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缆线路维护基础知识

光缆线路维护基础知识

光缆线路维护基础知识第一部分光缆线路维护的概念一、光缆线路设备的组成:(一)光缆线路:各种敷设方式的通信光缆。

(二)管道设备:管道,人孔和手孔等。

(三)杆路设备:电杆,电杆的支撑加固装置和保护装置,吊线和挂钩等。

(四)附属设备:标石、标志牌,宣传牌;水线调换开关;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光缆线路维护管理系统;防雷设备等。

(五)其他设备:光缆接头盒、光缆交接箱;巡房、水线房、了望塔等。

二、光缆线路维护与传输设备维护的责任界限划分(一)光缆线路以进入传输机房的第一个连接器(ODF)为界,连接器(ODF)及其以内的维护属于传输设备维护,连接器(ODF)以外的维护属于光缆线路维护。

(二)光缆线路中的金属线对以进入局或中继站的第一个接线端子为界,接线端子的维护属于传输设备维护。

(三)对于已介入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的光缆线路,以进入传输机房的第一个ODF架上的连接器为界,监测系统机架、光波分复用器和滤光器(含端子)及外线部分的维护属于光缆线路维护,连接器(ODF)及其以内部分的维护属于传输设备维护。

(四)光缆无人中继机房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由线路维护部门负责。

三、光缆线路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i.线路维护人员应保持线路设备完整良好及正常运行,传输性能符合维护指标要求;ii.障碍发生时通过设备维护人员通知或线路维护人员自己发现应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和排除故障,尽力缩短障碍历时;iii.日常维护应勤巡视、及时排除障碍隐患;iv.始终保持线路设备清洁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延长使用年限;v.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节省维护费用;vi.做好技术档案资料的管理,保证技术档案资料完备、正确并能及时更新。

第二部光缆线路维护要求及质量检查一、光缆线路维护质量检查要求和依据(一)光缆线路设备质量检查是河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对所辖的光缆线路进行维护质量认定的一项基础工作.(二)光缆线路设备质量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光缆线路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向维护单位提出建议,洽商解决办法,妥善处理问题,确保线路设备质量良好.(三)光缆线路的具体维护工作由维护单位组织实施,线路设备质量认定由移动公司负责.(四)检查依据:1.代维线路检查考核评分标准.2.线路电子巡检系统考核标准.3.光缆线路代维框架协议.4.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和颁布的有关文件,有关规定.二、架空线路检查要求(一)电杆安装质量:杆路顺直,无眉毛弯,”S”弯,电杆左右跳位小于半个杆跟.(1)电杆位置及埋深要求①电杆位置: 杆位选择在安全,牢靠处,避开易冲刷,塌陷,影响交通,耕作处.距国道公路≥20米,省道公路≥15米,县乡公路≥3米,特殊地段不得埋在路肩上,距路肩应大于4/3杆高.距铁路≥30米,特殊地点,距铁路铁轨大于4/3杆高距相邻线路间距>大于杆高,最近不得小于7米.②电杆埋深: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情况下,应满足下列埋深标准:(2)电杆垂直度:直线电杆应正直,前后倾斜≤5厘米,左右偏差≤半杆梢;角杆应埋设在两个相邻直线段交叉点上,其杆梢不得向内角倾斜,赶根内移≤1个杆根;杆洞均应填满夯实。

(3)电杆质量:电杆规格程式符合设计要求及负荷区的规定。

水泥杆应水泥封顶,其纵裂不超过1.5mm,环裂不超过2mm,破损不大于2.5平方cm;木杆杆梢无劈裂,杆身均应进行防腐处理并符合质量要求。

(4)标号:电杆编号以中继段为编号区段,方向按设计要求或从A端向B端从小号到大号编号,杆号无漏号、重号,书写规范、醒目。

(二)拉线安装质量:安装位正确,牢固,规范,无断股、跳股、松弛、锈蚀现象。

(1)地锚:地锚程式、出土应符合要求,并无锈蚀,拉线洞深达到要求。

一般情况下:地锚出土20±10cm,洞深:1.8米地锚为1.4米,2.1米地锚为1.6米,2.4米地锚为1.8米。

(2)拉线:拉线规格程式应符合要求,并无跳股、断股、松弛现象;中、上部缠绕尺寸应符合规定,杆上拉线抱箍安装位置规范,安装牢固,并无锈蚀情况。

直线段上的拉线应在杆路垂线上,左右偏差≤5cm;角杆拉线应在角平分线上,左右偏差应≤5cm;侧面拉线应垂直于杆路直线,左右偏差≤15cm,距高比等于1。

特殊地形应达到0.75≤距高比≤4/3;(三)光缆吊线及附件:其规格程式、安装垂度、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配件齐全,并无锈蚀现象。

(1)安装位置:一般安装在距杆梢20---50CM处,在同一中继内应统一,吊线抱箍偏差为±3厘米;吊线及配件安装应规范。

(2)防护安装:角杆、长杆挡电杆、仰俯角电杆、坡度变更杆应按照设计要求安装辅线;吊线每隔1公里应加装绝缘子,将电气断开,每隔1.5公里应安装泄力拉线,将吊线泄力;设有拉线电杆应增设半地线,与10KV以上输电线及自动闭塞线交越电杆、终端杆、杆高在12米以上电杆,及安装有架空防雷线电杆应安装通地线,地线应超出杆梢15cm。

吊线与其他设施、树木间的隔距应符合维护规范附录五、六的要求;吊线终结及接续质量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挂钩:挂钩程式选择合适,搭扣方向一致,拖板齐全,无丢失,卡挂间距均匀一致,其允许偏差为50c m±3cm。

(四)光缆敷设质量:光缆在吊线上应顺直,无死弯,背扣,无明显松弛现象。

(1)接头盒安装质量:安装位置、面向符合要求,接头盒顶部不得超出杆梢,并无破损渗漏水现象;光缆接头盒、余留架,安装牢固规范、配件齐全、无锈蚀现象。

(2)光缆余留:光缆应在每根杆上余留,余留弧点中心应处在电杆中心线位置,距吊线距离应为20---25厘米,并应在距电杆80---100CM处两侧吊线绑扎,在每隔500米相邻一根电杆上余留5米,接头盒两侧光缆余留应有5---8米,并盘放整齐,安装绑扎在余留支架上。

接头盒两侧余留光缆应在距电杆150----200CM的吊线上留有伸缩弯,伸缩弯最低弧点距吊线距离应为20—25CM。

(3)光缆保护:光缆经十字吊线、丁字吊线、电杆及其他有发生拖磨光缆处应予加护管保护;光缆在引上时,应按规定安装钢管保护管;保护管规格程式应按照设计规定,其固定安装应符合安装规定。

钢管顶端管口应封堵并无锈蚀现象,光缆在距引上电杆150---200CM处段落内留有伸缩弯,伸缩弯的安装应符合上条(2)要求;光缆与电力线交越时,应采用绝缘胶管或竹片将吊线做绝缘处理,其两段长度应超出电力线垂直投影点外1---2米为宜。

架空光缆防雷、防强电措施符合设计规定,所以安装地线、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要求。

三、进局管道光缆检查要求(一)路面检查人孔建筑规格、管群排列、相邻人井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无下沉塌陷,管孔无杂物、泥沙堵塞及渗水现象,人孔盖完好,无破损、丢失。

(二)人孔检查塑料子管规格质量和占用管孔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并无堵塞现象;塑料子管在人孔中的余留不得小于20CM,并安装有子管堵头和塞子。

砌筑质量、工艺符合要求,拖架、拖板及其他附件齐全,无锈蚀现象。

人孔无积水。

(三)管道光缆检查人孔内光缆应有适当的余留,安装绑扎规范牢固,并进行保护处理;不与其他缆线交叉,扭绞,并有明显的区别标识。

光缆无损伤,拐弯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缆经的15倍;人孔内接头盒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靠,配件齐全,接头盒两侧光缆各应有6—8米余留,并按设计要求安装在两侧人孔壁上,盘绕绑扎整齐规范。

光缆占用管孔,塑料管位置应当一致。

四、直埋光缆的检查要求(一)路由的检查1.光缆及接头敷埋位置环境安全可靠,光缆和树木隔距,与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距离符合规范要求规定。

2.路面上光缆沟,接头坑回填土应夯填充实,无塌陷,冲沟,取土,露缆现象。

(二)光缆及埋深检查1.线路上直埋光缆,管道光缆,爬坡光缆,水线光缆的规格程式和埋设方式,敷设段落及地点符合设计要求。

与同沟敷设的光缆不得交叉、重叠,相互间应有明显的标识。

2.光缆埋深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达不到规定的2/3时,应将光缆下沉,下沉光缆确实困难时,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光缆保护措施。

3.标石、标志牌、宣传牌检验:光缆标石分为直线标石,转角标石,接头标石,监测标石,预留标石和地下障碍物标石。

标石、标志牌、宣传牌规格程式符合要求,无丢失、损坏、倾斜现象,埋设地点环境安全可靠、位置准确、埋设正直、齐全完整、编号正确、字迹清楚,并无漏号、重号现象。

埋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标石埋设一般埋深60CM,出土40CM (详见附录一表6)①直线标石:埋设在直埋线路正上方.面向传输方向,当线路离公路较近时,可面向公路.②接头标石:埋设在直线线路上,面向接头;③转角标石:埋设在线路转角的交叉点上,面向内角;④预留标石:埋设在预留处的直线线路上,面向预留;⑤地下障碍物标石:埋设在地下障碍物处线路上,面向始端;⑥监测标石:埋设在监测物上方终端处,面向始端;.⑦标志牌,宣传牌按规定埋设标石的倾斜应不超过2CM,标志牌,宣传牌倾斜应不超过5CM.4.光缆预留:线路在有计划新建,修筑公路,铁路,河渠处,应按设计留有预留,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其上方埋设预留标石.5.光缆接续及接头盒安装:光缆,光缆接头盒规格程式及光缆接续及接头盒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头处的预留应整齐盘设在接头坑内,拐弯处弯曲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经15倍,光缆盒摆放位置符合规定,并无破损,漏气,渗水现象.光缆盒上方应有水泥盖板保护,并按规定埋设接头监测标石.监测装置的安装及尾纤芯数与两端光缆外护层金属件,加强芯及接头盒绝缘电极安装连接符合设计或规定要求,并无错接,漏接现象.监测标石无破损,配件齐全,安装牢固.光缆配盘或介入短段光缆时,其光缆长度应大于200米.6.光缆防护:光缆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按设计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1)穿越铁路及不开挖的公路时,采取顶管方式。

顶管应平直,钢管规格、位置、距地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允许破土的位置可采用埋管保护;所有保护管管口都应堵封。

(2)穿越机耕路、农村大道及市区、居民区、砖窑厂或易动土地段,缆线上方20cm处应有水泥盖板或红砖等保护措施。

(3)穿越有疏浚、挖泥取肥的沟、塘、渠时,光缆上方应覆盖水泥板、水泥沙袋保护。

(4)穿越0.8m及以上的沟坎、梯田时,应有护坡、护坎保护,其方式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并无塌陷、破损现象。

0.8m以下的沟坎不做护坡、护坎时必须分层夯实,恢复原状。

(5)穿越鼠、蚁活动区域时,应按规定做防鼠、防蚁处理,采取有效防鼠、防蚁措施。

(6)按设计规定需要采取防雷措施地段,应按规定安装防雷装置,其防雷方式、防雷装置的安装、埋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单根排流线应敷放在缆线上方30cm处,并应顺直,无锈蚀,在起始点两端埋设有监测标石;当采用双根排流线时,线间相距应≥40cm。

五、架空跨越长杆档光缆及水线光缆沿桥敷设光缆的检查要求(一)架空层长杆档光缆架空长杆档架空光缆电杆,拉线,吊线,光缆及福建的规格,尺寸,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其特殊装置的安装质量标准和缆线的敷设质量标准,除符合设计和架空光缆线路要求外,应满足以下方面:1.杆档长度在80----100米,不更换吊线,跨越档两侧电杆上,在跨越侧应加泄力辅助装置,在其反侧应设顶头拉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