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歌好比春江水》出处

《山歌好比春江水》出处

《山歌好比春江水》词曲原创在广西
2011年04月22日13:23:01 来源:广西日报
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唱了50个年头。

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它出自久负盛名的电影《刘三姐》。

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
《山歌好比春江水》词曲原创在广西
文/林雪娜何振强
山峰蜿蜒重叠,江流曲曲弯弯,一片红色的朝霞,映现在山峦之间。

顺着流水,飘来了刘三姐的歌声:
唱山歌,
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不怕滩险弯又多。

这是1960年版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序幕。

刘三姐唱的这首《山歌好比春江水》流过岁月长河,飞溅出无数浪花。

时至今日,人们仍可以在摇滚流行乐
中、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舞台上、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中品味到……
搜索各刊物或网页查询《山歌好比春江水》出处,看到的是统一口径:出自电影《刘三姐》,词曲作者均为国内著名人士。

然而,它真的是电影名曲么?
惊奇一:电影《刘三姐》并无此歌
上世纪60年代,电影《刘三姐》红遍大江南北。

这部根据广西民间传说改编的电影,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深深烙印在人们美好的记忆里。

刘三姐这一形象,一时间成为广西文化的代表。

电影里的多首歌曲成为经典传唱,如《多谢了》《世上哪有藤缠树》《心想唱歌就唱歌》等。

然而,通观整部影片,并没有《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

电影开篇唱的是:“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

”不仅整部影片没有出现《山歌好比春江水》,查阅电影《刘三姐》的歌曲全集,也没有找到这首歌的记录。

“这不是电影里的歌。

彩调剧《刘三姐》被改编那么多次,一直不变的就是这首主题歌。

”原广西彩调团团长龙杰锋回忆道:1960年7月,彩调精英加入民间歌舞剧《刘三姐》演出团,赴北京向国家领导人和首都人民汇报演出,连续演出近百场,而且四进中南海。

当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都观看了演出。

随后,《刘三姐》演出团于同年10月赴全国13个省(区)24个城市进行长达一年的巡回演出。

《山歌好比春江水》就是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序曲和贯穿全剧的主题曲。

电影《刘三姐》于1961年在全国上映。

而此前,随着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巡演,《山歌好比春江水》已在全国唱响。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首歌误传为电影《刘三姐》的插曲呢?龙杰锋认为,舞台剧的传播面有限,而电影可以反复放映,影响广泛。

民间歌舞剧《刘三姐》虽然于1978年拍成了舞台艺术片,然而由于电影《刘三姐》一炮打响后长映不衰,而民间歌舞剧舞台艺术片《刘三姐》则影响有限,因此这首歌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出自电影《刘三姐》。

惊奇二:“春江水”原为“红河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1960年版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编导之一江波。

50年过去了,80多岁的江老仍然精力充沛,对往事记忆犹新:1960年4月,全区《刘三姐》大会演在南宁举行。

自治区组织专家对《刘三姐》进行改编,将彩调剧、桂剧等广西各剧种《刘三姐》版本进行汇集整理,集体创作民间歌舞剧《刘三姐》。

4月的南宁春意盎然,改编工作在一片繁忙中进行。

在林林总总的材料和版本中,改编组的专家们看到这么一首歌词:
唱山歌,
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似红河水,
哪怕滩险弯又多。

“红水河很有名么?”有专家问道。

“她是广西的母亲河!”江波答道。

转念一想,仔细琢磨,江波感觉“红河水”有点局限,且不那么上口。

那改为什么好呢?看着窗外的邕江,江波想起两岸修竹的下枧河和漓江,那种青山绿水的诗意之美是很多地方没有的,一个词从心中跳出:春江水!
讨论会上,江波把这一想法提了出来:“‘红河水’太具体,缺乏诗意。

‘春江’在广西是没有的,但这是人们希望有的。

山歌好比春江水,可以想象山歌很美,意境也很美。

”他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那几句唱词,原本出现在剧本并不显眼的地方。

专家们觉得改为“山歌好比春江水”后,意境油然而生,便决定把这首歌调整到全剧的开头,作为主题歌。

“你可以想象,当帷幕慢慢拉开,这首歌袅袅而起,意境多么好!”江波用手比划着,便有了此篇开幕所述。

1978年,为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献礼,广西以1960年版民间歌舞剧《刘三姐》为基础,重新排演拍摄了民间歌舞剧舞台艺术片《刘三姐》。

但由于先拍摄的电影《刘三姐》已蜚声海内外等原因,后拍摄的舞台艺术片《刘三姐》的影响力不大。

惊奇三:词曲均为广西本土原创
把“红河水”改为“春江水”,参与柳州彩调剧《刘三姐》(第三方案)创作的包玉堂对此另有一番见解:“原本剧本是‘红河水’的,最后定为‘春江水’了。

‘红河水’多好啊!一唱‘山歌好似红河水’,那气势就出来了。

‘哪怕滩险弯又多’,把刘三姐唱山歌不怕财主欺压的气势唱了出来,充满了特定时代的思想感情。

”说完,包老笑了。

他还提起后来的趣事:他经常去江老家,两老友
有时都会拿此事作乐。

你说“红河水”好,还是“春江水”好?每次都以笑场收局。

据包老称,民间歌舞剧《刘三姐》主要参考了1959年柳州彩调剧《刘三姐》第三方案。

果然,在第三方案的第六场,刘三姐成功出逃时首次出现了“红河水”版本的记载。

第三方案编剧名单为5人,包玉堂虽未署名,实际上参与了编剧。

如今,名单中只有龚邦榕一人健在了。

龚老今年已88岁,他对“红河水”那几句歌词具体出自谁手,已没有印象,但仍记得大家讨论过“山歌好比松柏树”、“唱歌好似长江水”等词句,经讨论认为“红河水”更具广西地域特色。

红河水穿山越岭气势大,不怕艰难险阻向前奔流,也与刘三姐唱山歌那种力量和斗争精神贴切。

这么看来,这首歌的雏形并非名人作词。

那么,它是来自广西山歌吗?是纯粹的民歌吗?龚老表示,当年的第三方案是来自民间剧本,有的剧本有类似这几句歌词,但都是“红河水”之前各式各样的词句,有的剧本连这类似的几句歌词都没有。

在他们创作过程中,有的歌词是完全照搬山歌,有的是改编山歌,有的则是用山歌手法重新创作。

“山歌好似红河水”那几句歌词,并非照用山歌,而是编剧过程的自创,类似今天的用山歌笔法写诗。

那相应的曲谱又是出自何处呢?《石榴青》的曲调即《山歌好比春江水》曲调的前身。

后来,《石榴青》的曲调已经改编成现在《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曲调,但仍保留《石榴青》的基本旋律。

经过顺藤摸瓜的探究,根据确凿的事实,可以肯定:《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著名歌曲并非出自电影《刘三姐》,而是出自广西民歌土壤,出自默默无名的广西作者之手。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土生土长的广西名歌,也是广西人的骄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