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非洲艺术。
这个地区有各种不同的文化,数世纪以来,长期受到外来的影响。
非洲最早的艺术遗迹是公元3000年前撒哈拉沙漠岩石上的雕刻与绘画。
建筑是北非和东非沿岸地区重要的视觉艺术,受当地盛行伊斯兰教与东方正教影响深远。
非洲东部的游动文化,强调的是个人的装饰。
西非和南非都属农业区,雕塑是最重要的视觉艺术。
约公元前500年在尼日利亚发现陶瓷人头与人像。
金属品的制造始于9世纪。
16~17世纪开始利用石头、木头、象牙等素材来雕刻,然而,最好的木雕作品至1920年代才出现。
内容概述
非洲东部的游动文化,强调的是个人的装饰。
西非和南非都属农业区,雕塑是最重要的视觉艺术。
约公元前500年在尼日利亚发现陶瓷人头与人像。
金属品的制造始于9世纪。
16~17世纪开始利用石头、木头、象牙等素材来雕刻,然而,最好的木雕作品至1920年代才出现。
20世纪初,随着现代艺术的兴起,人们对非洲艺术越来越有兴趣。
非洲艺术也不断地被介绍到西方世界和世界各国。
美籍的非裔艺术家不乏顶尖级人物,但其中与非洲的关系似乎很难说清。
仿佛只要是黑人,就被定位为非裔。
例如美国最著名的涂鸦艺术家巴斯奎特,他父亲具有海地血统,母亲有波多黎各血统,都是拉美黑人的后代,与非洲本土文化距离很远。
另一位著名美国黑人女摄影家劳娜·辛普逊,她的作品在1993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展出,成为闯入世界最重要当代艺术圣地的美国非裔女性。
她的作品以黑人女性的身体势态为切入口,思考白人文化对黑人生存所具有的霸权威胁。
非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并且那些表达非裔种族人们的精神状况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受到艺术界的大力追捧。
英国最有名的黑人艺术家要算是克里斯·奥菲利了。
他是1998年英国泰纳奖的得主。
他的作品曾在英国伦敦与美国纽约展出时受到极大争议,他以大象的粪便为创作的材料之一并整团地贴到画布上,但是欧菲利作品对非裔种族在英国的生活借由作品强烈反映出来,充满悲怜但又不沉溺而无法自拔。
此后他的作品也不断出现在世界各种大型双年展和文献展中。
而诸如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等国际重要展览也不断地加强对非洲艺术和非洲艺术家的吸纳,但实际上都只是具有黑人身份的其他国家艺术家和西方观念下的艺术。
例如2007年举办的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中,黑人身份的美国艺术家KerryJamesMarshall,其画作呈现的美国非裔族群的日常生活景象,被认为在探讨种族议题的主题背后蕴藏诗意的人性情怀。
同时,非裔的艺术策展人也开始进入当代艺术领域。
最著名的要算是具有非洲血统的美国人奥克维·恩维佐了。
1999年,奥克维·恩维佐就担任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的艺术指导,明确地以“全球化”和“地域性”取代了以往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概念。
2002年的第十一届卡塞尔文献展将他任命为主策展人,成为非洲血统的策展人入主世界顶级艺术展览的第一人。
但这些都不是非洲本土的艺术家,不能代表非洲人民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只是迎合
了西方视野。
而与此同时,大批非洲本土艺术家越来越能接受正规的美术训练,而非洲的传统艺术品则日趋成为工艺品,销售到全球市场。
这就是非洲当代艺术的复杂处境,何去何从,非洲艺术将走向何方?
广阔的非洲艺术
非洲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每个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古老传统艺术。
北部非洲包括埃及和突尼斯等国家。
古埃及灿烂的艺术人们都很熟悉。
值得一提的是北非还是约始于公元前9000年的非洲岩画艺术的重要地区,其中位于离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边界不远的撒哈拉中部的阿杰尔高原被世界各国学者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史前艺术博物馆”。
西部非洲是古代非洲艺术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今天的尼日利亚、贝宁、马里都曾经是古代灿烂文明古代王国的所在地,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等地的古老族群艺术也十分突出。
那里有广袤的热带丛林,隐藏着很多古代王国,其中的青铜雕塑、木雕等艺术生生不息。
中部非洲也是非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004年曾在中国举办过“刚果王国的艺术”展,成为与尼日利亚的古代王国齐名的古代非洲文明。
南部非洲最重要的国家是南非和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的石雕在最近几十年中也逐渐为人所知,成为非洲的雕刻艺术中与木雕、铜雕齐名的雕刻种类。
东部非洲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国,柬埔寨。
近代也因为战乱不断,文化艺术遭受极大的破坏。
最近随着世界对东部非洲的关注,人们开始进行现代的艺术学习。
非洲雕刻艺术揭秘
热带雨林的雕刻通常是夸张和富有表现力的。
与热带大草原不同,热带雨林的艺术更具有现实主义和悲剧色彩。
地域环境对雕刻者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他们生活在林中空地或边缘(如俾格米人),生活在神秘不可知的恐怖环境,时刻有可能受到野兽和莫测力量的袭击,为求生存,人们必须不断地垦荒、与这种环境作斗争。
他们的艺术自然要为这种斗争、并为消除生活在森林中心“绿色地狱”中的焦虑服务。
热带雨林的大部分雕刻品都是他们信奉的祖先和自然界的诸多鬼神
形象。
科特迪瓦西部的面具最具代表性,上面饰有猴皮碎片、鸟羽毛、弹壳和小铃铛,看上去比较恐怖。
这表明住在热带雨林中的人希望用夸张神秘的雕刻驱赶自己心中的恐慌。
当然,热带雨林的艺术也不全是这样的风格,有时雕刻者似乎忘记了他们的恐慌,而表现出某些优雅和放松,加蓬芳族和巴布努族的艺术就是如此。
他们雕刻的女人像和白色面具,表现出罕见的优雅和安详的美,这些正和刚果(金)及安哥拉乔奎族的面具形成鲜明对比。
非洲艺术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在马里,多贡族制作的用于宗教仪式的立体主义风格雕像和面具,引起了收藏者和博物馆的极大兴趣。
除祖先雕像外,多贡人还制作了奇异的“多层房屋样”面具(木板制作,有时高达5米)和十字形的卡那加面具。
班巴拉族同样善于木雕,尤其是头盔式面具,有时制作与生殖崇拜有关的女人像,但大多表现羚羊,非常有特色。
非洲艺术对世界现代艺术有不小的贡献。
1907年,毕加索到巴黎人类博物馆参观,他被震撼了,因为他在这里找到了新的艺术语言:立体主义。
整个夏天,毕加索用新的绘画语言创作了巨幅油画作品《亚威农的少女们》。
画面上5位少女中的3位面部似乎被错误地戴上了非洲面具。
这3个少女的面部被画成有体积感的、简约的几何形体——矩形或椭圆形,双目简化成圆柱形或球形,鼻和口呈方形和杆状。
毕加索的朋友,如勃拉克、马蒂斯等也都看重非洲雕刻,并从非洲返回的人类学者和旅游者手中购买这些艺术品。
有些艺术家还把这些雕刻品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如画家弗拉明克送给德兰一尊雕像。
诗人阿波利奈尔和布雷东也收藏了不少非洲艺术品。
艺术家们的推崇使全世界掀起了非洲艺术热潮。
毕加索经常放下画笔而创作雕塑,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非洲艺术的影响。
和毕加索一样,立体主义雕塑家也得到非洲艺术的启迪,他们的作品受到非洲面具和雕像的影响。
1910年至1911年,真正的立体主义雕塑流派诞生了,
并产生了一批著名雕塑家。
可以这样说,非洲艺术为立体主义艺术家指明了一条道路,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打破了自文艺复兴以来对艺术的枷锁。
非洲艺术为现代艺术家打开了一个新的审美视角,这是走向抽象艺术的第一步。
此后,不再追求以写实的手法表现现实的现代艺术逐渐成为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