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培优练习题1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右图
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
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
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
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
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
气体积变化。
⑴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⑵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式。
⑶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 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l%(填“>”、“=”、“<”)。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⑷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
甲生设计了如图1如示
的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
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
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回答下列问题:
⑴反应结束后,打开铁夹,水自动注入集气瓶的直接原因是
⑵乙生也设计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甲
类似,只不过用硫粉代替了红磷,并增加了滴管。
要使实验成功,乙在滴管中应加入溶液。
⑶若空气中氮气也能和红磷反应,能否用该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⑷丙生想利用氧气和某种金属的反应,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他选择利用下列仪器、药品:①
带瓶塞的l000ml烧瓶②电子天平(称量精度为0.01克)③酒精灯④某种金属粉末。
他的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称量某种金属粉末的质量(足量),将其放入烧瓶,塞紧瓶塞,放置一段时间后,倒出烧瓶中粉末,并称其质量。
写出丙生的实验思路
3、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
所示的装置。
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
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
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
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
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
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⑴步骤2的目的是。
⑵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⑶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催化剂】
4、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请分析下列实验或事实,分别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些因素 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示例: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
答:增大 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⑴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
⑵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若加入少量Mn02时分解加速。
⑶在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中分别加入足量l0%的稀盐酸,前者先反应完。
5、下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⑴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 时,反应速率最快;
⑵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 ; ⑶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 ,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⑷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填“是”或“不是”) 越多越好。
【制取气体】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图1 图2
⑴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⑵若实验室对你开放,请从图1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一种你熟悉的气体。
你想制取的气体 是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选择此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
⑶装置B 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
请从图2中选取 (填序号)取代B 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7、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请你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参加实验探究活动:
④双孔塞单孔塞玻璃片
①②③④⑤
双孔
⑴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除需要用到上面的⑥⑦⑩仪器外,还需上面的仪器有 (填序号)。
上述所有仪... 器.
选择的依据是 (填字母)。
A 、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 B 、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C 、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D 、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⑵甲同学设计了图(一)装置制取CO 2,实验前对该装置进行了气密检查:打开图㈠装置中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中的水没有流下,于
是得出“气密性好”的结论。
你认为甲同学的检验方法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
乙同学也设计了一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请你帮助完成:关
闭活塞,在集气瓶中加水浸没导管末端, , 若集气瓶中导管水柱上升一段时间不下降,则气密性好。
⑶若要得到干燥的CO 2,图(一)还需要一个干燥装置,干燥剂为浓硫酸。
图(二)画出了该干燥装置的一部分,请你补充画出其它部分,并用箭头标
明气体进出方向。
8、为了制取少量的氧气,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I 查阅资料.获得信息: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都可以产生氧气,其中过氧化氢价格最低,在常温下就能够分解放出氧气.该过程无副产物;氯酸钾价格较高。
分解较困难.且常伴有副产物;高锰酸钾价格较高,加热即可快速分解。
二氧化锰能加速上述三种物质的分解。
根据上述信息,确定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案。
lI 组装仪器,进行实验。
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
Ⅲ 实验完毕,洗刷仪器,整理用品,总结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⑴要制取一瓶氧气,你认为应选择的最佳实验装置是 (填写字母代号), 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应 。
⑵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时,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容易引起爆炸。
在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中,为预防爆炸应采取的措施是(列举两条)
;
⑶回顾整个工作过程,你认为在准备工作阶段除应考虑药品的价格、制氧气反应的难易、制氧气过
程的安全性等因素外。
还应考虑的因素是(一条即可)。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双氧水开展如下研究。
⑴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 ,该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⑵小杨同学将MnO 2与水泥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凝固,制作成小块状固体,加入图2装置中制氧活塞塞子
图㈠
气,以方便实验结束回收二氧化锰。
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 的方法是:打开旋塞,从长颈漏斗口注水至 ,
关闭旋塞,继续注水,使漏斗中液面略高于试管中液面,一段
时间后,高度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其中块状固体应放
置在 处(填“A ”或“B ”)
⑶利用图2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需停止反应,其操作是。
10、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⑴写出仪器a 、b 的名称____ ___;b_____ __。
⑵B 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 和 性质。
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 _____。
⑶ C 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 ___。
⑷小明按C 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__ ____ 。
⑸ 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
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
请你分析回答:
结论:
【课后反思】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 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