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财政从本质上看是属于()范畴。
A. 生产B. 分配C.交换D.消费2、在封建社会,财政分配以()形式为主。
A. 力役B.实物C.价值D.劳动3.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 (C )B. (C+V)C. (V+M)D.(M )4、财政分配的基本特征是()。
A. 惩罚性和无偿性B.惩罚性和补偿性C.强制性和无偿性D.强制性和补偿性5、财政起源于财政产生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长B.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短C. 财政起源与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一样长D. 两者的比较视具体情况而定6、()是现代干预主义的鼻祖。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阿道夫·瓦格纳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7、把政治家描绘成一个“政治企业家”的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米尔顿·弗里德曼B.詹姆斯·M ·布坎南C.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D. . 阿道夫·瓦格纳8、说明财政运行在历史、现在及未来的一个区间的发展取食的研究方法属于()。
A.定性研究B.定量研究C.静态分析D.动态研究9、实证分析也称()。
A.主观分析B.客观分析C.理论分析D.经验分析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政府为了生财B.政府为了聚财C.政府为了维护统治D.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1.B2.B3.D4.C5.A6.C7.B8.D9.B 10.D第二章经济形态与政府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
A.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B. 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C. 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D. 自然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2、()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A. 自然经济B. 商品经济C. 市场经济D. 计划经济3、下面哪一个不是计划经济的特征。
A. 国有制占主导地位B. 经济决策权的部分集中C. 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D. 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4、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商品短缺的根源在于()。
A. 政企不分B. 生产力水平低下C. 生产激励严重不足D. 管理不善5、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标志是()。
A.1979B.1980C.1991D.19926、下面哪一个不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A. 平等性B. 竞争性C. 信用性D. 开放性7、下面哪个例子符合完全竞争市场条件?A. 自来水B. 网球C. 小说D. 小麦8、下面哪个例子符合垄断竞争市场条件?A. 有线电视B. 原油C. 电影D. 牛奶9、在决策前,由于对产品质量存在不对称信息,会产生()问题。
A. 道德风险B. 逆向选择C. 信任危机D. 欺诈行为10、下面哪一个不是混合经济的特征。
A. 杂交优势B. 社会性C. 公有性D. 自利性11、现代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运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因而被称之为()A. 市场过程B. 现代生产C. 市场经济D. 社会经济12、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是指()A 外部效应B 外部作用C 经济作用D 经济活动13、三元经济系统指:家庭、政府和()A 要素市场B 企业C 商品市场D 社会14、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 )A 公共商品B 公共产品C 公共服务D 社会产品15、收入分配的主体是( )A 社会B 银行C 税收D 政府1、D2、A3、B4、C5、D6、C7、D8、C9、B 10、D 11、C12、A 13、B 14、B 15、D第三章财政分配的理论依据与方法一、选择题1、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的必要职能主要是克服市场失灵和促进社会公平。
在此基础上,对政府职能有“小职能”、“中职能”和“()”三种表述。
A. 大职能B.积极职能C.全职能D.宏观职能2、下面哪一项不是萨缪尔森的政府经济职能观。
A. 为市场经济确立法律框架,即政府的首要职能是确定市场准则。
B. 影响资源配置以改善经济效率。
C. 制定改善收入分配的计划。
D. 促进教育。
3、下面哪一项不是斯蒂格利茨的政府职能观。
A. 促进教育。
B. 促进技术改善。
C. 支持金融。
D. 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稳定经济。
4、下面哪一项是道格拉斯·诺思的政府经济职能观。
A. 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制度建设也包括道路通信体系的建设。
B. 防止环境恶化。
C. 政府制定合理的产权制度,并把自己的行为纳入制度化轨道。
D. 建立和维护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健康服务的提供。
5、下面哪一项不是“职能”的特性。
A. 内在的B. 客观的C. 稳定的D. 具体的6、下面哪一项不是“作用”的特性。
A. 抽象的B. 外在的C. 主观的D. 显性的。
7、下面哪一项不是公共需要的特征。
A. 共同的需要。
B. 具有排斥性。
C. 具有竞争性。
D. 既具有正的外部效应,也具有负的外部效应。
8、下面哪一项不是反映的公共产品提供的非竞争性。
A. 市场上无法通过竞争方式提供这些公共产品与服务B. 供给方面通常由政府垄断C. 需求方面人与人之间无须为争夺公共品的消费权而竞争D. 在技术上不可行9、下面哪一项不是反映的公共产品消费的非排他性。
A. 在技术上不可行B. 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不合理C. 技术进步使小部分产品的排他性消失D. 供给方面通常由政府垄断10、公共决策理论的研究对象是()。
A. 政府的决策机制B. 政府的决策过程C. 政府的决策前提D. 政府的决策行为1、B2、D3、D4、C5、D6、A 7、D 8、D 9、D 10、A第四章财政职能与作用一、选择题1、财政职能以政府与( )的关系为基本立足点。
A 居民B 市场C 社会D 税收2、判断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是( )。
A 福利最大化B 利润最大化C 帕累托最优D GDP最大化3、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比例是指( )。
A 低失业B 高就业C 消灭失业D 充分就业4、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主要方法是()。
A 降低政府开支B 提高经济建设资金C 降低税收成本D 加快资金循环5、公式GDP=C+I+G+NX中的G 是指()。
A.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
B. 政府的购买性支出。
C.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与政府的购买性支出都有。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6、国民收入分配包括两个基本的层次是指初始分配和( )。
A 工资分配B 要素分配C 再分配D 福利分配7、经济活动的两个准则是公平准则和()。
A 赢利准则B 守法准则C 信用准则D 效率准则8、国际收支逆差导致()。
A 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不变B 该国外汇储备增加C 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下降D 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上升9、滞胀是指()。
A. 产量减少而物价上升的状态。
B. 产量减少而物价下降的状态。
C. 产量增加而物价上升的状态。
D. 产量增加而物价上升的状态。
10、下列公式不正确的是()。
A. 成年人=劳动力+非劳动力B. 劳动力=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C.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成年人口×100%D. 劳动力=就业者人数+不愿意工作者的人数。
1、B2、C3、D4、C5、B6、C7、D8、C9、A 10、D第五章财政支出概述一、单项选择1、在皮考克和维斯曼的“内外因素论”中效应是指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必然会产生对公共产品更多、更高层次的需求,致使政府在那些社会效率不能进行经济估价的领域,如教育、文化、卫生、福利以及其它公益事业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
A 收入B 替代C 意识D 内部2、财政支出的系数指标反应在给定的预算年度内,财政支出变化率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的灵敏度。
A 比例B 边际C 弹性D 基尼3、一个大的政府投资项目可能在未来数十年里产生资金流,而不同年份一元钱的实际价值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用来衡量这些不同的有效方法是:A 数学归纳法B NPV分析法C IRR分析法D B/C分析法4、当一个政府投资项目确定以后,其IRR 取值与下列的变化无关。
A 收益流B 成本流C 市场利率D 项目的寿命5、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匹配的财政支出原则是:A 统筹兼顾B 量入为出C 收支平衡 D量出为入6、财政支出(fiscal outlay )也称政府支出,是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对其集中的财政资金进行按分配的总称。
A 能力 B贡献 C计划 D区域7、财政支出要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或者说在社会公平第一、经济效率第二的前提下,做好财政分配工作。
财政支出的原则,亦称收益能力原则,其基本含义是:同等经济情况同等对待,不同经济情况不同对待。
前者是横向公平,后者是纵向公平。
A 效率B 受益C 禀赋D 公平8、在财政理论研究中所指的成本、收益是指在财政支出项目实施的管理范围之外产生的成本、收益。
A 内部B 外部C 实际D 虚拟9、在财政支出规模理论研究中,因素是制约财政支出规模的最根本因素,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类型和政府干预政策等。
A 政治B 经济C 社会D 人口10、在政府支出效益评价理论中,效益与成本是指那些不能靠市场定价,又不易评估的效益与成本,一般情况下不计入会计账目。
A 无形的B 有形的C 中间的D 终端的1 A、2 C、3 B、4 C、5 D、6 C、7 D、8 B、9 B、10 A第六章一、的份额。
单项选择题购买性支出 1、()直接反映政府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对社会资源配置和消耗A 、转移性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财政补贴 D、社会保障支出2、行政管理支出规模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关键性的因素是()。
A 、经济增长水平 B、财政收支规模C 、政府职能范围 D、行政管理效率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务教育需求实质上是一种()。
A 、社会公共需求 B、私人需求 C、团体需求 D、混合需求4、从社会经济的循环周转来看,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纯属()。
A 、社会消费支出 B、社会生产支出C 、投资性支出 D、补偿性支出5、从科研产品的公共性和外部性看,()的经费应主要由政府承担。
A 、高风险性科学研究 B、应用性科学研究C 、收益不确定性科学研究 D、基础科学研究6、将农业发展置于政府管理之下,主要是由于()。
A 、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B、农产品需求相对稳定而供给不稳定C 、农业生产一般以家庭为单位 D、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7、政府投资之所以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是因为政府投资既可以(),又可以()。
A 、刺激需求、改善供给 B、增加供给、减少需求C 、减少供给、刺激需求 D、增加需求、增加个人消费8、()决定着工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水平。
A 、财政投资 B、财政支出 C、科学技术研究 D、基础产业9、财政投融资是一种(),它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商业性投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