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工程看台基层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单位:北京城建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项目部编制人员:审核:审批:编制时间:济南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看台基层专项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2)1.1规范规程 (2)1.2施工图纸及洽商 (2)1.3其他 (2)2.工程概况 (2)3.施工部署 (4)3.1流水段划分 (4)3.2施工工期 (4)3.3看台面层施工劳动力安排 (4)3.4看台面层施工领导小组 (4)4、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6)4.1工艺流程: (6)4.2测量定位 (6)4.3看台踏步工程: (6)4.4水泥砂浆找平层 (8)4.5看台自流平环氧漆施工: (11)5、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1)5.1找平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5.2看台验收质量标准 (11)6、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12)7、成品保护措施 (12)1.编制依据1.1规范规程《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1.2施工图纸及洽商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1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工程(2007.7.10)4039-ARE2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工程洽商1.3其他《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概况1)、本工程共计六层,建筑面积60456㎡,总观众座席数:12226(按标准座位计算),下层看台面层标高东侧、西侧从2.7~9.84m、南侧、北侧从2.7~6.0m;上层看台标高从15.3~20.95m,具体分区和数量如下:下层中层(包厢层)上层L-N区L-S区L-WN区L-WS区L-EN区L-ES区U-1区(4片)U-2区(20片)观众临时坐席席数2108536536238238280280贵宾(折算普通)座席席数328(660)164(330)164(330)媒体(折算普通)276(438)坐席席数:运动员坐120席席数观众坐席89005585583563568458457825404060席数总(折算11732(12226)普通)席数残疾贵宾2(2)1(`1)1(1)(陪同)坐席数残疾人24(24)12(12)12(12)(陪同)坐席数注:观众临时坐席、运动员坐席和观众坐席均为普通坐席。
2)、看台基层的分项主要包括看台踏步混凝土浇筑、水泥砂浆找平、自流平环氧漆、通风帽安装、栏杆扶手安装、座椅安装等,有我部施工的分项包括看台踏步、水泥砂浆找平、栏杆扶手安装等,其他有专业队伍施工。
3)、看台各分项工程的做法特点及要求:看台踏步工程:根据2007年9月14日图纸会审记录第11、12条,看台坐椅下台阶及通道踏步材料采用C15混凝土。
根据2007年9月14日图纸会审第36条,看台面上通道台阶与看台台阶踢踏步间径向插入Φ12短钢筋连接键,间距为150,长200,锚入看台踢踏步基层内100。
水泥砂浆找平层工程:看台找平层采用1:2水泥砂浆,厚度超过35mm加钢丝网,并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为了防止水泥砂浆开裂,在水泥砂浆中加入聚丙烯纤维(0.9kg/m3).环氧漆自流平地面工程:由专业产家施工,另出专项方案。
3.施工部署3.1流水段划分看台基层程根据12个入口通道设置划分流水段。
3.2施工工期3.3看台面层施工劳动力安排3.4看台面层施工领导小组为了有效的开展工作,保证看台各分项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并最终达到设计要求,而看台水泥砂浆找平层(基层)是看台观感和质量保证的最为关键的工序,因此成立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工程看台面层施工研究实施领导小组,小组组成如下:组长:薛鹏副组长:娇振军黄树旺胡宏信组员:王文军刘明文袁国顺李萌兰勇周彬彬刘连山郭迷吉路章生领导小组具体分工和职责如下:分组高)、环向(圆)定位等。
4、分项工程施工方法4.1工艺流程:测量定位(环向、径向)——标高抄测——确定标高和圆弧定位线(综合考虑)——基层处理——米历条安装(起分格兼控制标高和弧度作用)——细石混凝土找平(厚度超过35mm部位)——挂网——抹水泥砂浆(压光)——养护——验收。
4.2测量定位4.2.1各层看台圆弧定位方法:A、用经纬仪把36个轴线逐一投到上层看台上,用墨线打出各轴轴线。
B、用全站仪定出最上看台五层20.93m处和最下看台四层15.28m处的环形控制线。
C、利用径向轴线和环向控制线,计算出各跨的矢高,可放出各层看台的弧度线,把各跨的弧线连接,即是各层看台的圆线。
4.2.2看台标高控制:A、逐一抄测各层看台的标高,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考虑,确定看台基层的施工标高。
B、根据确定的标高,测出各层看台的标高控制线,用墨线弹到各层看台上。
C、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控制线的大小,从而确定抹灰的厚度。
4.2.3精度保证A、轴线定位和弧度定位必须有专业测量人员进行测量。
B、所使用的仪器必须经过检测,精度满足要求。
C、每次投测完毕,必须经过复核,保证测量的精度。
4.3看台踏步工程:4.3.1组成材料C15普通混凝土、对拉螺栓、多层板、方木等。
4.3.2踏步施工:4.3.2.1看台模板采采用12厚木质多层与50X100的木方钉制成台楼梯踏步台状,并利用每步看台座椅下的通风孔进行支设;4.2.2.2台阶侧面模板,用三角形支架顶撑在看台座椅下伸出的木方上,并用铅4.3.2.3在最下面可得用三角撑直接顶在外檐上,必要时可利用钢筋头植入看台下混凝土内配合木方支顶模板,同时可以利用铅丝拉结。
下看台参照上看台施工。
附图见上页示意图:由于三维模板图难以绘制,模板支设时技术员现场配合。
4.3.2.4在模板支设好后,浇筑混凝土时把栏杆用预埋件放上,按平面及剖面图上显示位置放置准确,重点控制平面定位同时控制标高,并请项目部质量员检查验收。
4.3.2.5混凝土浇筑时,要做到快插慢拨,以表面不再冒汽泡,不出现明显下沉为止,要保证不过振、不漏振、不出现蜂窝麻面;台阶要进行二次收面,特别是二次收面要把握时间,过早混凝土表面会出现裂缝,过晚表面已经凝固无法收面,收面后要进行土工布覆盖,并浇水养护。
4.4水泥砂浆找平层4.4.1组成材料水泥、中砂(或商品1:2水泥砂浆)、聚丙烯纤维(0.9kg/m3)、15×15mm 钢板网、C15豆石混凝土、15×20mm米历条等。
4.4.1.1水泥①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R型水泥;要求普通水泥中熟料含量不得少于80%,要求水泥中矿渣含量不低于10%~15%。
②常规性能满足GB175-1999各项指标要求。
③碱含量(等当量Na2O)不大于0.6%,若使用非活性砂石,碱含量(等当量Na2O)不大于0.75%。
④水泥质量要求稳定,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定期抽查稳定性。
⑤同一单项工程中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和品种水泥。
4.4.1.2砂①使用河砂,不得使用山砂或其它砂种。
②必须严格控制含泥量:含泥量不得大于2%,泥块含量不大于0.5%。
③必须严格控制细度模数:细石混凝土用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5~2.7;粉刷用砂必须过筛,细度模数控制在2.3~2.5。
④其它指标满足GB/T14684-2001要求。
⑤货源要求相对稳定,生产过程中经常抽检含泥量、细度模数和碱活性。
4.4.1.3石子①非碱活性。
②3~5mm连续级配。
③石子粒形好,针片状含量低于12%。
④含泥量不得大于0.5%,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3%。
⑤其它指标满足GB/T14685-2001要求。
⑥生产过程中对级配、针片状含量、含泥量要经常抽查。
4.4.1.3材料及工具准备①做好原材料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施工前应对操作人员做好岗前技术培训,施工人员必须认真了解材料性质和特性、使用方法。
③根据各层的厚度、面积计算出施工需要的材料及辅助用料,确保所需的用量和质量。
④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如铁锹、小平铲、扫帚、钢丝刷、电动搅拌机、剪刀、铁桶、油漆刷、橡皮刮板、锯齿型刮板、铝合金刮杠、吹尘器等。
4.4.2找平层施工基面清理、对拉螺栓孔处理→粘米历条→刷混凝土界面剂(或水泥浆甩毛)→浇捣水平面层细石混凝土(找平)→水泥砂浆粉看台侧壁→侧壁水泥砂浆养护→平面水泥砂浆面层施工→养护→验收。
4.4.2.1基层准备①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严重缺损部位,需用聚合物砂浆或增强水泥浆修补平整。
对于看台上结构施工时留下的对拉螺栓孔,应凿除表面20mm深的PVC套管,再用1:2水泥砂浆分2到3次封堵补平。
②基层表面的气孔、凹凸不平、蜂窝、缝隙、起砂等,也应修补处理。
③用铁铲、扫帚等工具清除基面及分仓缝内的垃圾、泥土地、浮尘、水泥浆及老化部分,必须清除干净,必要时用清水冲洗或用吸尘器、吹尘器将浮尘等处理干净,如有油漆或油污,应用有机溶剂(二甲苯或甲苯)清除干净。
④根据看台的建筑尺寸进行测量放线和定位,并做出各层看台的标高控制。
4.4.2.2混凝土界面剂施工混凝土界面剂使用时应充分搅拌均匀,使用时将水泥砂浆状的界面剂均匀地粉刷在混凝土结构面上,厚度应不小于2mm,界面剂终凝后湿润养护,以保证其良好的粘接性能。
4.4.2.3细石混凝土施工①必须提前做试配,并对试配混凝土收缩量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和试配结果进行配制,注意按重量配合比正确称量,在搅拌站现场应根据实测的砂、石含水率,在加水量中相应扣除,单位用水量和外加剂成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以保证合适的坍落度及和易性。
根据实际测定的混合料容量,适当增加或减少集料用量。
②混合料拌和均匀性:机械拌料时不少于1.5~2分钟,各组成材料必须拌和均匀,特别是外加剂在混合料中要分散均匀、颜色一致,不发生露砂、露石和离析泌水现象,对混合料均匀性有怀疑时,可参照GB4477“混凝土搅拌机性能试验方法”,测定不同部位的混合料中的砂浆密度和粗集料含量,两次测定的砂浆密度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单位体积混凝土混合料中粗集料含量两次测定误差不应大于5%。
③混凝土的浇捣:找平细石混凝土的振捣可采用振动棒振捣、混凝土磨光机磨面,也可以采用振动棒加平板振动器的振捣方式,采用以上方式都必须做到不欠振,不过振。
4.4.2.4水泥砂浆抹灰①材料配比计量准确,搅拌充分均匀。
②采用1:3水泥砂浆打底,可分1-2次完成,最后为1:2水泥砂浆粉面。
③抹灰厚度超过30mm时满挂钢丝网,采用射钉枪或水泥钢钉固定,间距以1000mm 左右能挂住网片为宜,如果厚度较大采用细石混凝土找平,则满挂钢丝网。
④表面上光分2-3次进行,达到均匀、平整、光滑的要求。
⑤看台阳角处设置15×15倒角(利用米历条控制),在施工水泥砂浆层时,再收光成型,3m直尺检查不直线度不得大于3mm。
⑥水泥面层压光后12小时内覆盖塑料布外压土工布或麻袋,保水养护14天以上,注意不得将湿土工布或麻袋直接覆盖于混凝土看台上,以免土工布或麻袋的颜色污染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