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

第九章-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


系:与地质年代单位“纪”对应。根据生物界演
化的阶段性划分。-三叶虫类;O-直角石类、笔 石类;S-裸蕨类;D-鱼类;系是年代地层单位最 重要的单位,具有全球可对比性。
统:与地质年代单位“世”对应。往往是某类生
物进化显示出阶段性;1-多节多刺、头大尾小 的原始类型;
阶(Stage)是年代地层学的基本工作单位,它也是可在全球
延限带Range Zone-选定化石的延限范围所代表的地层 富集带Abundance Zone-以某个特有分类单元或一组特定
生物带 Biozone
分类单元的丰度明显高于相邻地层丰度的地层体 组合带Assemblage Zone-以三个或更多化石分类单元构 成的组合或伴生视为一整体,而有别于相邻地层 间隔带Interval Zone-两个特定生物面之间的含化石地层 种系带Lineage Zone-含有代表进化种系中某一特定片断 化石的地层
如:砂岩段,
二、年代地层单位
定义:以地层的形成时限(或地质 时代)为依据而划分的地层单位。 它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某一时间片 断内形成的所有地层体。
What is time?/什么是时间
奥古斯丁曾幽默地指出:“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 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 不了解。”的确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如此熟悉 和简单的概念,当我们真的试图要清楚地说明它的 时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它又是如此的深奥,即使 是我们崇拜的伟大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也未能 将时间都说清楚和正确。哲学上对时间的解释:时 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 顺序和持续性),时间是(一维的)不可逆,无始 无终。
岩石地层单位的级别 Hierarchy of lithostratigraphic units
(超群 supergroup)
群 Group-两个或多个组
(亚群 subgroup)
组 Formation-岩石地层学的基本单位
(亚组 subformation)
段 Member-组内命名的岩石实体 层 Bed-段内或组内命名的独特岩层
分级:群、组、段、层
Group→ Formation →Member →Bed
岩石地层单位-组
定义:组是基本的岩石地层单位,具有相对
一致的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且具有一定 结构类型的地层体。
建组条件:
1)岩性相对一致(均一、夹层、互层或特别复杂); 2)内部结构一致(内部不分段的组为一种结构类型,
生物地层单位-生物带(biozone),是根据地层中所含化石的内 容、分布及其特征划分的地层单位。以含有相同化石内容和分布为特 征,并与相邻地层中化石有别的三维空间地层体
生物地层单位的建立可基于单一分类单元或几个分类单元的组合、丰
度、特定的形态特征,或与化石组成和分布有关的任何特征的变化; 相同的地层间隔可因选用不同的鉴别标准或不同化石类群而得到不同 的分带。因而生物地层单位有多样性; 据不同生物类群建立的带、甚至同类生物带之间也可能出现纵向与横 向上的间隔或重叠 ; 生物地层单位对化石分类有强的依赖性,化石分类的变化会导致该生 物地层单位所限定的地层体范围增大或缩小。 与其它地层单位不同,生物地层单位是以生物化石定义的;地层记录 中的生物演变不会重复。 因此,在长的地质时期中,演化使一个时代的化石组合不同于任何其 它时代。
a. Taxon-range Zone
延限带/ Range Zone
任一生物分类 单位在整个延续 范围内所代表的 地层体,其代表 该生物分类单位 从“发生”到 “绝灭”所占用 的地层。
b. Concurrent-range Zone
宇(Eonthem) 界(Erathem)
系(System) 统(Series) 阶(Stage)
时带(Chronozone) 时(Chron)
一、岩石地层单位
(Lithostratigraphic Unit)
定义:由岩性、岩相或变质程度均一的
岩石构成的地层体,即以岩性岩相为主要 依据而划分的地层单位
内部分段的组可有多种结构类型); 3)顶底界线明显(不整合或明显的整合); 4)一定的厚度和分布范围(一般要求能在区域地质 图(1/5-1/20万)上表达)。
岩石地层单位-lithostratigraphic units
群-Group:通常是组的联合。联合原则:岩性的 相近;成因的相关;结构类型的相似等。群的顶底界 线一般为不整合面或明显的沉积间断面。常用于前寒 武系和中生代陆相地层 段-Member:组的再分。分段的原则:组内岩性的 差别;组内结构的差别;地层成因的不同等。段的顶 底界线一般是标志明显的整合界线。 层-Bed:层有两种类型:一是岩性或结构相同或 相近的岩层组合,可以用于剖面研究时的分层。二是 岩性特殊、标志明显的岩层或矿层。 Group→ Formation →Member →Bed
• 高级别单位内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低级别的单位,但不能反之; • 一个地区的地层划分并不要求必须划分各个不同级别的地层单位; • 组是最重要的基本岩石地层单位;只要条件许可,均应划分到组。
命名
群和组:大都以建群、建组剖面所在的
地名命名,如:长城群(Pt),融县组(D3)
段和层:大都以岩性命名,
灰岩层.
第九章 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
三套地层单位 两套地层单位系统
年代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
宙(eon) 代(Era)
纪(Period) 世(Epoch) 期(Age)
群(Group) 组(Formation) 段(Member) 层(Bed)
生物地层单位
延限带(range zone) 组合带(assemblage zone) 富集带(abundance zone) 种系 带(lineage zone) 间隔带(interval zone)
Darwin & Clausius
演化的时间
每天的太阳都不一样
生物进化及其意义
生物进化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理论 (Darwinism ,Origin of Species,1859) ; 遗传、选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三个基 本要素;但认为是渐变过程(Gradualism); 近代的研究表明突变是主要形式 (Punctuated Equilibrium);灾变在生物 进化中具有重大意义(Neocatastrophism). 前进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不可逆性:一旦绝灭不可再生 阶段性:点断平衡;各阶段特征不同 统一性:新类群出现的时间一致;生态 和地理仅可造成低级分类单元的差别
时期内形成的所有岩石,而不管地层中是否含有菊石;也可说“峨嵋 山玄武岩时带”,指在该玄武岩形成时隔内任何地方形成的任何岩层, 而不论是否有玄武岩。 间跨度能够在地层中识别的地区; 时带的名称取自它所依据的地层单位。如“Triticites时带”(取自 Triticites延限带),“张夏时带”(取自张夏组)。
• 时带的时间跨度可差别很大。如说“菊石时带”,指菊石生存的漫长
• 理论上时带的地理范围是世界性的,但它的可应用性只限于那些其时

Exus albus生物带与Exus albus生物时带 之间的相互关系
年代地层单位 宇 界 系 统 阶 时带
地质年代单位 宙 代 纪 世 期 时

三、 生物地层单位
范围内识别的标准年代地层等级系列中最小的地层单位。对应 的地质年代单位“期”的划分是以科、属级的生物演化特征划 分。 阶是统内部据生物演化阶段或特征(属/种/亚种)的进一步划分,
代表相对较短的时间间隔; 由于生态因素和生物分区的限制,据底栖生物建立的阶往往只有 大区性的等时意义;而据浮游生物建立的阶才可能具有全球等时 的意义; 阶的界线层型应该在一个基本连续的沉积序列内,最好是海相沉 积。 顶、底界线应是易于识别、可在大范围内追索、具有时间意义的 明显标志面; 阶的上、下界线代表了地质时期两个特定的瞬间,两者之间的时 间间隔就是该阶的时间跨度。多在2-10Ma内。
时间之矢
牛顿力学和相对论中的时间
在科学的经典----牛顿力学中,时间作为一个描述 运动的参量,是反演对称的,把t 换为-t具有完全 相同的结果,这意味着过去与未来并无差别。20 世纪初(1905)爱因斯坦建立的相对论时空观, 革新了牛顿的静止、绝对的时空观,成为人类时
空认识史上的一次重要进展。在相对论中,两个
• 时带是没有特定等级的正式年代地层单位,而不是年代地层单位等级
系列(定的地层单位,如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
层单位或是磁性地层单位的时间跨度。例如,据生物带的时限建立的 时带,包括了在年代上相当于这个生物带的最大总时间跨度内的所有 地层,不管有无该带的特有化石。
亚阶(Substage)是阶的再分;几个相邻的阶可归并为超阶。 但对这些单位的创建要慎重。最好是将原来的阶分成多个 新阶;或是将原来的阶提升为包含这些新阶的统。
时(间)带(Chronozone)
时带是指在某个指定的地层单位或地质特征的时间跨 度内在世界任何地区所形成的岩石体,与之对应的地质年 代单位是时(chron)(ISG, 1994)。
生物带的主要类型(Major types of biozone)
生物带(biozone, 或化石带fossil zone、带Zone)是生物地层划 分的基本单位;据不同的定义方式可有多种类型,但无级别关系 生物带根据研究需要可再分为亚带(subzone),或组合为超带 (superzone),但后者很少使用
Ph
Pt
Ar
Chronostratigraphic units 主要是根据化石特征及 其反映的生物进化阶段而划分的。虽然放射性测年 技术近代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限制, 其广泛应用仍有困难。
界:第二级年代地层单位。根据生物界发展的总
体面貌和地壳演化的阶段性划分。 根据地壳的演化阶段,太古宙分为始、古、中、 新太古代;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始、下、中、 上太古界。元古宙分为古、中、新元古代,对应 的年代地层单位为下、中、上元古界。 显生宙以生物界发展大阶段的总体趋势;PZ1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PZ2-鱼类、两栖类、蕨类 植物和海生无脊椎并存;MZ-爬行类、裸子植物、 菊石类繁荣;CZ-则以哺乳类、被子植物、软体 动物大发展为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