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雕刻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非洲雕刻艺术,充分感受非洲雕刻的艺术魅力。
2、尝试从多角度欣赏非洲雕刻,理解作品的内涵,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掌握欣赏方法。
3、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艺术的宽容和尊重,强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非洲雕刻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特点,掌握欣赏方法。
难点:理解非洲雕刻的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陶土等制作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感,体会音乐中蕴含的独特韵味。
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着眼睛尽情享受音乐。
听完后,教师问:在音乐声中,你们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师:你能感受到音乐来自哪个地方吗?
二、欣赏非洲风景,领略非洲的异国风情。
让我们再次带着这美妙的音乐一起来领略一下非洲的美丽景观吧!(多媒体显示图片)
三、介绍非洲。
过渡:非洲人可以说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创作的每一件艺术品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一根木、一块石、一片色彩、一段鼓声,都能通过他们的手向人们传达一种意境。
是怎样的环境创造了如此的神奇呢?你对非洲了解多少呢?
1、学生交流对非洲的认识。
2、教师概括介绍非洲。
多媒体显示:非洲全称阿非利亚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有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
东滨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临亚洲。
面积约302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2%,仅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非洲有56个国家和地区。
在地理上,习惯把他分成北非、东非、中非、西非和南非。
人口66200万,占世界总人口的12.3%,仅次于亚、欧居世界第三位。
非洲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一些人类学者利用遗传学技术对人类的基因进行研究,认为全世界的民族共同起源于4-20万年前的一个非洲原始部落。
3、揭示课题。
在非洲这块辽阔而神神奇的土地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艺术,而非洲的雕刻艺术则更具一格,曾在无数人的心中激荡并引起美的思索。
毕加索曾毫不客气地说,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在中国和非洲,而西方根本
没有艺术可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非洲雕刻的神奇,探索一下非洲雕刻的奥妙所在!(板书课题)
四、欣赏非洲雕刻。
1、指导欣赏。
出示《一家人》,简介作品,让学生了解夸张变形是非洲雕刻艺术的重要特征。
(作品雕刻的是一个和睦的普通农民的家庭成员,人物造型强调形体部位的转折,多处运用了硬挺的直线。
雕刻的人体比例采用的是非洲雕刻的典型比例,即“非洲比例”,头部一般是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在非洲人看来,人的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祖先的灵魂主要集中在头部。
)
2、多媒体显示非洲雕刻作品。
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
(1)你喜欢这件作品吗?如果叫你帮她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名字?
(2)从造型上观察,他们有什么特点?
3、学生欣赏。
4、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教师多媒体显示作品的有关信息。
5、学生总结非洲雕刻的特点,教师相机板书:
非洲雕刻的材料:青铜,陶土,象牙,乌木,红木,石头……
非洲雕刻的特点:造型粗犷夸张
五、动手制作。
过渡:欣赏了这么多的雕刻艺术品,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名雕刻艺术家了,现在就让我们的艺术细胞活跃起来,一起创造一件属于自己的雕刻艺术品吧!
(1)教师介绍制作方法。
A、制作大轮廓;B、刻画细节部分;C、进行适当的装饰。
(2)学生动手,利用陶土制作一件作品,可以仿照书上的雕刻作品,也可以自己创作。
六、作品展示。
学生将制作好的作品展示出来,并作简单的介绍(可以学生互评)。
七、视频播放有关非洲艺术咨询,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非洲艺术。
八、课堂小结。
九、课后拓展。
了解其他国家的雕刻的特点,和非洲雕刻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板书设计:
第20课非洲雕刻艺术
材料:青铜,陶土,象牙,乌木,红木,石头……
特点:造型粗犷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