下面
注:分别用高锰酸钾、二氧化氯、次氯酸钠进行预氧化后,在生物过滤器出口处取样
图2 需氯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四、参考文献著录
参考文献著录按照GB7714-87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
书写顺序为:序号·作者·论文名或著作名·杂志或会议名·卷号、期号或会议地点·出版社·页号·年。
外文翻译最后的参考文献不需要翻译,只是要把原来按字母的顺序的标志改为在文中的出现顺序编号。
外文参考文献转换成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与中文不同。
1、外文中(康韦尔和麦克2001; Dotremont 等,1999;。
LeGouellec 等,2004;。
纳赛尔等人2002;。
Vigneswaran 等,1996。
),
换成中文按“湖北理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参考文献按出现顺序标识,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文字的右上角,按上标书写。
上面为[1,2,3,4,5 ],一篇文章为一个序号,同一篇文章出现多次只有一个序号,就是最开始出现时编号。
2、外文文后参考文献是按作者的名字的字母ABC 的顺序列写,没有标序号 换成中文按“湖北理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中“三、7”规定:按文中引用顺序,文献编号顶格书写,加括号“[ ]”,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
预氧化 预氧化 预氧化
二氧化氯需求量
等内容。
文字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
如:
[1] Halling-Sorensen B, 2000. Algal tocicity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used in
intensivefarming[J]. Chemosphere, 40: 73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