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科学名人中国现代科学家(四)梁希茅以升严济慈周培
源
近现代科学名人梁希
梁希(1883-1958),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国家林垦部(后改
为林业部)部长,对新中国的林业发展做出过卓著的贡献。
字叔五,浙江省吴兴县(现湖
州市)双林镇人。
幼年就读私塾,少年时成为晚清秀才。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于
浙江武备学堂,后东渡日本于士官学校学海军。
是年冬加入中国同盟会。
不久,考入东京
帝国大学,改学森林专业。
宣统二年(1910)春,奉同盟会派遣辍学回国,在浙江一带联
络党人,从事革命活动。
民国2 年(1913)留学德国,在萨克森州的格廷根森林学院从事森林学研究。
民国7年学成回国,于北京农学院任教,并与林业同仁创立中华农学会,任
理事长。
民国9年,改任浙江大学森林学院教授。
民国18年,被南京中央大学聘任为农
学院院长。
一年后,辞去院长职务,专任森林系主任。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南京中央大
学内迁重庆之际,他走遍川西各地,对川西木材进行物理性质分析,并着重研究重庆附近
重要商用木材利用价值,对当地盛产的竹材也进行各种试验。
1944年,梁希在中国共产党支持下,发起组织自然科学座谈会和社会科学座谈会,以学哲学相号召,实际上成为中国
共产党广泛团结知识分子的外围团体。
1948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被任命为林垦部(后改为林业部)部长。
此后,兼任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
生物学部委员,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科学技术协会
副主席以及九三学社副主席等职。
1958年12月10日病逝北京。
著有《木材学》,译著有《木材工艺学》和《木材防腐学》等。
2019.5.13中国邮政2019-11《中国现代科学家(四)》(4-1)梁希
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
江苏省丹徒县(今镇江市)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
专家、工程教育家。
本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主持我国
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是积极倡导土力
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
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
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
2019.5.13中国邮政2019-11《中国现代科学家(四)》(4-2)茅以升
严济慈
严济慈(1900—1996),谱名泽荣,字慕光,号厂佛,生于浙江省东阳县下湖严村。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
1923年赴法国留学,1925
年获巴黎大学数理硕士学位,1927年获法国科学博士学位。
他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地
球物理学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工作的创始人这一,也是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光学造诣精深。
历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应用物理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及名誉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及名誉主席。
2019.5.13中国邮政2019-11《中国现代科学家(四)》(4-3)严济慈
周培源
周培源(1902-1993)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1902年8月生于江苏宜兴。
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赴美留学,192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
1929年回国以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授。
1980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80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
周培源在学术上的成就,主要为物理学基础理论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的研究。
周培源从事高等教育工作60多年,学生遍及海内外,被人们称为“桃李满园的一代宗师”。
2019.5.13中国邮政2019-11《中国现代科学家(四)》(4-4)周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