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课件ppt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课件ppt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课件ppt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2016年8月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课件ppt
主要内容பைடு நூலகம்
1.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概念 2.隐患排查的方法 3.隐患排查的内容 4.人的不安全行为 5.物的不安全状态 6.管理上的缺陷 7.机械设备安全防护
1 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概念
1.1 基本概念
事故隐患、危险、风险、危险源、重大危险源。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
• 有毒物质 • 腐蚀性物质 • 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 致病微生物
• 传染病媒介物
• 致害动物
• 致害植物
• 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 负荷超限
• 健康状况异常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 从事禁忌作业 • 心理异常 • 辨识功能缺陷
• 指挥错误 • 操作失误 • 监护失误
1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概念
危险源: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 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根源或状态。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
重大危险源:我国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对重大危险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安全生产法》第96条的解释是:重大危险源,是指 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 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包括场所和设施)。
•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 其他错误
•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按职业健康分类
➢ 参照卫生部、劳动部、财政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 等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 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7类:
生产性粉尘; 毒物; 噪声与振动; 高温; 低温; 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其他危害因素。
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分类:事故隐患分类非常复杂,它与事故分类有密切关系,
但又不同于事故分类。综合事故性质分类和行业分类,考 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露、腐 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 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 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和 其他类隐患。
隐患。 (3)重大隐患。 煤矿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由《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
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确定)。
1 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概念
危险:是指易于受到损害或伤害的一种状态。指系统中存 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风险: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 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火灾危险性分类
(1) 物质火灾危险性分类 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将火灾危险性物质分为3类:
1)可燃气体; 2)液化烃、可燃液体; 3)可燃固体。
(2)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中,将生产 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等5类:
生产 类别

火灾危险性特征
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 1.闪点<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 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 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 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的物质;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1 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概念
➢ 隐患排查(危险辨识)的作用
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确定危险控制是否充分; 确保在伤害发生前危害得到控制; 为持续改进安全管理的绩效提供衡量基准; 推动积极的安全文化。
1.2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危险因素
•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
• 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 损害的因素。
(2)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 -1992) ,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
•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 设备、设施缺陷 • 防护缺陷 • 电危害 • 噪声危害 • 振动危害 • 电磁辐射 • 运动物危害 • 明火
•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 粉尘与气溶胶 • 作业环境不良 • 信号缺陷 • 标志缺陷 •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 易燃易爆性物质
• 自燃性物质
1 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概念
隐患分级: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通常可分为一般隐患、 重大隐患。
重大隐患:能导致重大事故的隐患,造成10人以上死亡, 或者50人以上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隐患还可以分为: (1)一般隐患:可能导致一般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比较容
易解决的隐患。 (2)较大隐患:容易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急需处理的
• 通常两者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1.2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1)参照事故类型进行分类
•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 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 ,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 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 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 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是风险度或风险度率(R),它等于 事故发生的概率(P)与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的乘积。 危险度R=事故频率P×严重度S
➢ 风险判别指标:在安全工作中,需要确定合理的、可接受 的风险判别指标。它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是 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指标。应不断对风险进行控制,使 风险始终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