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2016-12-01 chenyu2000 转自Sin5修改微信分享: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广大考生查阅!!高中会考历史模拟练习题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以下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A. 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2. 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 平定“七国之乱” B .平定“安史之乱”C.颁布“推恩令” D .实行“九品中正制”3. 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于A. 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4.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反映了A.手工业生产方式B .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C.小农经济生产方式D .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5. 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①商周②西汉③明④清A.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6. 某班设计“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文献”、“历史人物”、“学习测评”等四项链接。

如果再添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A.鸦片战争B .天国兴衰C .李鸿章D .《天朝田亩制度》7. 下列历史人物中,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有机结合创作小说的人物是A.蔡元培B.鲁迅C.胡适D.陈独秀8. 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发动了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9.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团结抗战。

其中姚子青和谢晋元二位英雄出现在A.淞沪会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D .武汉会战10•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后共持续约A. 38 年B . 48 年C . 30 年D . 22 年11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说明了A.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B .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C.军机大臣在皇上心目中没有地位D .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12.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A.当时报刊的言论不受限制B .当时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C.当时报刊已成为宣传民主和科学的工具 D .当时报刊的舆论功能已被社会认知13. 我国第一条电报线架设在A.台湾 B .北京C .香港D .上海14 . 19世纪80年代初,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通车,这条铁路是A.唐胥铁路B .京张铁路C.淞沪铁路D.成渝铁路15 .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

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上画得清清楚楚。

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928年。

这说明A.日本对中国的民众生活很感兴趣B .日本想对中国的地理开展学术研究C.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D .日本陆军总部帮助中国勘测地理16 . 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13.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A.邓小平B.周恩来C.叶剑英D.毛泽东18 .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B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C.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D .迅速恢复国民经济19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 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

其中与1979- 1984年相对应的是A B C D20.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的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B .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D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1.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开创于A.梭伦B.庇西特拉图C.克里斯提尼D.伯利克里22. 建立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文件是A.《大宪章》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D.1787年宪法23. 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有①欧洲商人开始同世界各地直接建立商业联系②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由此迅速发展③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4. 下列工业革命的成果,按照发明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①③②④D .②①④③25.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国家是A英国和法国B俄国和日本C美国和德国D美国和英国26.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不应包括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 .使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C.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D .促进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27.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下面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 推翻了统治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权力转归苏维埃C. 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 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28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提出B .马歇尔计划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D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29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B .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D .人们对和平的向往30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核心是A.通过谈判缓解社会矛盾B .鼓励消费发展经济C.加大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D •国家干预经济31. 下图所示的图案是A.联合国会徽B .东盟标志C . APEC会标D .欧盟旗帜32. APEC的成员国是A.发展中国家B .亚洲国家C .环太平洋国家D .西方国家33.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包括①《西游记》②《水浒传》③《三国演义》④《儒林外史》⑤《聊斋志异》⑥《红楼梦》A.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⑥C .③④⑤⑥D .②③⑤⑥34. 京剧是由哪些戏曲进京演出互相融合形成的①越剧②黄梅戏③徽剧④汉剧⑤川剧⑥粤剧A.①②B .③④C .⑤⑥D .①③35. 被称为大众传媒中的“第四媒介”是A.报纸B.互联网C.电视D.广播36.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C. 利用市场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调整发展经济D. 建立社会王义经济基础37.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B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积重难返C.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发生D .美国的军事实力远强于苏联38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布:“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此话反映的情况是A.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B. 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C.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D.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39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是A.《氾胜之书》B .《齐民要术》C.《农书》D.《农政全书》40. 下列观点反映出人文精神的是①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认识你自己③朕即国家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①④B .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41. 发表《物种起源》,建立生物进化理论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 •赫胥黎C •哥白尼D •伽利略42. 建立经典力学基本体系的科学家是A.托勒密B •哥白尼C •牛顿D •爱因斯坦43.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共同点是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②以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判断是非的标准③强调实事求是,实践检验真理④以阶级斗争为纲A.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①③44.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A.地动仪B •造纸术C •雕版印刷术D •指南针45.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B. 楚辞是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C. 赋是战国后期出现的一种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D. 元朝的汉族文人经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46. 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A.雨果B .巴尔扎克C .雪莱D .狄更斯47. 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我国曾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作者是A.奥斯特洛夫斯基B .高尔基C .列夫•托尔斯泰D .普希金48. 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的代表作是A.《马拉之死》B.《拿破仑加冕》C.《格尔尼卡》D.《自由引导人民》49. 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作者是A.米勒B .列宾C .莫奈D .凡高50. 歌剧《茶花女》的作者是A.约翰•施特劳斯B .贝多芬C .威尔第D .比才第U卷非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3道大题,51题18分,52、53题各16分,共50分。

51. (18分)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奉行不同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冋题。

(1)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结合所学知识试概括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变化情况和特点。

(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试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在外交上要采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6分)(3)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在外交上出现哪些重大突破?出现这种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6分)52. (16分)以下是民国时期荣氏企业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荣宗敬、荣德生是江苏无荣巷人,1913年,荣氏兄弟出资4万元和别人合资在上海创建福新面粉厂,开工不到一年,盈利 3.2万元。

盈利率达80%到1921年为止,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共有12家,分布于上海、无锡、汉口、济南等地,各厂面粉畅销全国,更远销英、法、澳及东南亚国家。

成为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

同时、面粉业经营的成功,进一步促进了他们投资实业的浓厚兴趣。

1915年荣氏兄弟出资18万元创办申新纺织公司。

1922年止申新已有四个厂、产纱锭达13万余枚,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纺织企业公司。

纱锭生产率甚至超过了在华日商纱厂。

被誉为“棉纱大王”。

资料二1937年,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