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观察、填空
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____色液体;二氧化锰是一种____黑色固体粉末;
氯酸钾是一种____色固体物质;高锰酸钾是一种____色的固体。

固固加热型;反应物都是固体,固液不加热型;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
反应需要加热混合物,反应不需要加热
实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连接装置(从左到右,自下而上)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松开两手,使它冷却,导管中就会形成一段水柱。

第二步;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
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第三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处应放一团棉花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第四步;点燃酒精灯,先将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时先要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第五步;收集
⑥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⑦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第六步;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⑧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在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第七步;熄灭酒精灯
注意事项总结;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③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

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时先要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⑥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7、实验完毕,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原因:防止试管冷却后,水槽内的水沿导管上升,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8、收集满的氧气,应正放在桌面上,并用毛玻璃片盖上
原因:氧气密度空气略大
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瓶内的气体使氧气
验满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探究: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制取氧气
(1)在上图所示装置中,使用了哪些仪器?A_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
(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检测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加热氯酸钾(B)加热高锰酸钾(C)分离液态空气(D)加热二氧化锰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A)朝下(B)朝上(C)略向下倾斜(D)略向上倾斜
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A)加热固体药品前(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5.某同学设计了4种制氧气的方案: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②使高锰酸钾受热;③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共热;④使二氧化锰受热.判断这四种方法()
A.全正确
B. 全不正确
C. ①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正确
6.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是()
A、由大到小
B、由小到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7.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________物。

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时,氯酸钾是________物,二氧化锰是_____,若不加二氧化锰,则氯酸钾分解反应将_____,若将高锰酸钾加入氯酸钾,则反应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固体。

第一份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第二份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第三份不加任何物质。

给它们分别加热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量()
A 、第一份最多
B 、第二份最多
C 、第三份最多
D 、一样多
9、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指出其中的五处错误
10.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b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b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 .使用该装置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11.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 )A.质量减少 B.在化学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质量增加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13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加热过氧化氢
C.蜡烛燃烧
D.加热高锰酸钾
14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氧化汞制氧气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1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②④和⑤
D.②和③
16.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17.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钙 加热 氧化钙 + 二氧化碳
B.木炭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甲烷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D.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18.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A.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
19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20.根据图2-13所示装置,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

a
b
图2-13
(2)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和装置_________或装置_________连接;或选用装置_________和装置_________或装置_________连接(填装置编号)。

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则应将带有火星的木条
放在_________。

21.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普做过如图的实验:在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甲中放一只小白鼠,乙内放了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

分别给予足够的光照,发现在乙容器中的
存活时间长许多。

此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实验中甲是乙的对照,为使实验更为可靠,这两容器内的小白鼠应
该;
(2)如果用黑布将乙容器完全罩住,那么这只小白鼠存活的时间比没罩时短,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工业上用液化空气法制氧气与实验室常用的制氧气的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本质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