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的历史化妆品的使用历史源远流长。
据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儿世纪的埃及、希腊和中闰。
现代化妆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妆品业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随着精细化工、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化妆品的科技内涵也随之提升,产品的质最和安全性已越来越受到社会民众’j各因有关竹理部门的关注。
进入21世纪,现代生物技术、庆学与传统精细化工技术相结合,必将给化妆品工业注人新的活力。
人类何时开始使用化妆品历史上无明确记载,但从出土文物的考察中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据考证,化妆品的应用最早发源于埃及.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7世纪期间,已有不少关于制作和使用化妆品的记载。
14一16世纪.随着欧洲文艺复兴带来的文化繁荣,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深人发展,化妆品开始从医药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单独的工业领域。
近代迅速崛起的油脂工业、香料工业、化工原料工业、有机合成工业为化妆品_「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现代化妆品工业的迅猛发展创造f 有利条件。
我国是文明占国,化妆品的生产和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占a《汉书》中就有画眉、点解的记载。
《齐民要术》it,介绍了有丁香芬芳的香粉。
晋朝张华所著《博物志》.有“封烧铅作粉’涂面美容的记述。
后唐《中华古今注》有胭脂的记载:“起自封,以红兰花汁凝成”,产自燕11,故称燕脂。
历代帝王宫中,讲求关容玉面,不乏使用多种关容品。
我Gli化妆品一r业的发展.经历’l漫长的过程。
早在南宋(1127-1279年)时,杭州已成为生产化妆品的重要从地。
杭州生产的化妆用脂粉,被称为“杭粉”而久负盛名,到明末清初时更远销日本。
清同治元年(1862年),杭州清河坊富绅孔传鸿创建孔凤春香粉号,是我国最早的化妆品工业之一。
与杭州孔风存香粉齐名的是扬州谢馥存香号.其生产的香佩、香谁和官粉,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银质奖章。
足见当时我国的化妆品工业已具有较高的水平.在国际 1.已占有一定的地位。
进人20世纪后,我国的化妆品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1905年.香港创办了广生行,是我闪率先从作坊生产发展到机械化生产的化妆品专rr 1二厂。
1916年广生行的双妹牌化妆品在美国赛会上荣获金奖。
191,年中国化学工业社在上海建立,以后又相继建立了中华化妆品厂、上海明星花礴水厂、上海家庭工业社、富贝康化妆品厂、宁波风苞化妆品厂等.使我国的化妆品_L业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化妆品的定义自改革开放以来。
为维护人民身体他康,加强对化妆品的规范管理.我国先后颁布了《化妆品生产管理条例》(1987年)、《化妆品卫生标准)(1987年)、(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1989年)、(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1995年)、(化妆品卫生规范)(1999年)、(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其中均列出对化妆品的明确定义。
1995年7月7 11,原闰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GB 5296.3-1995(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将化妆品定义为:“是以涂抹、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表面(如表皮、毛发、指甲、口唇等).起到清洁、保养、美化或消除不良气味作用的产品,该产品对使用部分可以有缓和作用。
”它规定了化妆品的术语和功能.其主要作用可概括为:(1)清洁作用。
去除面部、体表、毛发的污垢。
这类化妆品如清洁霜(蜜、水、面膜)、磨面膏、香波、护发素、洗面奶等。
(2)保养作用。
保养面部、体表.保持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使皮肤柔润光滑,延缓皮肤衰老。
这类化妆品如各种润肤膏、霜、蜜、香脂以及添加氮基酸、维生术、微量元素、生物活性体等各种添加剂与化妆品的各种营养霜。
(3)美化作用。
美化面部、体表及毛发,或散发香气。
这类化妆品如香粉、粉饼、胭脂、眉笔、唇膏、眼线笔、眼影粉饼、睫毛膏、指甲油、香水、古龙水、煽油膏、摩丝、喷雾发胶等。
(4)特殊作用。
具有特殊功效,介于药品和普通化妆品之间的产品,如祛斑霜、除臭剂、脱毛膏、健美苗条霜等。
此定义在《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使用部位可以有缓和作用”的部分,这是限于普通化妆品给出的定义。
而“祛斑”、“脱毛”、“美乳”等介于药品和化妆品之间、具有一定的功效的产品,在《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菩,,将其定义为“特殊用途的化妆品”。
三、化妆品的作用(1)温和地清除皮肤和毛发的污垢以及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洁物。
(2)保护皮肤表面,使之光滑、柔润、防燥、防裂,以抵御风寒和紫外线的辐射,保护毛发,使之光泽、柔顺、防枯、防断。
(3)维持皮肤水分平衡,补充易被皮肤吸收的营养物及清除致衰老因子,以延缓皮肤衰老。
(4)美化面部皮肤(包括口、唇、眼周)及毛发(包括眉毛、睫毛)和指(趾)甲.使之色彩催人.富有立体感。
(5)用于治疗或抑制部分影响外表的病理现象,如粉刺、脱发、雀斑、痱子等。
本文来自:/化妆品工业的发展状况美化人民生活,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是化妆品工业发展的宗旨。
化妆品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它是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态势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
化妆品的发展是建立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水平、人们物质需求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化妆品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化妆品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二十多年来,化妆品工业的生产总值有了很大的提高。
1982年化妆品工业生产总值约2亿元,而2005年化妆品的销售额为960亿元左右。
截至2005年底生产企业达到3584家,产品品种达到2.5万余种。
化妆品出口量的增长也很迅速,2001年出口化妆品为56354吨,出口金额为18659万美元,而2005年出1:1化妆品达264028吨,出n金额达84033万美元。
化妆品发展的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
当然,中国化妆品工业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仍处于发展阶段.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居民对化妆品的消费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人均年消费仅为65元人民币(相当于8.3美元),而发达国家的人均年消费约为36 -70美元。
现在,中国用于农村的化妆品档次较低.品种也少,美容类产品所占比重更小。
相信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为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护肤类化妆品是化妆品工业发展的主流产品,其在产品品种、质量和功能上都09待开发和提高;美容类化妆品(彩妆和香水类等)在我国刚起步,并将保持上升的发展趋势;洗发、护发类化妆品目前浓本适应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质量将越来越好.品种也将越来越多,特别应开发具有多功能性的产品;洗面类产品是近f一几年才发展的产品,由于其产品特性、使用效果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相信今后将得到快速发展;沐浴类产品因其使用性能的优越及浴后效果显著,被广大消费者认可,有取代肥(香)皂的趋势。
化妆品的发展取决于新技术和新原料的开发和应用。
新技术主要表现在新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装备和管理方式,生产技术主要取决于配方,配方取决于原料的质量和新原料的开发;产品品种的改变和增加,同样取决于原料的拓宽和新技术的发展;当然,对皮肤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也是化妆品发展的基础。
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生物新原料的研究和应用、植物资源(包括中草药)新原料的研究、质脂体和微胶囊等新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功效性化妆品以及化妆品功效评价,都是今后化妆品发展的基础和趋势。
21世纪,基因工程技术成为生物工程技术的主体,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高活性生物制品,作为化妆品功能性添加剂.如超氧化物歧化Fk(sol))、透明质酸(HA)、表皮生长因子(EGF)、初乳活性营养因子、表皮营养因子、表皮润泽因子等正在化妆品中得到应用.人们发现这些天然高活性物质.具有延缓或抑制皮肤衰老、恢复或修复皮肤创伤等功能。
从植物中提取胶原蛋白、植物激素、植物多糖、美白成分及杂环类成分等.添加到化妆品中,中国有其独到之处。
人参皂仆应用于化妆品中对皮肤有明显的护肤功能,对皮肤角质层有很强的亲和性和“穿透”力,能促进细胞生长。
我国开发的添加天然“茶多酚”的化妆品,具有易被皮肤吸收,活性稳定,在酸性和避光条件下,活性长期保持不变.无毒、无刺激性的良好功能,是具有前途的添加物化妆品。
金属硫蛋白是20世纪末开发的良好生物添加剂,是从动物体内提纯的、具有生物活性及性能独特的低相对分子质M的蛋白质,有修复受损细胞的作用。
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成为当今时代的热点,目前,国内已有少数化妆品企业和原料制造商已将纳米技术应用到化妆品中。
综观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似乎琳琅满tI,竞争激烈,国内市场已国际化,但是深入研究,会发现我国的化妆品行业尚处于消费低水平的阶段,品种尚不算多,产品质最尚不高,中低档产品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上尚为主打,同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很大的差距。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又具有传统使用化妆品的良好习俗.因此,在这样的国度里生产和销售化妆品前途似锦。
让我们为美化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做出努力。
本文来自:/化妆品工业的发展趋势一、趋向生物化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化妆品科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生物技术时代的化妆品原料的开发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生命科学的发展导致人们对某些生命现象科学的认识,如对皮肤的老化现象、色素形成过程、光毒性机理、饮食对皮肤的影响等的科学解释,使人们可以依据皮肤的内在作用机制,通过适当的体外模型有针对性地筛选原料,设计新型配方,改善或抑制某些不良过程;二是利用如大肠杆菌、酵母菌、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等来生产一些很昂贵而又很有效的物质作为化妆品的原料。
另外,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现代皮肤生理学逐步揭示了皮肤受损和衰老的生物化学过程,使人类可以利用仿生的方法,设计和制造生物技术制剂,生产有效的抗衰老产品.延缓或抑制引起衰老的生化过程,恢复或加速保持皮肤健康的生化过程,引起对传统皮肤保护概念和方法的突破。
从传统的油膜和保持皮肤水分、着重于物理作用的护肤方法,发展到利用细胞间的脂质等与生物体中新陈代谢过程相关的母休、中间体和最终产物具有相同结构的天然或合成物质以保持皮肤的健康状态。
这些仿生方法开始成为发展高功能化妆品的主要方向,推动了化妆品科学的发展。
如透明质酸、表皮生长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聚氨基葡萄糖等生物技术产品在化妆品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生物型化妆品是21世纪化妆品开发的主攻方向。
二、斌予功能化人们的美容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着变化,已由“色彩美容”转向“健康美容”,要求化妆品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力求能在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保持皮肤生机、延缓衰老等方面取得效果,使化妆品具有一定的疗效性,如保湿、美白、防晒、抗衰老等。
顾客对功效性化妆品的渴求和苛求,推动了化妆品的功效评价研究。
这项研究有利于指导开发具有明确功效的化妆品,规范功效化妆品的商业宜传,保护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