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健康状况评价
二、健康状况指标
(一)人口统计指标 (二)疾病统计指标 (三)生长发育指标
1、出生率 2、死亡率 3、婴儿死亡率(未满周岁) 4、平均期望寿命 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比例 7、新生儿死亡率 8、孕产妇死亡率
二、健康状况指标
(一)人口统计指标 (二)疾病统计指标 (三)生长发育指标
群体健康状况评价的方法
一、文献法 二、调查法
第一节 健康状况评价的
概念及意义
一、个体健康状况评价 二、群体健康状况评价 三、健康状况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四、健康状况评价的发展
第一节 健康状况评价的
概念及意义
一、个体健康状况评价 二、群体健康状况评价 三、健康状况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四、健康状况评价的发展
3、社会环境指标
(1)、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 (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4)、人均收入: (5)、劳动人口就业率: (6)、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Engel
系数)
(二)卫生保健指标
(1)、卫生保健服务指标 1)、卫生服务需求指标
➢ 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两周患病率) ➢ 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 ➢ 慢性病患病率 ➢ 两周患病疾病谱 ➢ 两周每千人因病伤卧床天数 ➢ 两周每千人因病伤休工天数 ➢ 两周每千人因病伤休学天数 ➢ 活动受限率 ➢ 残疾率
个体健康概念的范畴
健康相关 范畴
自理能力
日常活动 和角色
人际关系
可能属于 核心范围
社会职能 交流能力 睡眠能力 精力与活力
核心范围
听力 认知能力
情感 消化能力
疼痛
皮肤
性功能 排泄
健康 3、自报健康
第一节 健康状况评价的
概念及意义
一、个体健康状况评价 二、群体健康状况评价 三、健康状况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四、健康状况评价的发展
(4)、人口系数:分为老年人口系数和少 年人口系数。
1、 人口学指标
(5)、年龄中位数:指的是这样一个 年 龄,它将人口总数均等地分为两半,一 半的人口 年龄高于这个数,另一半低于 这个数。
(6)、人口类型
表5-2
指标
国际标准人口类型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少年人口系数 >40 (%)
老年人口系数 <4 (%)
第五章 健康状况评价
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王小丹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常用人口状况评价指标的含义, 年平均人口数、性比例、人口自然增 长率的计算方法;
2、熟悉疾病与残疾评价,死亡评价的 基本内容;
3、了解常用居民健康指标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健康状况评价的
概念及意义
一、个体健康状况评价 二、群体健康状况评价 三、健康状况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四、健康状况评价的发展
(二)卫生保健指标
(1)、卫生保健服务指标 2)、卫生服务利用指标
➢ 两周每千人就诊次数(两周就诊率) ➢ 一年内每千人住院次数(住院率) ➢ 一年内每千人住院日数 ➢ 每人每年就诊次数 ➢ 每人每年住院日数 ➢ 两周内每千人服药人数
(二)卫生保健指标
(1)、卫生保健服务指标 (3)、预防保健服务指标 ➢ 计划免疫率 ➢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 儿童系统管理率
(二)卫生保健指标
(2)、卫生保健资源指标:包括卫生人力、卫生费 用、卫生设施和设备、卫生技术和卫生信息。它反 映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集体、个人对 卫生保健综合投入的客观指标。 1)、每万人口医师数 2)、每万人口护士数 3)、每万人口药剂师数 4)、每万人口病床数 5)、每万人口医疗机构数 6)、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7)、人均卫生经费
100%
2、自然环境指标
(1)、公共卫生场所监督率: (2)、年空气污染天数比例:在一年中空
气污染超过三级的天数所占的比例。 (3)、有毒有害作业年监测覆盖率: (4)、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 (5)、人均居住面积: (6)、垃圾管理合格率 (7)、卫生厕所普及率 (8)、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 (9)、自来水入户比例: (10)、二次供水点水监测合格率
1、发病率 2、患病率 3、病死率
二、健康状况指标
(一)人口统计指标 (二)疾病统计指标 (三)生长发育指标
1、新生儿出生体重达到2500g及以上的百 分比
2、6岁以下儿童体重低于年龄体重标准的 百分比。常用临界值为均数-2倍的标准 差。
三、指标的获得途径
1、生命统计资料 2、人口普查资料 3、卫生服务常规登记 4、抽样调查 5、疾病登记 6、流行病学监测 7、其他
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 年平均人口数(年中人口数)
100%
1. 人口学指标
(2)、人口负担系数:又称抚养比或抚养 系数,说明人口年龄构成对社会经济状 况的影响,它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 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人口负担系数=0~14岁人口数+ 65岁人口数 15~64岁人口数
第二节 健康状况评价的
指标
一、健康相关指标 二、健康状况指标 三、指标的获得途径
一、健康相关指标
(一)影响健康的环境指标 1. 人口学指标 2. 自然环境指标 3. 社会环境指标
(二)卫生保健指标 1. 卫生保健服务指标 2. 卫生保健资源指标
1. 人口学指标
(1)、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一定时期内, 人口的自然增加数与年平均人口数(或 年中人数)之比。
老少比(%) <15
30~40 <30 4~7 >7 15~30 >30
年龄中位数(岁)<20 20~30 >30
2、自然环境指标
(1)、公共卫生场所监督率:指卫生监督 部门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 定期对卫生场所进行卫生监督,其中合 格场所所占的比例。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率=按条例规定定期进行卫生监督的公共场所数 同期公共场所总数
100%
抚养比低于50%,称为低抚养,高于50%, 则称为高抚养
1. 人口学指标
(3)、老少比:又称老龄化指数,是指60 岁及以上人口与0~14岁人口数之比。
老少比=60岁及以上人口数 0~14岁人口数
100%
老少比<15%为青年人口型,15~30%称 为成年人口型,>30%则称为老年人口型。
1. 人口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