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孔子学琴》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还是位音乐行家呢。
弹琴、鼓瑟(sè)、吹笙(sh ēng)、击磬(qìng),他样样都会,尤其弹得一手好琴。
但孔子从不满足。
五十岁那午,他还特意向著名音乐家师襄(xi āng)学弹琴。
师襄将一首曲子教给孔子练习。
一晃十天过去了,师襄还不见孔子来学新的曲子,感到有些奇怪,便去看个究竟。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师襄轻轻走进屋里,对孔子说:“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说完,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起来。
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
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
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
师襄听得如醉如痴(chī),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一曲弹完,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
他快步走了过去,激动地说:“你已经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说完,又沉浸(jìn)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师襄又来听孔子弹琴。
他静静地坐在孔子身旁,感情随着抑(yì)扬的琴声起伏不平。
突然,琴声戛(jiá)然而止,孔子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
他就是体恤(xù)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师襄一听,既惊异,又佩服。
他站起身来,向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说:“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chún)青啊!我听老师讲过,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孔子学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初读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细读课文时,学生抓住孔子学琴时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师襄学琴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来体会孔子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读中想,在读中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孔子不仅是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音乐行家,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他还不满足,50岁那年还向鲁国著名的音乐家师襄学习弹琴。
孔子勤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
孔子学琴共经历了四个层次,由师襄四看孔子弹琴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学曲谱;二是练技巧;三是领会内容;四是体会作者,最终达到“炉火纯青”。
表现了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学习本课课文的目的:一是熟读课文内容,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
二是学习孔子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三是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2、学习孔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
难点: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还记得上节课的内容吗?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呢?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继续体会这位伟人的优秀的学习品质。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引导学生说说哪几段讲的是孔子学琴的经过?2、自由读孔子学琴的段落,让学生找出孔子学琴句子画出来,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学生读文、勾画写体会)3、出示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通过重点词语,体会孔子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优质品质。
如: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4、师生分角色朗读师襄和孔子的对话。
5、结合实际让学生明白:无论学什么都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三、小组合作,学习3—5自然段1、总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学3—5段。
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3、交流自学情况4、课堂小结师:孔子体会出了作者是周文王,他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和她学琴时的一丝不苟、不断进取、精益求精是分不开的。
四、讲一讲、演一演、想一想鼓励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
再想一想: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五、拓展延伸,加深对孔子的认识。
六、作业1、回家给父母讲一讲孔子学琴的故事。
2、推荐学生阅读孔子其它的故事,搜集孔子的名言。
板书设计:孔子学琴精益体会作者(炉火纯青)求领会思想精掌握技巧学会曲谱一丝不苟《孔子学琴》1、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的达到炉火纯青的”。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古人名言。
4、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掌握文章内容。
3、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孔子照片)2、他就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
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他是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
(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三、学习生字、新词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理解:毕敬厌倦诚恳如痴如醉戛然而止席地而坐顺畅悦耳知道:厌倦、诚恳的近义词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重点: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二、深入学习课文1、读课文想一想,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孔子弹奏的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
(炉火纯青)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4、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
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时间孔子弹琴的程度孔子的想法一晃十天会弹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过了几天顺畅自然、悦耳动听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又过了几天令师襄如痴如醉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不知过了多少天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逐步体会1、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
课件:(对比读)@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弹着那首曲子。
2、练习朗读。
3、孔子如此刻苦的练习弹琴,但他并不满足于会弹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孔子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师襄听琴后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1、朗读课文2、说说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
五、课外拓展1、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
2、积累孔子的名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你们一起上课,高兴吗?我也非常高兴。
你们想知道老师姓什么叫什么吗?师:我告诉你们,老师的名字单名一个“俊”字。
老师的姓呢是百家姓的第一个字姓赵。
谁知道老师叫什么了?(学生可能举手或说出来)师:同学们一起大声说吧:老师的名字叫……师:真聪明。
好!现在赵俊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学习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琴的故事。
板书课题:孔子学琴二、交流学习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论语》中关于学习和做事的名言和语句,谁愿意给大家说一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它的含义。
(学生可能会说出下面的一些语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学而不厌”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上面这些关于学习和做事的语句中,哪句最能表达孔子学琴的过程?(学生可以能会说)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生:学而不厌师:现在,我们再来阅读和分析孔子学琴这篇文章,看一看能受到什么启发?三、品读课文师: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孔子学琴这篇文章。
(一)播放“孔子学琴”情境朗读课件师:谁来说一说孔子是怎样学琴的?学生说,教师板书:学曲谱——练技巧——领会内容——体会作者(二)用课文品读课件,逐段分析课文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品读课文,把描写孔子学琴时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