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通移动基站动力配套设备维护规程1、目的本规程适用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运行的基站通信电源、机房空调、机房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防雷接地系统。
基站配套设备是保证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性设施,基站配套维护专业是通信网络维护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独立专业。
2、适用范围本规程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基站配套设备维护经管工作的基本规章制度,各级网络运维经管、生产单位和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本规程。
3、职责和权限3.1、省移动网络分公司运行维护部职责3.1.1、贯彻落实总部基站配套设备维护经管规定,负责编制基站配套设备维护规定实施细则,指导地市公司开展日常维护与经管工作。
3.1.2、落实总部制定的质量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组织省内考核评比。
3.1.3、在总部指导下,负责全省设备、软件和资源经管,定期分析设备运行状况,组织网络预警工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造、优化措施。
3.1.4、处理本省重大故障及重大安全事件,并向总部和上级通信主管部门汇报;事后归纳总结经验,组织制定防范措施。
3.1.5、负责省内设备运行安全工作,指导地市公司制定应急保障技术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1.6、负责对全省基站配套设备故障的处理跟踪与监督。
3.1.7、参与全省工程建设技术方案讨论、设计评审和质量验收。
3.1.8、负责进网系统设备的入网技术性能验证、报废技术审批工作,组织设备运行质量与售后服务评估工作。
3.1.9、负责经管本省基站配套设备的代维经管工作,负责对代维公司的选拔、考核、监督等工作。
3.1.10、定期组织本省维护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培训工作。
3.1.11、负责组织和开展全省技术支援工作。
3.2、市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门职责3.2.1、贯彻落实省公司制定的基站配套设备维护经管规定和实施细则。
3.2.2、制定并按时完成维护作业计划,定期分析维护作业执行情况并上报,及时研究运行与维护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3.2.3、负责7×24小时集中监控全省基站配套设备运行情况。
3.2.4、负责制定本地区应急保障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2.5、负责编报本地区基站配套设备的大修、更新和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
3.2.6、协助省公司对代维公司进行经管作。
3.2.7、负责本地区基站配套设备的各类原始记录和技术档案资料经管。
3.2.8、制完成省公司委派的其它各项任务。
4、相关文件《河北联通移动通信网通信质量经管规程》《河北联通移动通信网运行维护控制程序》《河北联通移动通信网运行维护基本制度》《河北联通移动通信网天馈铁塔代维经管规程》5、设备经管5.1、基站配套设备的分类5.1.1、基站配套设备分类:电源设备、空调设备、动力环境监控系统、铁塔(含桅杆)、防雷接地系统。
5.1.2、电源设备主要包括:交直流配电设备,高频开关电源,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直流-直流变换器,逆变器,蓄电池组,太阳能供电设备,发电机组。
5.1.3、防雷接地系统主要包括:第一级电源防雷器、等电位结构、接地线、地网、其它防雷装置。
5.1.4、空调设备包括:基站专用空调、普通(舒适性)空调、其它空气调节设备。
5.1.5、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备包括:动力设备相关的监控系统和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5.2、设备的经管原则5.2.1、设备经管的基本原则是要保持所有在用动力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其规范是:5.2.1.1、各项性能良好,满足使用要求。
5.2.1.2、电气指标符合规范。
5.2.1.3、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5.2.1.4、技术资料、原始记录齐全。
5.2.2、现用、备用或停用的设备,均应保持机件、部件和技术资料完整,不准任意更改设备的结构、电路或拆用部件5.2.3、设备的结构、电路性能等需要更改时,应拟定技术方案,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未经批准,不得更改。
设备的结构、性能变更后,应经过试运行,由主管部门组织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图纸资料应及时记入机历簿。
5.2.4、割接电源设备时应制定周密的割接技术方案和应急措施,按照相关流程报批、执行。
5.2.5、交直流配电设备,高频开关电源,发电机组,空调设备应具有规范的通信接口,提供通信协议,以方便对电源、空调设备的集中监控和经管。
5.2.6、设备和主要仪表应建立机历薄,调拨时应随机转移。
5.2.7、每台设备应贴有标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编号、包机人、使用日期等信息,主要设备应在现场放置有操作说明资料。
5.3、质量指标5.3.1、直流电源供电的质量指标:5.3.1.1、直流电压、范围、杂音电压及压降表:5.3.1.2、直流供电回路接头压降(直流配电屏以外的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或温升不超过50℃。
1000A以下,每百安培≤5mv;1000A及以上,每百安培≤3mv。
5.3.2、交流电源供电的质量指标:5.3.2.1、市电供电时,交流供电电压、频率以及允许变化范围:5.3.2.2、油机供电时,交流供电电压、频率以及允许变化范围:5.3.2.3、三相供电电压不平衡度不大于4%,电压波形正弦畸变率不大于5%。
5.3.3、基站接地电阻值<10Ω(当土壤电阻率大时可到20Ω)。
5.3.4、基站机房应密封良好,气流组织合理,保持正压。
5.3.5、环境噪声要求:空调和发电机组产生的噪声在城市区域内的最大影响应不超过GB3096一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规范》的规定值(见下表):注:测量点选在离任一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1m,传声器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2m处。
5.3.6、基站环境温湿度规范:温度10~30℃,湿度20%~85%。
5.4、维护作业计划经管5.4.1、基站配套设备日常维护测试工程和测试周期参考下表,测试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频度不得低于下表所列5.4.2、基站配套设备运行维护工程及周期:6、基站安全经管要求6.1、基本要求6.1.1、基站配套设备运行维护安全基本要求:专业维护、专业人员、持证上岗。
6.1.2、基站内应对停用或已退网的设备关闭电源。
6.1.3、使用节能灯具,提倡节约用电。
无人值守机房应做到人走灯灭,提倡使用告警联动灯控经管措施,坚决杜绝长明灯。
6.1.4、合理配置空调,保证设备通风散热。
6.1.5、基站所有输入、输出缆线敷设规整有序,电力线与信号线(用户电缆、中继电缆)走线要分别布放。
6.1.6、基站内应使用阻燃型线缆,避免布线出现接头。
6.1.7、基站内严禁私接、乱接电源。
6.1.8、各类设备输入、输出线缆及各类地线要有明确标识。
6.1.9、基站的环境应保持整齐、清洁。
6.2、基站安全防水防火要求6.2.1、基站原则上不设暖气管、水管。
6.2.2、地势低洼的基站,应完善防水浸措施和预案。
6.2.3、设有架空地板的机房,架空地板下宜设地湿报警装置,以便及时找到漏水点。
6.2.4、基站设备等电气产品的安装、使用和供电线路的敷设,必须符合国家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电气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范或行业规范。
6.2.5、配电线路应安装短路保护、过载保护,使用空气开关;严禁用铜丝、铁丝等做保险丝;配电箱内不得堆放任何物品。
6.2.6、电源线、信号线不得穿越或穿入空调通风管道。
通信楼直击雷防护应符合国家规范(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
6.2.7、通信建筑中,下列机房应设洁净气体(1301、IG541、FM200等)灭火系统:6.2.8、基站内严禁安装、使用喷水灭火系统和EBM气溶胶类灭火装置。
6.2.9、在地震多发区的基站,电源设备安装应采取抗震加固措施。
7、基站蓄电池容量检测流程7.1、适用范围:基站配置的所有2V系列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
7.2、基站蓄电池容量测试要求:7.2.1、使用5年以上的蓄电池,每年一次容量测试(以3小时放电率放电)。
7.2.2使用5年以内的蓄电池,每2年进行一次容量测试(以3小时放电率放电),每年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测试。
7.3、基站蓄电池测试技术方案:7.3.1、核对性容量实验核对性容量实验按照3小时率的放电电流进行1小时放电,即放出电池总容量的1/3左右。
电池放电结束时,将各单体电池端电压与厂家给出的3小时率放电曲线(或电池端电压参数表)进行对比,若曲线下降斜度与原始曲线基本接近,说明改电池的容量基本不变,如果电池放电曲线斜率明显比规范曲线陡,即放电终止时电池端电压明显低于规范参数,则说明电池容量变化明显。
计算公式:Cg=Cr×h÷t÷η式中:Cg ——电池组估算容量;Cr ——电池组至放电结束时的实测容量;h ——电池放电小时率。
如果放电电流不是规范的放电率,则按比例在相邻的放电率间调整。
见下表。
t ——达到相同电压时厂家提供的放电曲线中的放电时间(单位为小时)η——该放电率下电池的有效放电容量7.3.2、一年中没有停电的基站蓄电池组按以下步骤进行放电(以3小时放电率放电)。
7.3.2.1、测量方法和步骤:7.3.2.1.1、检查市电、油机和整流器是否安全、可靠。
记录电池室温度。
7.3.2.1.2、检查当前直流负载电流,如果负载电流过小,则接上直流负载箱并进行相应的设定。
7.3.2.1.3、调低整流输出电压为46V,由电池组单独放电。
记录放电开始时间。
7.3.2.1.4、测量电池放电电流,核算放电电流倍数。
7.3.2.1.5、测各电池端电压,经过数次测量找出标示电池。
7.3.2.1.6当放电容量已达电池容量的30%-40%,或者整组电池中有一只电池(标示电池)端电压到达1/3放电容量的电压值时,停止放电,恢复整流器供电并对电池组进行均充。
记录放电终止时间。
7.3.2.1.7绘出放电电压曲线,与规范曲线进行比较,估算容量。
7.3.2.1.8按照公式估算电池容量。
7.3.3、一年中有停电的基站蓄电池组。
7.3.3.1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能够监控到蓄电池单体电压的基站蓄电池容量检测技术方案:在基站停电时利用监控检测单体蓄电池电压、放电电流、放电时长根据公式估算蓄电池准确容量。
7.3.3.2、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不能够监控到蓄电池单体电压的基站蓄电池容量检测技术方案:基站停电时,发电维护人员在现场发电的同时,对其中一组蓄电池(与开关电源分离)的单体电压、放电电流、放电至蓄电池组总电压进行测量,根据公式和测量结果估算电池容量(停电一定时长较准确)7.3.4、蓄电池全容量测试与所辖供电部门明确各基站电力情况,若电力正常,不会有停电,并对需测试蓄电池的电压、内阻以及连接螺丝的紧固是否可靠进行检查,认为可靠后,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电池组放电测试。
注:10HR放电:以0.1CA电流放电10小时,单体电压不低于1.80V 。
放电8小时,单体电压高于1.90V。
3HR放电:以0.25CA电流放电3小时,单体电压不低于1.8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