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生产综合数据统计管理系统分析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油田生产开发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随着而来的便是油田中地质、工程等生产综合数据信息量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运用综合数据统计管理系统对相关的生产进行管理是油田工作中的重要举措,运用综合数据统计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对相关数据进行管理,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安全性能以及在进行数据获取和使用的时候极大的方便使用流程,节省时间,提高科研生产工作效率。
基于此,笔者结合下属单位采油厂,本文就针对油田生产综合数据统计管理系统展开分析。
关键词油田;生产综合;数据统计管理系统
前言
油田生产综合统计管理系统的设计标准是以数据存储和搜索范围、不同压缩包数据流量的大小以及在传输途中变换的码型为依据的。
采油厂在勘探开采到油气输出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生产综合数据,这些生产综合数据有时需要删除或者增加,油田生产综合数据统计管理系统的开发有效地节省了工作时间,其能更加系统全面地处理这些数据,将每一个月、每一季甚至是每一年的开采数据进行统计。
1 油田生产综合数据统计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
采油厂的生产开发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项目,在进行具体的采油厂生产开发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由于资料数据的处理量非常大,以往的人工整理不仅费时费力,并且效率低下,很多时候处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但是在采油厂的生产开发过程中,石油的生产开发周期非常长,难度也比较大,许多工作需要重复进行,再加上对整个数据的收集整理缺乏有效的管理,石油生产开发的工作难度直线上升[1]。
但是采用综合数据统计管理系统,就会明显增强数据管理的效率,可以有效对生产开发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准确快速的整理和保存。
在石油生产开发过程中,数据是所有工作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采油厂的各项生产都是靠数据说话的,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的传统数据管理方式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石油企业的自身发展需要。
使用综合数据统计管理系统,不仅仅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
极大的节省人力物力,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2 问题的提出
随着采油厂网络基本完善,Oracle数据库普遍应用,办公工作简单、易用成为现在办公人员的必选捷径,只有快速高效的办公,才能适应现在信息化办公的需求。
目前计划规划部统计管理工作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没有标准的综合数据库、无专业软件管理
目前在厂级综合数据统计方面没有标准的数据库,综合数据的大部分数据是以静态报表进行存储,另外在综合数据管理方面没有专业的数据管理软件,造成数据统计、查询的不便。
2.2 综合数据传送通过报表传送
数据信息的传送只能以静态报表的方式向上报,在各单位每次上报综合数据信息时,或者通过电话联系上报数据,或者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传送,或者将上报静态数据报表带到计划规划部,这些工作步骤不仅烦琐,而且不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2.3 数据报表的统计及生成不便
在统计员收集各类综合数据后,必须通过手工方式录入到EXCEL电子表格中,而且在基础数据录入中,还有一些通过计算完成的分析数据,这些数据也只能通过手工方式进行计算,不仅占用大量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增加了统计员的工作量,给统计工作带来不便。
2.4 DBF数据库管理老化
目前在上报油田公司统计报表中,还包含三类DBF数据库的管理,这三类数据库必须通过早期DOS模式进行管理,所有数据报表的生成必须通过敲入各种命令完成,这种烦琐的命令管理过程,已不能适应当前高效的界面化管理的需要。
3 油田生产综合数据统计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3.1 用户划分
采油厂采取系统根据现有计划统计管理业务流程,集合与数据管理相关的业务人工作性质,共设定三种用户身份,如图1所示:
3.2 功能划分
(1)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基础数据维护管理。
(2)录入数据管理:天然气数据管理、污水处理管理、供原稳装置油量管理、化学药品管理、井下作业油水井实际作业管理、生产用电管理、生产用水管理、消耗汽柴油管理、油水井生产数据管理、聚合物数据管理、测试测压数据管理、外运原油管理。
(3)計划数据管理:参数设置管理、提取数据管理。
油田生产经营公报:包括水聚驱产量分配表、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计划完成情况表、原油产量计划完成情况表井下作业计划完成情况表、大试验区计划完成情况表、用电清水计划完成情况表、自耗气计划完成情况表、化学药品消耗情况表。
(4)油田定期统计报表:包括原油产量完成情况表、天然气产销平衡情况表、油(气)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油田生产情况表、聚合物驱油情况调查表、自用油完成情况表、井下作业油水井完成验交完成情况、工业水消费、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
(5)油田综合数据台账:包括原油产量台账、原油商品量台账、油田注水台账、外输天然气商品量台账、污水处理台账、产水台账、产气量台账、气井气台账管理。
(6)报表管理:报表提取、报表打印
(7)报表查询:公报数据查询,月报数据查询、台账数据查询。
4 油田生产综合数据统计管理系统的实现
根据目前采油厂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数据管理需要,系统在数据结构上分为系统标识信息层、源数据层、报表数据层、台账数据层四类数据体系结构。
4.1 系统标识信息层
本系统各类报表涉及很多的报表数据项和类别数据项,这些数据项在不同表间进行引用,为了方便管理数据项名称,设计完成单位标识和类别信息层的建立。
单位标识信息层的建立:单位标识信息层主要以单位代码和单位名称作为基础信息,系统单位名称的需求不是固定的,所以在单位标识信息库中需加载多套单位代码和单位名称组合单位信息层,为了区分各类单位信息,以单位代码前两位作为单位信息分类标识,后三位单位代码标识。
类别标识信息层的建立:类别标识信息层主要以类别代码和类别名称作为基础信息,结合报表需求建立多类信息层,与单位代码分类相同。
4.2 源数据层
作为系统数据来源,源数据层共分为原油盘库表数据、计划数据、各单位上传数据三类。
原油盘库数据是目前在用一套成熟的数据,有健全的Oracle数据库平台支持,计划规划部每月都正常应用盘库系统完成各类油田产量的计算与发布,通过数据源连接的方式,直接调用原油盘库数据为系统服务[2]。
计划数据是公报报表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年、季度、月为时间单位的生产和消耗数据,是计划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计划规划部定期在全厂发布计划公布,使全厂各项工作都有计划指标,结合计划公报,以时间分类和单位分类为主轴,建立年、季度、月三类计划数据层。
各单位上报数据层是公报和月报重要数据,实际生产数据95%左右来源是上报数据,这类数据的基础存储,以上报用户为基线,建立各类
上传数据层,每个用户有独立的数据管理层,以月数据为时间单位,建立各类上报数据层。
4.3 报表数据层
报表数据层的重点是公报和月报,公报和月报作为厂计划规划部每月必须厂内发布和上传油田公司的特定报表,以月为单位进行管理,实际报表体系的建立同样是两类报表中的分类报表数据体系的建立,以报表数据项作为数据建立依据完成報表数据层的建立。
4.4 台账数据层
台账数据层是以年为统计单位,将一年中每月的数据生产或消耗情况统计存储在数据库中,完成历史数据的存储,结合其特点,以月数据和月累数据为主线建立台账数据层。
5 提升采油厂生产综合数据统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5.1 加强采油厂信息化管理
采油厂信息化管理是一项跨部门、跨专业的应用,企图信息化管理一步到位的方式往往是不现实的,但各自为政、互不相通,简单地将各自业务的手工管理流程直接拷贝成电子化流程的做法很容易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因此,采油厂应站在全局的角度,确立信息化管理总体战略,并按照统筹规划、业务为核、效益优先、协调发展、重点实施、先固化再优化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
5.2 提高采油厂从业人员素质
提升采油厂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重点是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3]。
一是建立信息化建设领导负责制,直接决策、宣传推动和组织实施,加强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引领企业储备应用信息技术以及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经验,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的隐性资产。
二是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发现、培养和引进,特别是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设计相应机制,为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搭建素质提升平台。
6 结束语
综上,本文分析油田生产综合数据统计管理系统就是为了解决计划规划部多年来综合数据一直通过静态报表管理的局面,建立采油厂统计系统的综合数据库,使油田生产经营公报、采油厂生产定期统计报表、油田统计台账的管理更加方便有效。
同时为了改变计划规划部日常综合数据管理必须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上报数据的数据传输方式,建立采油厂机关部室、采油矿及相关单位与计划规划之间的网络传送渠道,计划规划部统计岗能够自动统计与查询各类综合数据报表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李岗.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20):6-7.
[2] 王晶.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14,(7):33-34.
[3] 刘克,苗斌.油田生产综合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的开发[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