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管理制度1、必须按照道德讲堂活动计划使用讲堂,由村委统一安排,未经同意,不得擅自使用。
2、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不得开启使用相关设备,专业人员使用相关设备也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3、认真操作,保护设备,各相关设备的开与关,不宜过于频繁,间隔时间不宜过短,尤其是投影机关后,待风扇停转彻底冷却后,才能切断总电源(否则烧坏投影机责任自负)。
4、每次使用完毕,管理人员要关闭好窗户,拉好窗帘,锁好防盗门。
5、要保持室内清洁,管理人员要每周打扫一次。
禁止在道德讲堂内吃东西、乱扔果皮瓜壳及纸屑,禁止在讲堂内吸烟。
6、道德讲堂内所有设备,一律不得出借。
7、要定期检查电路,接地是否可靠,电源是否稳定,投影机、电脑是否接至规定点。
8、专职人员要定期清洁、维护,保持设备运行良好,延长其使用寿命。
9、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设备损坏,使用人员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道德讲堂宣讲员守则一、宣讲员要在社区统一安排下积极开展宣讲活动。
二、宣讲主题要正确鲜明,具有时代性。
能唱响和谐主旋律,弘扬社会文明正气,倡导好人有好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
三、宣讲主题要积极向上,具有典型性。
做到言之有人,讲之有情,道之有理。
四、宣讲员要发挥自身优势,经常到群众中去采撷和挖掘身边的优秀道德故事,用最鲜活、最生动、最可敬的凡人善举,在“道德讲堂”进行宣讲。
五、宣讲时要贴近群众的道德需求和心理需求,做到真实、真情、真诚,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宣讲富有针对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六、宣讲员要通过参加培训、自我学习、广泛交流等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宣讲水平,使自己成为“与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高尚的人。
七、宣讲员要注意自身形象。
道德讲堂管理制度一、道德讲堂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二、道德讲堂要按照市、区委宣传部、市、区文明办的统一部署,根据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贴近本单位的实际需求,在认真听取宣讲员意见后,安排好年度计划。
三、道德讲堂要因人、因时、因需制宜,精心策划好每堂课的内容和形式,并做好宣讲资料、音像图片的收集归类保管。
四、道德讲堂要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教育群众”的原则,经常做好群众身边新风尚、新道德、新事物的采撷提炼工作,并安排宣讲员在“首时间”和“零距离”宣讲。
五、道德讲堂要真心关心宣讲员,解决宣讲员的后顾之忧,确保宣讲员能专心备课、用心讲课、精心评课。
六、道德讲堂要做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成为群众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的第一课堂。
道德讲堂宣讲流程一、唱一首歌曲:道德歌曲。
二、学一个模范:播放一段全国、省、市模范事迹短片,身边人讲述身边好人感人事迹。
三、诵一段经典:主持人带领大家诵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身边好人讲一句话;居民代表发表感言。
四、发一个善心:主持人带领大家发善心,做一个勤劳的长沙人,做一个善良的长沙人,发放善心留言卡片。
五、学一些知识:围绕人民群众生活关联度高、社会关心关注度高的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等领域,学习一些社会公德知识、礼仪知识和生产生活知识。
六、送一份吉祥。
附件:xxxx镇“道德讲堂”管理制度为切实加强“道德讲堂”的有效管理,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成为人民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的课堂,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道德讲堂”工作小组,落实工作力量,确定专人来负责讲堂日常管理。
二、“道德讲堂”要按照“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原则,经常做好职工身边新风尚、新道德、新事物的采撷提炼工作。
三、“道德讲堂”实行每半月一讲制度,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设讲堂课程,如有临时变动,提前通知并调整。
四、“道德讲堂”主持人要坚持“五个一”流程,精心策划好每堂课计划,并做好宣讲资料、音像图片的收集归纳保管。
五、“道德讲堂”宣讲员由各村(社区)党支部成员及部分优秀团员、群众组成,宣讲工作要做到专心备课、用心讲课、细心总结。
六、“道德讲堂”要做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
讲堂学员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互动;管理员加强管理,保持室内整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设备使用性能良好。
XXXX镇人民政府“道德讲堂”管理制度为切实加强“道德讲堂”的有效管理,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成为群众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的课堂,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本单位“道德讲堂”工作小组,落实工作力量,确定专人负责讲堂日常管理。
二、“道德讲堂”按照“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原则,讲述单位职工身边新风尚、新道德、新事物。
三、“道德讲堂”实行每两月一讲制度,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设讲堂课程。
四、“道德讲堂”的内容实行“六个一”流程。
由讲堂主持人精心策划好每堂课计划,并做好宣讲备课、音像图片的收集归纳保管。
五、“道德讲堂”宣讲员由单位主要领导、党群干部及其他热心公益的职工组成,做到细心搜集身边故事,精心准备宣讲内容,力求宣讲形象生动,听讲者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互动。
六、加强讲堂管理,保持室内整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设备使用性能良好,努力营造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讲课环境。
道德讲堂“六个一”流程一、“唱一首歌曲”:开讲时,现场组织学唱一首与道德建设主题相关的歌曲,营造氛围;二、“看一部短片”:围绕主题,组织观看一部与道德建设有关的人和事的短片,给人以启发;三、“讲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发生在单位,发生在职工身边的发扬民族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展现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事例;四、“诵一段经典”:组织职工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并进行讲解;五、“学一门礼仪”:确立一个主题,讲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文明礼仪知识;六、“作一番点评”:课堂互动共议好人故事,讲述听课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道德讲堂”宣讲员守则一、宣讲员一般由单位主要领导、党群干部及其他热心公益的职工组成。
旨在通过宣讲的形式宣传优秀事迹,弘扬高尚美德,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二、宣讲主题要正确鲜明,具有时代性。
能唱响和谐主旋律,弘扬社会文明正气,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宣讲内容要积极向上,以本单位道德故事为主,充分挖掘典型性人物事迹,做到言之有人、讲之有情、道之有理。
四、宣讲员要发挥自身优势,经常到职工中去采撷和挖掘身边的优秀道德故事,用最鲜明、最生动、最可敬的凡人善举,在“道德讲堂”进行宣讲。
五、宣讲时要贴近群众的道德需要和心理需求,做到真实、真情、真诚,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发挥主动意识,使宣讲富有针对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六、宣讲员要注重自我学习,自我总结,提高宣讲水平。
道德讲堂示范点所需准备的资料档案每个讲堂特别是示范点要建立完善的台帐资料,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宣讲员名单、活动计划、宣讲资料、活动资料等内容,切实做好资料整理和立卷归档。
需上墙悬挂的制度:组织机构(参考图一)、《宣讲员守则》(附后)、《道德讲堂“六个一”建设标准》(附后)、《道德讲堂“六字”活动模式》(附后)。
附:1、《宣讲员守则》2、《道德讲堂“六个一”建设标准》3、《道德讲堂“六字”活动模式》宣讲员守则一、宣讲员要在社区(区局)统一安排下积极开展宣讲活动。
二、宣讲主题要正确鲜明,具有时代性。
能唱响和谐主旋律,弘扬社会文明正气,倡导好人有好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
三、宣讲主题要积极向上,具有典型性。
做到言之有人,讲之有情,道之有理。
四、宣讲员要发挥自身优势,经常到群众中去采撷和挖掘身边的优秀道德故事,用最鲜活、最生动、最可敬的凡人善举,在“道德讲堂”进行宣讲。
五、宣讲时要贴近群众的道德需求和心理需求,做到真实、真情、真诚,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宣讲富有针对性、说服力和感染力。
六、宣讲员要通过参加培训、自我学习、广泛交流等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宣讲水平,使自己成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高尚的人。
七、宣讲员要注意自身形象。
道德讲堂“六个一”建设标准1、形成一套规范有序、运作便捷的管理机制;2、编印一批主题鲜明、故事真切的读物讲义;3、建立一支认真负素、责质过硬的宣讲队伍;4、选树一批来自群众、事迹感人的先进人物;5、营造一种神圣清正、融洽热烈的环境氛围;6、打造一批特点突出、成效明显的示范讲堂。
道德讲堂“六字”活动模式1、听,听取先进事迹宣讲;2、看,观看短片、情景剧表演等;3、讲,群众自我宣讲道德故事;4、议,讨论现象,评议行为;5、选,由群众推荐选树先进人物;6、行,引导群众在认识、接受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后,群起效仿,转化行为。
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道德讲堂管理制度为切实加强“道德讲堂”的有效管理,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成为广大师生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的课堂,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道德讲堂”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讲堂日常管理,加强工作落实。
组长:赵明远副组长:类延军成员:庄乾坤、张传桂、宗超会、司建东、付庆宝、冯建、殷元帅、张秀芳、张坤、段宝军、徐德安、刘永增、郭忠献、陈忠臻、谭永善二、“道德讲堂”要按照“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原则,形成树新风尚、讲新道德、扬新事物的风气。
三、“道德讲堂”实行每月一讲制度,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设讲堂课程,与我校名人名家进课堂活动,电影进课堂活动,师德演讲活动等相结合。
如有临时变动,提前通知并调整。
四、“道德讲堂”主持人要坚持“六个一”流程,精心策划好每堂课计划,并做好宣讲资料、音像图片的收集归纳保管。
五、“道德讲堂”宣讲员各部门优秀成员及部分优秀学生组成,宣讲工作要做到专心备课、用心讲课、细心总结。
六、“道德讲堂”要做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
讲堂学员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互动;管理员加强管理,保持室内整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设备使用性能良好。
“道德讲堂”管理制度为切实加强“道德讲堂”的有效管理,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成为镇干部职工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的课堂,特制定本制度。
一、“道德讲堂”由镇文化站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道德讲堂”要按照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听取宣讲员意见,认真制定方案计划。
三、“道德讲堂”实行每月开讲制度,要因人、因时、因需制宜,精心策划讲堂内容、形式,及时做好宣讲资料、音像图片收集归类入档。
四、“道德讲堂”要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教育群众”的原则,及时做好干部职工新风尚、新道德、新事物的采撷提炼,宣讲员在“首时间”和“零距离”宣讲。
五、“道德讲堂”宣讲员由镇主要领导、党群干部及其他热心公益的干部组成,做到细心搜集身边故事,精心准备宣讲内容,力求宣讲形象生动,听讲者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互动。
六、“道德讲堂”要做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成为全体干部职工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的第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