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地形测量2005年至2006年第一学期第38次课
第八章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
§8-1 地形图的比例尺
一、比例尺定义
比例尺定义——图上直线长度d与相应地面水平距离D之比。
式中:M——比例尺分母,M越大,比例尺越小。
反之亦反。
二、比例尺的形式
1.数字比例尺一般将数字比例尺化为分子为1,分母为一个比较大的整数M表示。
M越大,比例尺的值就越小;M越小,比例尺的值就越大,如数字比例尺1:500>1:1000。
2.直线比例尺
优点:直接比量——方便;图纸变形的影响小。
三、比例尺的精度
地物地貌在图上表示的精确与详尽程度同比例尺有关。
比例尺越大,越精确和详细。
人眼的图上分辨率,通常为0.1mm。
不同比例尺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平距,称为地形图比例尺的精度。
§8-2 地形图的图式
一、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1.比例符号
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用规定符号画出的地物符号称为比例符号,如房屋、较宽的道路、稻田、花圃、湖泊等。
2.非比例符号
有些地物,如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独立树、路灯、检修井等,其轮廓较小,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照地形图的比例尺绘到图上,则不考虑其实际大小,而是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
这种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
3.半比例符号
对于一些带状延伸地物,如小路、通讯线、管道、垣栅等,其长度可按比例缩绘,而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的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
二、地貌符号
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一般是等高线。
(还有一些特殊地貌符号:如冲沟、梯田、峭壁、悬崖等)
等高线又分为首曲线、计曲线和间曲线;
在计曲线上注记等高线的高程;
在谷地、鞍部、山头及斜坡方向不易判读的地方和凹地的最高、最低一条等高线上,绘制与等高线垂直的短线,称为示坡线,用以指示斜坡降落方向;
当梯田坎比较缓和且范围较大时,可以用等高线表示。
三、等高线的定义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的闭合曲线。
四、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用h表示.同一幅地形图的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地形图的等高距也称为基本等高距。
大比例尺地形图常用的基本等高距为0.5m、1m、2m、5m等。
等高距越小,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细部就越详尽;
等高距越大,地貌细部表示的越粗略。
五、等高线的分类
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和间曲线
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用0.15mm宽的细实线绘制。
计曲线:从零米起算,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一条等高线,该等高线称为计曲线。
计曲线的高程值总是为等高距的5倍。
计曲线用0.3mm 宽的粗实线绘制。
(计曲线主要是为读取高程时方便一些)间曲线:对于坡度很小的局部区域。
当用基本等高线不足以反映地貌特征时,可按1/2基本等高距加绘一条等高线,该等高线称为间曲线。
间曲线用0.15mm宽的长虚线绘制,可以不闭合。
在某些等高线上可以绘一条短线(示坡线)表示斜坡下降的方向。
六、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间曲线除外),如果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他图幅内闭合。
3.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
4.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正交(在交点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5.在同一幅地形图内,基本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
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地形测量2005年至2006年第一学期第39次课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第八章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
§8-4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我国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即经纬度划分的梯形分幅和
按平面直角坐标网格线划分的矩形分幅。
一、梯形图幅的分幅和编号
我国基本比例尺是以国际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
其梯形图幅的地形图
比例尺序列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
1:2.5万、1:1万、1:5000、1:2000。
1.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从赤道起,每隔ΔB=4︒,向南(北)直至88︒,将半球分为22个横列,
每列依次用A、B、C……V表示。
从精度180︒起,每隔按ΔL=6︒,自西向东用子午线分成60个纵列。
依
次用1、2、3、……60表示。
行号=
1
4
int+
︒
B
列号=
31
6
int+
︒
L
2.1:50万、1:25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2行2列,共4幅1:50万地形图,每幅1:50万地形图的经差为3︒、纬差2︒。
分别用A、B、C、D表示。
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4行4列,共16幅1:25万地形图,每幅1:25万地形图的经差为1︒30'、纬差1︒。
分别用[1]、[2]、……保护。
1:50万(1:25万)1991年制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的国家标准,自1991年起新测和更新的地形图,照此标准进行分幅与编号。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
3.1∶10万、1∶5万、1∶2.5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1:10万
比例尺1:10万1:5万1:2.5万比例尺代码 D E F
图幅范围纬度
经度
20’
30’
10’
15’
5’
7’30″
行列划分数量行数12
12
24
24
48
48 列数
4.1:1万、1:5000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1:1万地形图的分幅是以1:10万图幅为基础,而1:5000地形图的分幅是以1:1万图幅为基础。
二、矩形分幅与编号
按照统一的直角坐标格网划分的。
1∶500、1∶1000、1∶2000的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或40cm×50cm的矩形分幅。
1∶5000比例尺地形图也可采用40cm×40cm的正方形分幅。
①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
一般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
“纵坐标-横坐标”,(例:4530.0—652.0 )
②流水编号法(从左到右)
③横列编号法(先行后列)行号:
1
)
int(+
∆
-
B
B
B
N
列号:
1
)
int(+
∆
-
L
L
L
W
编号=(行号-1)×n+列号。
以1:100万为基础。
见P192表11-10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
②流水编号法③横列编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