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汽车行业、零配件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行业、零配件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述1、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述自十一五以来,我国汽车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800万辆,其中生产量为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销售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5%。

2012年上半年汽车产销952.92万辆和959.8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1%和2.9%。

国内新车销售已经从过去十年的快速增长进入到了“微增长”的时代。

图2-1世界及中国历年汽车产量及中国所占份额图2-1是世界及中国历年汽车产量趋势图,从中可以看到世界近十几年来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全球汽车总产量由2001年的5630万辆增长到2011年的8010万辆,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产量有所下降,但从2009年以后,恢复了增长趋势。

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尤其迅猛,占全球产量的比例不断攀升,从2001年占全球4.1%的比例迅速增长为2011年的23.1%。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零部件产业在汽车制造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汽车市场良好的销状况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伴随着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变化,像德尔福、博世、伟世通、电装、江森、李尔等世界知名零部件供应商正通过其全球合作关系和制造体系,进入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现在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2、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述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工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1365亿元增长到2011年20155亿元。

十一年间增长了将近15倍。

图2-22001年-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总产值及增长趋势截止2011年底,全国纳入统计的共有1102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为18905亿元,利润总额为1399亿元。

这将进一步带动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在制造等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发展。

如图2-2。

图2-32001年-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及其占GDP比重变化图2001-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发展稳定增长,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1年该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 比重为1.43%,2006、2007年分别达到了2.58%和2.77%。

2010年和2011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02%和4.27%。

可见,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供求状况1、市场运行整体状况2001-2011年,我国汽车整车企业的整车产品销售收入每年平均增长26%;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每年平均增长28.25%,高出行业平均水平。

2011年,零部件产业总产值达到20155亿元,同比增长24.87%,销售收入达到18905亿元,行业利润率7.4%,全年利润总额达到1398.97亿元。

2011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从业人数达到229万,实现工业总产值20155亿元。

图2-4 2001年—2011年汽车零部件占汽车工业产值份额从图五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值占汽车工业产值份额不断增长,由2001年的30.79%增长到2011年的43.45%。

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也不断壮大。

国际知名零部件企业纷纷在我国建立生产中心,加速了我国际汽车零部件生产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

图2-52005年—2011年汽车产业零部件产业利润率走势图图2-5是2005年—2011年汽车产业中整车和零部件产业利润率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汽车产业中整车利润率除了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降为 2.29%外,其他年份基本上徘徊于4%—5%之间。

而零部件产业的利润率则逐年上升,由2005年的5.3%上升到2010年的8.2%,2011年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及欧债危机影响,利润率有所下降,但仍达到7.4%,远高于汽车整车产业的4.7%。

2、产销情况(1)生产状况中汽协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国产汽车产销同比明显增长,带动累计产销双双正增长,汽车行业趋稳迹象明显。

前5月累计,汽车产销分别为800.02万辆和802.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9%和1.70%。

说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于稳定。

这必将影响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净利润大幅度下滑,总体净利润下滑在30%左右。

财报显示,我国66家零部件上市公司2012年第一季度营收合计同比下滑5.7%至688.94亿元,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近三成(27.9%)至39.83亿元;平均净利率为5.8%,较2010年下降1.8个百分点。

其中,超七成企业(47家,包括五家亏损企业)净利润均出现下滑。

(2)销售情况2001-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的整体销售水平不断提高,销售收入快速增长。

图2-6 2001年—2011年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及增长率从图2-6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在2002年增长非常迅速,2005年增长率则非常低。

随后又恢复快速增长态势,但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受到汽车整车产业影响。

2011年增速放缓。

但汽车零部件销售产值绝对量仍然逐年增加。

市场容量不断扩张。

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总收入达到18905 亿元。

大约是2001年1601亿元的12倍。

在企业分布方面,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销售状态不一。

随着外资企业频频进入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领域,使我国本土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目前,我国国内资汽车零部件厂家的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至25%,市场份额的相对弱势表现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劲缺乏底气。

有数据显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研发投入的比重上远低于跨国企业,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一般只占销售收入的0.6%左右,而跨国公司的比重大概能达到7%-10%。

内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资金投入和产品开发方面的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如图2-7所示,2011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中,外商与港澳台企业所占份额约为50%,国有企业约为10%,股价制企业11%,私营企业为15%,其他企业为14%。

图2-7 2011年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分布图(三)未来汽车零部件发展趋势及综合预测1、供给和需求预测图2-8 2013—201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及增长率预测如图2-8,2001—2011年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工业总产值不断上升,2011年达到20155亿元,比2001年的1365亿元增加了14倍。

2012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发展态势良好,该行业工业总产值继续增加,年增长率维持在30%左右。

利用预测趋势分析法,2013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的产值将达到34800亿元,可知2015年、2016年将分别为59059亿元和77824亿元。

图2-9 2012—201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及增长率预测如图2-9,2001-2011年11年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的消费市场情况良好。

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年平均销售增长28.9%。

根据预测趋势线分析法,2013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产品的销售产值将分别达到30236亿元。

2015年该行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50193亿元,2016年在此基础上继续攀升,达到64595亿元。

2、进出口预测根据预测趋势线分析法,2013年—201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增长率约为25%左右。

201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约为401亿美元,2015年和2016年零部件出口金额约为627亿美元和786亿美元。

101.5133.1152.9162.8168.8211.7251.053184015016277860.00%10.00%20.00%30.00%40.00%020*******8001000零部件进口金额及增长率预测进口金额增长率图2-10 2013—201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及增长率预测图2-11是根据预测趋势分析法对我国2013年—2016年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及增长率的预测,根据预测曲线,我国2013年—2016年汽车零部件出口产值增长率将达到40%以上,2013年出口产值约为942亿美元,2015年和2016年出口产值将分别为1988亿美元和2907亿美元。

118.5167.58235.78296.59252.5367.1466663942136619882907-20.00%0.00%20.00%40.00%60.00%01000200030004000零部件出口金额及增长率预测出口金额增长率图2-11 2013—201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及增长率预测3、 发展前景预测据预测,未来5到10年间,中国汽车年生产量将会继续稳健增长。

而由于车型升级的因素,必然为配套零部件市场带来超过一倍以上的产值。

尽管欧债危机的影响和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升值给出口现在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我国经济仍将持续发展,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张也给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增长带来契机。

与此同时,国家产业政策也倾向于发展汽车零部件市场,《“十二五”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指出:要加快实现先进的自动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和汽车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自主化。

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结构开始从主要出口售后市场向售后、配套市场并存的方向转型,因此,未来5到10年出口零部件产值也将不小于2011年的1到2倍。

在未来的5到10年,汽车零部件行业仍然是国内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必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