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第八章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课后作业及课后反思
1.我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有哪些? 2.什么是新闻真实?社会主义新闻失实的表 现和原因?如何防止新闻失实? 3.新闻指导性的含义是什么? 4.新闻事业的群众性是指什么? 5.新闻工作者如何坚持“三为”方针? 6.我国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表现有哪些? 7.新闻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8.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原则为什么重要?
一、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内涵
㈠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定义 是指新闻传播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必须遵循的所属阶 级或政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方面的原则。 ㈡我国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表现 ⑴党的任何新闻媒介须无条件服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 的领导,无条件执行其决议、决定。 ⑵党的任何新闻媒介须把党的纲领作为自己总的纲领 ,无条件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 得公开传播任何违背党纲和党章及中央、上级党组织决议 的文章;不得公开批评关系到全局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及其 重大方针政策。 ⑶新闻事业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宣传报道 。
三、如何提高新闻调控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
㈠为什么要坚持“三为”方针 1、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对新闻事业的必然要求 2、人民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主人和服务对象 3、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一项根本任务 ㈡新闻工作者如何坚持“三为”方针?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2、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代表人民利益、集中人民智慧、体现人民监督、引 导人民前进。 3、以正面宣传为主
㈠加强新闻采制方式的群众性: ㈡提高新闻内容的群众性: ㈢坚持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相结合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含义: 1、各级党委要重视党报工作,紧紧地把党报抓在自己手 里,加强对党报的领导; 2、党的各种新闻机构必须从思想上明确党的领导是坚持 正确政治方向、办好党的新闻事业的关键,从而自觉地主动 地接受党的领导; 3、组织广大党员和非党员群众为党的新闻媒介提供情况 、材料和稿件; 4、倾听群众的意见,并依据群众意见改进报纸工作。
4、“全市人民翘首盼望的xxxx工程今天正式开 工……”
5、“x大会即将胜利召开,全市人民无不欢欣鼓舞。 记者这几天在城乡采访,看见人人脸上都挂着微笑……”
6、“xx为民办了许多好事,他的先进事迹在全村村 民中传颂着,大家都说他是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 三个代表’··…”
7、“一未婚先孕的少女上厕所时,产下一婴儿,自 己竟浑然不知,回到家中。后被另一上厕所妇女发现, 追至该女孩家中,方才发现此事。”
四、 “三为”方针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㈠为什么要坚持“三为”方针 1、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对新闻事业的必然要求 2、人民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主人和服务对象 3、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一项根本任务 ㈡新闻工作者如何坚持“三为”方针?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2、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代表人民利益、集中人民智慧、体现人民监督、引 导人民前进。 3、以正面宣传为主
[课时] 8课时。
一、新闻真实的内涵
㈠新闻真实的定义 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 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原因和结果都要经得起核对。 ★指新闻完全符合现实中相对的客观事实,也 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所报道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新近 发生的那种对应着的事实完全一致。
1、内容上,新闻事业要尽量满足群众需要。 2、工作方法上,坚持全党和群众办报。 3、形式上要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二、受众需要是制约新闻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㈠受众的需要是新闻媒体的生产动力 ㈡受众是新闻业改革的动力 ㈢受众是新闻业改革成果的鉴定者 ㈣受众是新闻竞争争夺的对象
三、如何提高新闻调控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
二、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㈠新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最高要求 ㈡新闻真实是受众客观、正确认识并改造社会 的前提 ㈢只有坚持真实,宣传报道才有力量,人民才 会跟着党走 ㈣新闻真实是我们的新闻事业取信于民的基础 (也是是新闻事业存续的根基。) ㈤只有坚持真实,才能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 良好国际氛围
㈡新闻失实的原因: 1、党的指导思想和路线的失误 2、逐利 3、新闻工作者素养不高: 观念错位、采写技巧不高。 4、法律规范缺位或者制度约束不严厉
四、严防报道失实
1、推动新闻法制化进程。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纠正新闻工作者中存在 的以新闻谋私利的思想。 3、加强新闻职业培训,树立新闻工作者主人翁 意识。 4、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 5、改进采访报道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6、建立健全审读制度,把好编辑关。 课题练习
1、“x xx市长昨天来我县调研,他深人到xx x 村与村组干部座谈,全面深入地了解农村税费改革情 况……”
2、“最近x镇在x村建立了一个100多亩的立体示 范园பைடு நூலகம்形成了一项新型的产业。这是他们应对中国加 人了‘WTO’而采取的一个新的举措……”
3、“昨天,x村的村千部开展走村申户访农家活 动。一天的行动点得群众交口称赞。许多村民说,村 干部设身处地,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 优,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他们的工作呢……”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独特的办报思想 和优良传统,掌握中国新闻事业的真实性原则、 指导性原则、群众性原则和党性原则等工作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1、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2、造成我国新闻失实的原因及其防范 3、社会主义新闻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4、我国新闻指导性的不良倾向 5、我国新闻事业如何做到“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6、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7、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社会主义新闻失实的表现和原因
㈠社会主义新闻失实的表现: 1、我国新闻媒介三次较严重的新闻失实错误 ⑴20世纪50年代末: ⑵“文革”期间; ⑶1992年之后:
2、新闻失实表现: ⑴主观故意; ⑵非主观故意: 黄瑚教授总结的新闻失实的十大表现: 一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 二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三是强扭角度,似是而非; 四是合理想象,夸大渲染; 五是照抄照写,以讹传讹; 六是添油加醋,任意拔高; 七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八是以假乱真,真假不辨; 九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十是篡改事实,颠倒黑白。
㈡新闻真实的内涵 1、忠于事实: 报道和概括事实都要真实。 2、全面反映事实 从整体上、联系中把握事实,反映事实。 3、深刻反映事实: 尽量揭示事物的本质,从内部联系中反映事物。 4、精彩地报道事实
㈢新闻真实的衡量标准 报道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社会主义新闻工 作的根本出发点。
• 看看下面的报道,有没有失实的地方?
一、新闻指导性的含义
是指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 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 去。
我国新闻事业的新闻指导性是指:新闻工作者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 、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 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 心同德,共图改革开放大业。
二、新闻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㈠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宣传的方针; ㈡正确全面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 策; ㈢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工 作纪律;
四、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要处理好六组关系
㈠党和政府的喉舌与人民的代言人 ㈡党性与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㈢党性与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自由 ㈣党性与新闻报道的生动活泼、平易近人 ㈤党性原则和新闻改革 ㈥党性原则(主旋律)和多样化
四、指导性原则是个发展的概念
㈠革命战争年代的新闻指导性 特点:报纸指导一切,重点指导工作。 ㈡计划经济年代 特点:印证党和政府各种举措、方针的合理性 ㈢市场经济时代 特点:阐释信息的意义。
五、两种新闻自由的区别
㈠图解政策: ㈡公报式报道: ㈢片面、简单化:
一、新闻事业的群众性的含义
新闻工作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参加新闻工作, 实行新闻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的紧密结合。它是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工作路线在新闻事业中的体现。
8、1998年夏,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驻南 京军区某电视中心的记者赶到安徽安庆市一江堤上采访 。不巧这日风平浪静,只有几个巡查的值班员。他要相 关单位再安排战士、群众到江堤上再现抢险现场,然后 拍摄了一组“军民同心协力抢险”的主题报道。
它包括指导受众的思想、工作、学习、生产、 生活。新闻指导性的基础是事实,即新闻指导性要 寓于信息传播中。
二、新闻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㈠鼓舞 ㈡示范 ㈢论证 ㈣启发 ㈤警戒 ㈥预测 ㈦解释
三、如何才能加强新闻指导性?
1、指导性新闻要具备成为新闻的特点 即事实完全真实,有信息量,能够引起大众的 共同关心。 2、新闻中的观点和事实要统一 3、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