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试卷及答案

财政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名称:财政学 A卷
考试班级:考试方式:开卷[ ] 闭卷[√]
1、公共物品的四个基本特征为: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 )、提供的非盈利性。

2、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分别,将财政支出分为()、()、
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它支出五大类。

3、衡量财政活动的规模,通常采用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和()。

4、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即()和()。

5、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分为()和()。

二、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
1、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2、就税收制度而言,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是()
A、单一税制
B、复合税制
C、流转税制
D、所得税制
3、国家预算原则中不包括()
A、公开性
B、可靠性
C、统一性
D、保密性
4、财产税属于()。

A、直接税
B、间接税
C、收益税
D、地方税
5、世界上最早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C、法国D、德国
6、在财政支出中,对价格体系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财政补贴
D、税收支出
7、反映国家基本财政收支计划的是( )
A、税收年报
B、国家决算
C、国家预算
D、预算外资金
8、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筹集应主要由()承担。

A、农民个人
B、国家财政
C、银行贷款
D、社会集资
9、社会救济属于( )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积累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10、下述有关从价税表述正确的是( )
A、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
B、比例税是从价税
C、定额税是从价税
D、从价税与商品流转额无关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从供求弹性角度来看税负具有以下转嫁规律( )
A、供求弹性相等时,税负由纳税人负担
B、供给有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时,买方负担全部税负
C、需求曲线相对于供给曲线较平坦,税负大部分由卖方负担
D、供给有弹性需求具有完全弹性时,卖方负担全部税负
2、税收作为一种财政收入在形式上具有以下特征()
A、自愿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3、按照财政资金使用主体的性质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 )
A、经济建设支出
B、行政经费支出
C、国防经费支出
D、购买性支出
E、转移性支出
4、属于我国社会保障内容的是( )
A、储蓄分红保险
B、养老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业保险
E、生育保险
5、按预算形式的差别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
A、单式预算
B、复式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E、效绩预算
请将上述答案填入以下表格: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总分25分)
1、简述“成本-效益”分析法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公式。

2、简述“收费”和“税收”的主要区别。

3、试述国家预算的原则。

4、所得课税通常具有的主要基本特征是什么?
5、简述影响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

五、计算题(共20分,每题10分)
1、某装饰材料公司当月购进装饰材料价款200万元,当月销售装饰材料销售额为400万元,另在给他人的装修中购进一些货物供使用,有电器、五金材料合计3万元,辅助材料4万元,电焊机一台0.3万元,金属切割机一台0.2万元。

假设上述各项购销货税率为17%,购销价款均为不含税价款。

请计算该公司当月应纳增值税额。

2、某人今年3月份取得工资收入6000元;另有一笔稿酬收入15000元。

计算其本月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财政学》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消费的非排他性)、(取得的非竞争性)
2. (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
3.(财政收入占GDP(GNP)的比重)(财政支出占GDP(GNP)的比重)
4.(前转) (后转)
5.(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
二、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
1.B
2.B
3.D
4.A
5.C
6.C
7. C
8.B
9.B 10.B
三、多选题(共15分,每题3分,错选多选不给分,漏选给1分)
1.bcd
2.bcd
3.de
4.bcde
5.ab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总分25分)
1、“成本-效益”分析法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公式如下:
主要内容:成本-效益分析法,也称成本-收入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时期内各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在多个预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适用于成本和收益都可以量化的情形;在计算成本、收益时,往往要使用贴现法。

主要
公式为:∑
=+ -
=
n
i
i
i i
r
C B
NPV
)
1(
;当NP V>0时,方案可行;当NPV≤0时,方案不可
行。

2、“收费”和“税收”的主要区别如下:
税收和收费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1)和公共物品有无直接联系,有无规定用途上:收费和公共品有直接联系,有特定用途,专款专用,税收相反;(2)税收属于政府一般筹资,收费属部门、地方特定筹资;(3)税收纳入预算内,而收费仅部分纳入预算内;(4)税收法制性强,收费法制性弱。

3、国家预算的原则如下:
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

主要原则有五条:(1)公开性,即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以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众,接受民众监督;(2)可靠性,即每一收支具体指标要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依据充分,数据准确;(3)完整性,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4)统一性,即地方和中央预算要有统一的计算口径;(5)年度性,指预算的编制和实现有时间上的界定,即预算年度。

4、所得课税通常具有的主要基本特征要点如下:
(1)税负相对公平,“量能课税、多得多征、少得少征”。

(2)课税环节单一,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也不会直接影响市场价格。

(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4)课税有弹性,但也受企业利润及个人收入多少限制。

5、影响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有: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不易转嫁。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课税不易转嫁。

(3)课税范围宽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

(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易转嫁。

五、计算题(共20分,每题10分)
1、答案:
(1)计算销项税额:纳税人的混合销售行为以销售货物为主,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视为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故销项税额=400×17% =68(万元)(3分)
(2)计算进项税额:购进设备不得抵扣,故进项税额=(200+3+4)×17%=35.19(万元)(4分)
(3)当月应纳税额=68-35.19=32.81(万元)(3分)
2.解:本月计税工资=6000-2000=4000元(2分)应纳税额=4000×15%-125=475元(2分)稿酬应纳税额=15000 ×(1-20%) ×20% ×(1-30%)=1680元(5分)
应纳税总额=475+1680=2155元(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