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


单基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
(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性)
亲代
配子
Aa
A
(杂合子) Aa
(杂合子)
a
A
a
子代
AA Aa Aa aa
(1/4患者)
概率(1/4正常人)
(1/2杂合子)
家系特点

父母均为健康携带者,患者为纯合子; 同胞中25%发病,25%正常,50%为携带者; 近亲婚配发病率增高。
1
1 2 3 1
2 3 4
p
着丝点
q
2
数目——23对(46条) 常染色体(autosome) 22对 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1对 单倍体(haploid,n) 22+x,22+y 二倍体(diploid,2n)46,xx,46,xy
病因——染色体畸变
整倍体 染色体数目异常 三倍体/四倍体/多倍体 单倍体 (未见报道)
遗传代谢病
代谢紊乱的特征
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缺陷,使作为酶的功 能异常,导致蛋白酶催化的代谢途径受阻 是代谢病病理改变的核心 正常代谢终末产物缺乏 阻断前及中间代谢底物堆积 旁路形成,异常代谢产物增加

苯丙酮尿症-----氨基酸代谢异常
单基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发病率:1/6000-25000,我国1/11000; 编码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的基因突变,或辅 酶四氢生物蝶呤(BH4)合成和再生途径中催化 酶(GTP-CH、6-PTPS、DHPR)基因突变; 苯丙氨酸代谢障碍,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谢物苯 丙酮酸、乙酸堆积,从尿中排除; 终产物酪氨酸减少或缺乏,导致甲状腺素、肾上 腺素及黑色素缺乏。
10
14
1
13
21
5
8
7
12
3
15
家系特征

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男性都正常,女性都是携带者; 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男性50%是患者,女性50%为 携带者。
单基因病——X连锁显性遗传 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
(家族性抗D性佝偻病)
亲代 配子
X X
X0 X0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亲代 配子 A
Aa a a
aa a
子代
Aa Aa aa aa
概率
(1/2 患者)
(1/2正常人)
家系特点

患者为杂合子型,亲代中有一人患病; 父母一方有病,子女有50%风险率; 父母双方有病,子女有75%风险率; 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父母的同胞或上代有病,父母无病,子女一般无病。
想到代谢性疾病




机体对“常见疾病”的异常反应,常规治疗疗效不好。 疑似中毒病例但无接触史。 反复发作的急性脑病。 反复发作瑞氏综合征:低酮性低血糖。 新生儿期的严重疾病。 长期喂养困难,呕吐、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落后。 发育倒退。 贮积综合征:畸形、肝脾肿大、骨骼异常等。 有流产、不明原因死亡病史。
尿酸
乳酸↑
血脂↑
尿酸↑
糖原合成与分解代谢途径异常
新生儿期代谢病的临床表现
喂养困难、食欲差、反复呕吐、体重不增; 肌张力异常、嗜睡、惊厥、甚至昏迷; 呼吸困难、酸中毒、过度换气; 黄疸、肝脏肿大; 皮肤颜色改变、毛发异常、特殊汗味、尿味; 脱水、严重的低血糖、电解质异常。

儿童期代谢性疾病的表现
单个疾病的发病率很低,但作为一类整体性疾 病,发病率甚高。目前已经认识的遗传代谢性 疾病已超过5000种,常见的有400-500种。
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似感染、中毒、脑 病及退行性变等,复杂多样、轻重不等、体内 任何器官和系统均可受累,无特异性。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是改善患儿预后 的前提。
基因组应记

Prader-Willi 综合征 临床特征:智力低下,肌张力低 身材矮小、肥胖、性发育不良及 特征性外貌等。

Angelman综合征-快乐木偶综合征 (happy puppet syndrome) 临床特征:智力低下,癫痫发作 脑小畸形,共济失调,阵发性无 原因大笑,语言表达障碍等。
遗传性代谢病 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

苯丙酮尿症代谢异常
苯丙氨酸-4-羟化酶缺乏
↑↑苯丙氨酸——\\——酪氨酸↓↓ ↓ ↓ 旁路代谢产物↑↑ 黑色素↓→毛发变浅 苯丙酮酸↑ 苯乙酸↑ →→尿液改变→鼠尿臭味 ↓ 脑细胞损害 ↓ 神经系统症状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从新生儿-3月;
可呈急性发病,快速进展;
临床表现为急性代谢性脑病、代谢性酸中毒、 低血糖、高氨血症、高乳酸血症等; 神经系统受累突出,智力落后、行为异常、可 有癫痫发作。


可有毛发浅、皮肤白皙、尿味呈鼠尿臭味。
糖原累积症
糖代谢异常
甘油 氨基酸 乳糖
糖原↑ ↑
糖原合成
1-磷酸葡萄糖
糖原贮积--肝脏肿大
糖原分离
糖异生
糖 酵 解
葡萄糖-6-磷酸酶 6-磷酸葡萄糖
磷 酸 戊 糖 途 径
葡萄糖↓ 低血糖症
6-磷酸果糖 丙酮酸 乳酸 乙酰辅酶A
NADPH
5-磷酸核糖 嘌呤
脂肪、胆固醇
X X
Y
(正常男性)
(女性患者)
Y
家系特点
子代
XX XY XX0
女性患者
男性患者:后代女 孩患病,男孩正常
X0 Y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后代50 %患病,女孩轻
概率
正常女性 正常男性
多基因病
由二对以上基因共同作用产生的疾病。每对基 因彼此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关系(等效),单独作用 对遗传形状的影响小(微效),协同作用能产生明 显的表型效应。 发病率: 15-20%,现有120余种。 常见疾病:哮喘(0.5-5%)、消化性溃疡(4%)


概述
先天性疾病:出生前(宫内)已形成的疾病和畸 形,出生时就有表现。
遗传性:遗传物质的异常 获得性:宫内环境因素致胚胎异常
家族性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的一类疾病,包括 遗传性及共同生活环境所致疾病。
发病率
我国每年有1500-2000万婴儿出生,其中出生 缺陷1.3%(0.8-2.1%),即遗传性疾病和先天缺陷 每年可发生19.5-26万。
单基因病——X连锁隐性遗传 X-linked recessive inheritance
(血友病、X连锁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亲代 配子
X X
X0 X0
X X
Y
(正常男性)
(女性杂合子)
Y
子代
XX XY XX0 X0 Y
概率
正常女性 正常男性 女性杂合子 男性患者
18 17 16 4 19 20 11 9 2 22 6 24
遗传性疾病
Genetic Disease, Hereditary Disease, Inherited Disease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 熊丰 教授
概述

遗传性疾病是人体由于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改变 所导致的疾病。 遗传病种类多,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多 样,主要包括多发畸形、智力落后、代谢异常及 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由于多系统及多种代谢途径受累,病死率和致残 率高,存活者多有智力低下和体格残疾。因此,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极为重要。
单体:monosomy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Turner syndrome
染色体核型:45,X
染 色 体 结 构 畸 变
染色体结构畸变
染色体结构畸变
基因病
基因病:遗传物质的改变仅涉及基因水平。 发病率:18-25%,现有2万余种。 分类:根据遗传物质改变的量,分为单基因病、 多基因病。
常见的单基因病
染色体数目畸变:三体/单体
正常细胞减数分裂图
三体 trisomy
常见三体征
多发畸形、智力落后、皮纹异常、多脏器受累表现
细胞遗传学:21-三体
结论:47,XY,+21
单体:monosomy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Turner syndrome

发生率为活产女婴的1/2000 -1/2500 性染色体异常,核型:45,X 身材矮小、特殊体征、性发 育幼稚、原发性闭经、多器 官畸形。


神经系统:部分癫痫、代谢性脑肌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等。 肾脏免疫:遗传性肾病、多种免疫缺陷病。 血液系统:血友病、β地中海贫血、镰刀红细胞病、球形 红细胞增多症等。 内分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遗传性尿崩症、部分 低血糖症、部分性腺功能减低症、甲状旁腺疾病 遗传代谢病: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性、糖原累积症、 成骨不全、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症、软骨发育不全、抗D佝 偻病等。 皮肤科:白化病。 眼科:红绿色盲。
非整倍体 超二倍体 (2n+1) 亚二倍体 (2n-1) 嵌合体
染色体结构畸变:缺失/倒位/易位/重复/插入/环状染 色体/等臂染色体
染色体畸变原因

母亲妊娠年龄
高龄孕妇
放射线 病毒感染 化学因素 遗传因素

畸变率与放射剂量呈线性关系 TORCH、EB病毒、乙肝病毒、 腮腺炎病毒等 苯/药物(抗癫痫药等)/农药
高血压(6%)、冠心病(2.5%)等。
线粒体病


存在于线粒体中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 (mtDNA); 按母系遗传,含37个基因。编码细胞色素C氧 化酶、还原型辅酶I脱氢酶等10余种参与能量 代谢的线粒体酶。 基因突变为一组较为独特的遗传代谢性疾病, 例如脂肪酸氧化障碍、呼吸链酶缺陷、特殊 类型的糖尿病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