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 (3)一.选题背景 (3)二.关键词 (4)三.研究思路 (4)四.数据收集及模型建立 (5)五.模型的求解和检验 (6)(一)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7)(二)异方差的检验: (9)(三)自相关性的检验: (11)六.模型经济意义的检验和解释 (13)七.政策建议 (14)统计数据来源附表: (16)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摘要】:本文旨在根据我国2001—2012旅游相关数据,分析出影响我国旅游发展的部分因素。
首先基于对旅游发展的一些考证以及对影响我国旅游业收入的因素分析,同时综合了相关的市场细分和消费分析理论,选取了国内旅游人数等四个解释变量建立了理论模型。
在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基础上,利用EVIEWS 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
最后,我们对所得的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政策建议。
一.选题背景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的美称,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服务的一系列的相关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等相关事务。
中国旅游业是个新兴的产业部门,起步晚但是发展非常迅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广度深度都远远不及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因此,很有必要对旅游业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二.关键词旅游业、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多元回归分析、异方差、经济意义三.研究思路从全国范围来说,旅游收入能很好地反映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将国内各地旅游收入作为因变量。
影响旅游收入的因素很多,经过查阅相关资料,把主要研究方向定为宏观经济情况、旅游人数、人均旅游花费和基本交通建设四个方面。
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很好地反映一国消费者收入水平,以及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所以将它作为宏观经济情势的代表因素。
在旅游人数这个解释变量的划分上,国内旅游人数可以很好反映国内旅游市场的规模,我们考虑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消费。
中国旅游的国际市场是个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尽管外国游客前来旅游的方式包罗万象而且消费能力也不尽相同,但从国际服务贸易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做变量选择时,运用国际营销的知识进行市场细分,划分了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
但是由于本文主要考虑国内旅游市场,因此选取国内旅游人数作为该方面的主要因素来分析。
人均花费方面,可将市场细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由于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在全国范围来看普遍高于农村居民,且收入用于旅游的比重一般高于农村居民,因此选取较为典型的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来反映一国居民对旅游消费的投入水平。
旅游发展除了对消费者市场的划分研究,还应考虑到该产业的基础硬件设施。
在众多可选择对象中我们经分析研究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决定从交通建设着手。
在我国,交通一般分布为公路,铁路,航班,航船等,最后选用铁路长度作为交通基础建设因素的代表。
四.数据收集及模型建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2003-2012)根据我们对影响我国旅游业收入的因素分析,以及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的需要,初步选取了以下四个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旅游人数、城镇居民旅游人均花费、铁路长度。
建立下列模型:Y=B+B1X1+B2X2+B3X3+B4X4+uY——旅游景区营业收入(万元)X1——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元)X2——国内生产总值X3——国内旅游人数(百万人)X4——铁路长度(千米)u--------随机扰动项2009 10183.69 801.1 340902.8 1902 8.55 2010 12579.77 883.0 401512.8 2103 9.12 2011 19305.39 877.8 473104.0 2641 9.32 2012 22706.22 914.5 518942.1 2957 9.76五.模型的求解和检验利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OLS回归分析,结果如下:由此可见,该模型的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显著,但是x1,x2,x4的系数t检验不显著,而且x1和x2的符号不符合经济意义,所以判定该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所以进行下列修正:(一)多重共线性的检验首先对Y进行各个解释变量的逐步回归, 由最小二乘法,结合经济意义和统计检验得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一个解释变量如下:继续采用逐步回归法将其余解释变量代入,得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两个解释变量,结果如下:以上模型估计效果最好,继续逐步回归得到以下结果:各项拟合效果都较好。
虽然x1和x2的t检验不是很显著,但考虑到其经济意义在模型中的重要地位,暂时保留。
继续引入x4。
根据以上回归结果可得,x4的引入使得模型中2X、x4、x1的t检验均不显著,再考察x4,x2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984905,说明2X、x4高度相关,模型产生了多重共线性,因此将x4去掉。
又因为x1,x2系数为负,不符合经济意义,也应该去掉。
由此确定带入模型的变量为x3.(二)异方差的检验:再对模型的异方差性进行检验:鉴于我们的样本资料是时间序列数据,选用ARCH检验。
这里Obs*R-squared为0.08546,显著水平α=0.05,自由度P=1,查2χ分布表得临界值2χ(1)=3.84146,因为0.05Obs*R-squared=0.08546<3.84146。
所以接受0H,表明模型中随机误差项不存在异方差。
再考虑P=3的情况:这里Obs*R-squared为0.000325,在显著水平α=0.05,自由度P=3,查2χ(3)=7.81473,因为χ分布表得临界值20.05Obs*R-squared=0.000325<7.81473。
所以仍然接受0H,表明模型中随机误差项不存在异方差。
(三)自相关性的检验:用DW法检验方程的自相关性,根据以上估计的结果,由DW=0.771851,给定显著性水平 =0.05,查Durbin—Watson表,n=13,k’(解释变量个数)=4,得下限临界值L d=0.376,上限临界值U d=2.414,模型中DW<dL,显然模型中存在自相关。
从残差图中可以看出说明随机扰动项可能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再借助残差项t e 和其一阶滞后项1t e -的二维坐标图进一步分析:由图示可看出,t e 与1t e -显然存在负自相关,然后利用对数线形回归修正自相关性,得到相应结果如下:从估计的结果看,DW=1.4476,说明修正后有了明显好转,随机扰动项几乎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检验和修正后的结果如下:In Y=-6.4293+0.7726InX1+0.6388InX3+2.6487InX4(4.7208) (0.8789) (0.4409) (1.3676)t= (-1.3619) (0.8791) (1.4489) (1.9366)2R=0.974543 2R=0.966068 F=114.86六.模型经济意义的检验和解释从经济意义上来说旅游收入应随着旅游人数和人均旅游花费和铁路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各项偏斜率系数都大于0,满足经济意义的先验,是符合经济理论的。
β1衡量我国旅游收入关于人均旅游花费的弹性,也就是表示当人均旅游花费每变动百分之一时,平均来说,旅游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例如人均旅游花费每增加1%,则旅游收入平均增加0.77%。
β3衡量我国旅游收入关于国内旅游人数的弹性,也就是表示当国内旅游人数每变动百分之一时,平均来说,旅游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例如国内旅游人数没增加1%,则旅游收入平均增加0.638%。
β4衡量我国旅游收入关于国内铁路长度的弹性,也就是表示当国内铁路长度每变动百分之一时,平均来说,旅游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例如国内铁路长度每增加1%,则旅游收入平均增加2.64%。
这个模型充分说明了交通建设对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应了那句老话“要想富,先修路”。
七.政策建议为了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是按照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在以市场为主,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旅游业更快发展。
(1)建设和完善旅游法制体系,力争《旅游法》的尽早出台。
(2)提高旅游管理部门的地位,或组织高层次的协调机制,以适应旅游产业大规模和大发展的前景。
(3)中央政府的主导需要相应的资金基础。
从1992年起,财政部建立了旅游发展基金,其来源是在出境机场费中加收20元人民币,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考虑到旅游大发展的需要,多渠道,多形式开辟政府基金来源是必要的。
(4)加大促销投入。
长期以来我国促销经费严重缺乏。
中央一年所能提供的促销经费不足500万美元,这大大限制了我国对国际旅游市场大面积,深层次的开发,难以产生影响客源流向的招徕效果。
从国际上看,为了使自己处在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每个国家每年都投入相当数量的旅游经费,用于开展旅游对外促销活动。
按照世界一般规律,吸引一个国际旅游者平均需要3—5美元的促销经费,而我国尚不足0.5美元,这种状态,显然无法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需要。
因此,在政府主导型战略的实施中加大促销投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2、旅游市场创新旅游经济是特色经济,而特色就需要充分地发扬创新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专。
对于旅游市场的开拓,各地旅游开发和建设模式大同小异,无论是山水风景区,历史文化名城,滨海沙滩度假地,还是温泉休养区,大都只是大众旅游市场的共同特征,因此,重复建设的模式正成为旅游开拓市场的通病。
随着现代旅游者需求日益成熟,伴随着主题公园等人造景区大规模发展之势,生态旅游由于世界各国重视人和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环保概念的强化,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生态旅游正在世界各地呈方兴未艾之势。
区域旅游的发展开始以若干不同旅游项目满足相应不同分众市场的开发模式以获得综合整体效益,形成规模经济的发展趋势。
3、不同产业匹配发展产业之间相互联系,旅游业的存在不是独立的,在促进旅游业的同时也要加大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如我国农业人口占据很大比例,而国内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城镇居民上,农村市场还存在很大的空白。
可以说,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还没有开发完全,农村市场非常广阔,具有很大潜力,所以发展农业,必然会极大促进我国的旅游事业。
参考文献:古扎拉蒂,《经济计量学精要》,吴承照,《旅游规划的性质与方法》,同济大学,1994年王新军,《区域旅游客源市场调研》,北京大学,1994年刘杰,《提高旅游质量的几个问题》,河北省科学院,199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来源附表:2-1 国内生产总值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