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目录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二、重大危险源清单三、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诉情况的组合所形成的根源或状态称为危险源。
为了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应根据企业的施工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辨识出危险源,列出清单,并对危险源进行逐项评价,将其中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如可能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中毒以及其他群体伤害事故的状态。
同时必须建立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结果和清单,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实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给予安,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
1、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
2、危险源的辨识范围①位工程在其生产活动中,因自身活动,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危险源,包括:a)施工准备阶段的危险源;b)基础施工阶段的危险源;c)结构施工阶段的危险源;d)装修施工阶段的危险源;e)设备安装阶段的危险源;f)工程验收交付阶段危险源;g)停止施工阶段的危险源②相关方(包括供货方、分承包合同方、劳务方等)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包括:a)材料供应方提供源材料及产品的危险源;b)工程分包方在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c)设备租凭方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e)其他相关方(参观、访问、检查、实习)活动中的危险源。
③考虑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源a)正常施工情况下的危险源;b)异常施工情况下的危险源;c)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抢险等)的危险源。
④考虑三种时态下的危险源a)过去曾出现的危险源;b)现在正在发生的危险源。
c)将来可能出现危险源。
根据建筑施工特点,对现有的或计划中的作业环境和施工组织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进行辨识,预测和评价。
3、危险源的辨识时间各施工工程应根据本施工阶段所涉及的危险源分阶段辨识。
可分为:结构施工阶段、装修阶段。
4、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可采用沟通与交流,现场调查与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分析、安全检查法、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评价等方法。
5、危险源的风险评价①风险评价方法根据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价。
用判断法(优先)和D=LEC计算方法确定风险等级。
A、优先采用直接判断法评价,对下述情况可指直接定为较高级别的风险a)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b)曾发生过事故,现在尚无合理、有效控制措施的;c)直接观察到存在潜在重大风险(火灾、爆炸等)的。
B、采用以下方法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带来的风险D=LEC式中:D—风险值L—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大小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a) 当用概率来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时,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事故的概率为1。
然而,从系统安全角度考察,绝对不发生事故时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为0.1,而必然要发胜事故的数值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指定为若干中间值,如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b)当确定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E)是,人员出现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为c)关于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因此规定其数值为1~100。
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顺势值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的可能性分数值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为1~100之间,如表3:d)风险值(D)求出后,按表4内容作为确定风险级别界限值及相应风险控制策划的依据。
(这个界限值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在不同时期,公司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符合持续改进的思想)。
表中:A、不可承受风险: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事故的潜在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大,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伤亡风险。
B、重大风险: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事故的潜在危险性较大,较难控制,发生频率较高或可能性较大,容易发生重伤或多人伤害;或者造成多人伤亡,但事故发生可能性为一般风险。
C、中度风险:显著危险,需要整改,虽导致事故可能性小,但经常发生事故或未遂过失,潜伏有伤亡事故发生的风险。
D、可承受风险: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具有一定危险性,虽然重伤可能性较小,但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风险。
E、可忽视风险:稍有危险,危险性小,不会伤人的风险。
②风险评价要联系生产的实际,参照已往的经验和控制效果进行,既要分析可能发生事故后果,更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还要考虑需要采取对应措施与能力相适应,风险级别是综合分析评价的结果。
6、危险源的风险控制策划①风险控制措施包括:a)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用于控制现有防护措施难以奏效的重大危险源,或用于事故预防的持续改进,需要进行一定的资金投资,建设一些安全技术设施。
b)行控制程序通过加强管理,用于控制正常生产活动中的重大危险源。
企业自身的重大危险源采用控制程序;相关方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的重大风险采用管理程序。
c)应急准备和相应程序通过加强并规范管理,用于控制紧急、异常、突发性的重大风险(如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火灾、爆炸等)。
②风险评价结果、策划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策划表表5a)计划的控制措施方案能否将风险降低于可允许水平;b)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c)是否适用,便与实施。
7、企业工程项目部根据工程形象进度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调查表》汇总,并按风险评价结果(直接判断或D>160)制定《重大危险源清单》。
8、企业工程项目部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别纳入目标管理,组织各单位(科室)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编制《与风险有关的运行控制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和相关的管理制度,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9、企业各单位(科室)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工艺、设备、技术、产品等发生变化时),对危险源清单及时更改并将更改信息及时传递至工程项目部。
项目部应依据更改情况作出新的风险控制安排。
10、相关记录①《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②《重大危险源清单》③《危险源汇总登记表》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根据对本企业的危险源辨识与危险评价调查,确定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清单。
为了控制重大危险源的产生,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管理方案。
一、安全管理的管理办法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在签订工程经济承包中有安全生产指标;制定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按国家要求配备安全员;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责任制考核。
2、制定安全管理目标:(杜绝死亡事故、重伤事故的发生,年一般事故不超过 1.5‰;职业病发生率为零。
)安全责任目标进行分解,按分解的责任进行考核。
3、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由技术部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其他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批准;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中的各项措施、并走在施工进度的前面。
4、根据现场的时机情况,全面、具体,有针对性的做好分部(分项)的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履行签字手续。
对专业性较强的分布(分项)进行单项交底。
5、落实安全检查制度。
做好日常的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应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做好检查记录,履行签字手续。
6、落实安全教育制度。
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教育;(高处作业、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督促各班组进行岗位安全教育(操作规程,作业环境,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7、落实班前安全活动制度,上班前班组负责人应在布置生产的同时交代安全工作、注意事项,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杜绝事故的发生。
8、凡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取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按期接受政二、机械伤害的管理办法1、卷扬机安装平稳牢固、周围排水畅通,地锚设置可靠,搭设防护棚,操作台搭设在视野开阔的地方。
作业前检查卷扬机与地面的固定,弹性连轴器不得松旷。
检查安全装置、防护设置、电气线路、接地或接零线、制动装置和钢丝绳等。
全部合格后方可使用,钢丝绳与转筒及吊笼连接牢固,不得与机架和地面摩擦,卷筒上的钢丝绳排列整齐,当重叠或斜绕时,停机重新排列,禁止在转动中用手拉脚踩钢丝绳。
在卷扬机制动操作杠的行程范围内,不得有阻碍物或阻卡现象。
物料提升后,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卷扬机,物件或吊笼下面禁止停留或通过。
休息室将物件或吊笼降至地面。
作业中发现异响、制动不灵、制动带或轴承等温度剧烈上升等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作业中停电时,立即切断电源,将提升物件或吊笼降至地面。
作业完毕,将提升吊笼或物件降至地面,并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窗。
接规定要求经常对卷扬机进行加油,保养。
2、插入式振动器的电动机电源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接地接零安全可靠,操作人员穿戴绝缘鞋和绝缘手套,电源线应满足操作需要的长度,电缆线上不得堆压物品或让车辆挤压,禁止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振动器。
作业时,震动棒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0毫米,并不得多余两个弯,操作时将震动棒垂直插入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3\4,不宜触及钢筋、芯管及预埋件。
作业停止需移动震动棒时,先关闭电动机,再切断电源,不得用软管拖拉电动机。
3、钢筋切断机接送料台面应与切刀下部保持水平,工作台的长度可根据加工材料长度确定,启动前检查并确认切刀无裂纹,刀架螺栓紧固、防护罩紧固,调整齿轮齿口间距,调整切刀间距。
机械未达正常运转时,不得切料。
切料时,应使用切刀的中、下部,紧握钢筋对准刃口迅速投入,操作人员站在固定刀片一侧用力压住钢筋。
防止钢筋末端弹出伤人,严禁用两手在刀片两边握住钢筋俯身送料,运转中,禁止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断头和杂物,钢筋摆动周围和切刀周围,不得停留非操作人员。
作业后,切断电源,用钢刷清除刀片间的杂物,进行整机清洁润滑。
4、砂浆搅拌机固定牢固,作业前检查并确认传动机构、工作装置、防护装置等牢固可靠,三角皮带紧度适度,搅拌叶旋转方向正确后进行加料、加水搅拌作业。
运转中,禁止用手或木棒等伸进搅拌筒内,或在筒口清理砂浆。
作业中,当发生故障不能继续搅拌时,立即切断电源,将筒内砂浆倒出,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作业后,清理机械内外砂浆和积料,用水清洗干净。
5、圆盘锯操作前检查锯片,锯片的安装与轴心保持一致,不得有裂纹,螺栓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