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舶的分类方法1按船舶的用途分①民用船舶②军用船舶2按船舶的航行区域分①海洋船舶②内河船舶③港湾船舶3按船舶在水中的航行状态分①浮行船舶②潜水船舶③滑行船舶④腾空船舶4按船舶的推进方式分①人力推进的船舶②风力推进的船舶③机械推进的船舶5按动力装置的不同分可分为:往复蒸汽机船、柴油机船、蒸汽轮机船、燃气轮机船、电力推进船、核动力装置船、联合动力装置推进船。
6按船质材料的不同分可分为:木船、水泥船、钢船、铝合金船、玻璃钢船等。
7按用途的不同分运输船舶、渔业船舶、工程船舶、港务工作船、特种船舶、军用船舶二、航海学是一门研究船舶如何安全、经济地从一个港口(地点)航行到另一港口(地点)的实用性学科。
航海学主要研究下列课题:1.拟定一条安全、经济的航线和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航行计划。
2.航迹推算,包括航迹绘算和航迹计算两种方法。
3.测定船位(简称定位),包括陆标定位、天文定位和电子定位三种。
4.航行方法,研究在各种航海条件下的航行方法,如沿岸航行、狭水道航行和特殊条件下的航行等。
三、地理经度简称经度,地面上某点的地理经度为格林经线与该点子午线在赤道上所夹的劣弧长,用λ或Long表示。
地理纬度简称纬度,地球椭圆子午线上某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该点的地理纬度,用ϕ或Lat表示。
四、1972年在海协(IMCO)主持下在伦敦召开大会修订1960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签署了《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将避碰规则作为该公约的附件。
于1977年7月15日生效。
现行的避碰规则是,1972年的规则生效后,经1981、1987、1991、1993年通过的四个修正案,对其进行了修改的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1980年1月7日,我国政府正式加入“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组织”,接受1972年规则,同年4月1日零点宣布实施该规则,但是对非机动船舶作了相应保留。
从该年开始,我国作为其缔约国,参加了1972年规则的1981、1987、1989、1993年四次规则修订大会。
五、本规则条款适用于公海和连接于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中的一切船舶。
“连接于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通常指:专属经济区、领海、内海以及与领海、内海相连结并可供海船航行的港口、江河、湖泊等一切内陆水域。
六、应注意二个问题: (1) 关于“连接”公海:不论是间接还是直接连接,或自然连接还是人工连接都属于《规则》所指的“连接”于公海。
(2) 关于“海船”一词:指专门从事海上运输或海上作业的一切船筏,而不论其大小。
包括非排水船舶和水上飞机。
七、《规则》适用于上述水域中的一切船舶。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军舰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平时,均适用于本《规则》(2) 政府公务船无论是否在执行公务,均适用于本《规则》(3) 潜水艇在水面航行时均适用于本《规则》(4) 水上飞机在水面滑翔时均适用于本《规则》(5) 在规则所指水域航行、锚泊、系岸、搁浅均适用于本《规则》八、“机动船”一词,指用机器推进的任何船舶。
解释:1.机器推进:指任何种类的机器,如蒸气机、柴油机、气轮机、电动机、核能装置等。
2.除装有机器而未使用的帆船外,任何装有推进器的船舶,均为机动船。
3.机动船并不指正在使用机器推动的船舶,除失控船外,停止主机而处于在行不对水移动的漂航状态,仍视为机动船。
4.船舶装有机器而从事某种特殊的作业,如从事捕鱼、疏浚等操纵能力受限制的船舶或处于某种状态如失控时,则不属于规则所指的机动船。
九、判断船舶是否是从事捕鱼的船舶的两个条件:(1) 是否正在从事捕鱼作业一渔船正驶往渔场或返回渔港的途中的航行或在搜索鱼群行驶的航行均不属于从事捕鱼的船舶。
所谓正在从事捕鱼作业指下网开始至收网结束的过程。
(2) 所使用的渔具是否使其操纵性能受到限制使用的渔具一般有:流网、围网、拖网、绳钓、捕鲸(鲸枪命中之后)及曳绳钓、手钓等,其中使用曳绳钓、手钓捕鱼时不属于从事捕鱼的船舶。
另外应注意:渔船在锚泊中从事捕鱼作业也属于从事捕鱼的船舶。
十、判断一船是否是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条件:(1) 由于工作性质;(2) 使其按本规则各条要求进行操纵的能力受到限制;(3) 不能给他船让路。
十一、规则把船舶的运动状态分为在航、锚泊、系岸和搁浅四种状态十二、锚泊指抛锚时锚牢固地抓住海底,船舶围绕锚位,在锚链的极限长度范围内随风流的作用而回转,至起锚时离底之间的状态。
应注意的问题:(1) 系靠于另一锚泊船视为一艘锚泊船;(2) 走锚的船舶视为在航船十三、在航的两种状态(1)在航对水移动在航对水移动指船舶在推进器的作用下在水面的移动状态和船舶停机后靠惯性的作用在水面的移动状态。
(2)在航不对水移动在航不对水移动指船舶停机后惯性完全消失后而在水面上漂浮的状态。
包括该船在风的作用下向下风漂移的状态。
十四、关于“互见”与“相互看见’的区别从实际情况来看,两船相互用视觉看见一定是互见;但从法律上讲,互见并不以“相互看见”为依据,只要一船能用视觉看见另一船,就认为两船处于互见中。
这样要求的好处是使船舶按要求自觉保持正规的了望。
十五、瞭望的目的1. 对当时的局面作出充分的估计;当时的局面:船舶所处的环境,情况,本船的条件限制等。
包括:(1)对当时水域环境的估计;(2)对当时能见度的估计;(3)对当时船舶通密度的估计;(4)对本船操纵性能的估计等。
2. 对当时的碰撞危险作出充分的估计;碰撞危险:两船潜在的碰撞可能性及一切不安全因素。
(1)根据号灯、号型判断来船的大小、种类及动态,并保证本船的号灯、号型显示正确:(2)守听VHF收集来自他船和VTS机构的信息;(3)来船方位,距离的变化等。
十六、在决定安全航速时,考虑的因素中应包括下列各点:1.对所有船舶:(1)能见度情况;(2)通航密度,包括渔船或者任何其他船舶的密集程度;(3)船舶的操纵性能,特别是在当时情况下的冲程和施回性能:(4)夜间出现的背景亮光,诸如来自岸上的灯光或本船灯光的反向散射;2.对备有可使用的雷达的船舶,还须考虑:(1)雷达设备的特性、效率和局限性;(2)所选用的雷达距离标尺带来的任何限制:(3)海况、天气和其他干扰源对雷达探测的影响;(4)在适当距离内,雷达对小船、浮冰和其他漂浮物有探测不到的可能性:(5)雷达探测到的船舶数目、位置和动态;(6)当用雷达测定附近船舶或其他物体的距离时,可能对能见度作出的更确切的估计。
十七、下列做法通常被认为是符合良好船艺要求的:(1) 在交通密集区、狭水道或航道航行时,将主机作好随时操纵的准备,水深较浅时,备双锚航行;(2) 夜间与他船会遇时,检查本船所显示号灯的工作情况;(3) 采取避碰行动时,使用手操舵,转向避让时,下达舵角指令而不下达航向指令;(4) 在受限水域或交通密集区追越他船时,通常应在前船的左舷追越,并保持适当的间距以防止船吸的发生;(5) 被追越船如条件许可,必要时可减速,以缩短两船的并行时间,如两船间距不够充裕时,适当转向以增大两船间距;(6) 在河道或某些特定水域中航行时,遵循逆水船让顺水船、轻载船让重载船、进口船让出口船的习惯做法;(7) 强风急流驶入锚地时,应在锚泊船的下风和下水方向通过,锚位应选在其他锚泊船的下风、下流处,并留有足够的旋回余地;(8)遇雾时,如对船舶航行安全无法保证,则应选择锚地抛锚或漂航,至少应将航速减到维持其舵效的最小速度。
十八、对航向和(或)航速作一连串的小变动的危害:(1) 不易被他船用视觉或雷达观察时察觉到;(2) 不利于他船对本船的意图做出正确的判断;(3) 不利于他船对是否存在的碰撞危险做出正确的判断;(4) 易导致两船行动的不协调;(5) 延误避让时机。
十九、决定安全距离应考虑的因素:(1)能见度;(2)本船的大小、航速、操纵性(3)相对航向、航速(4)航行水域、通航密度(5)他船保向、保速的程度(6)雷达设备的特性(7)观测者使用雷达的经验等等二十、被追越船同意追越,不但要鸣放同意声号,还应采取能使追越船安全通过的措施:(1)让出航道,以保证有足够的水域,以便后船安全通过;(2) 降低船速,以缩短两船并航时间。
二十一、追越船在追越时应注意的问题(1)如通航密度大、航道弯段、禁止追越的区域在能见度不良时以及不易追越的情况下,不得追越;(2)通常应在前船的左弦追越;(3)保持平行追越,消除航向交角;(4)注意追越过程中的船舶偏转情况,以防止船舶自吸现象;(5)追越过程中始终履行让路船的责任与义务,注意被追越的动态,并保持高度的戒备等。
二十二、“直角穿越”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穿越船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时间,及有利于VTS实施严格管理。
二十三、1.机动船在航时应给下述船舶让路:(1)失去控制的船舶;(2)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3)从事捕鱼的船舶;(4)帆船。
2.帆船在航时应给下述船舶让路:(1)失去控制的船舶;(2)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3)从事捕鱼的船舶;3.从事捕鱼的船舶在航时,应尽可能给下述船舶让路:(1)失去控制的船舶;(2)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二十四、显示号灯的时间(1) 从日没到日出(不反对从日出到日没显示);(2) 能见度不良的白天;(3) 其他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如能见度不良水域附近或低云层较暗的情况)。
二十五、在航机动船应显示:(1)在前部一盏桅灯;(2)第二盏桅灯,后于并高于前桅灯;长度小于50米的船舶,不要求显示该桅灯,但可以这样做;(3)两盏舷灯;(4)一盏尾灯。
二十六、失去控制的船舶应显示:(1)在最易见处,垂直两盏环照红灯;(2)在最易见处,垂直两个球体或类似的号型;(3)当对水移动时,除本款规定的号灯外,还应显示两盏舷灯和一盏尾灯。
二十七、船长基本职责船长受船公司委托,全面负责船舶的管理和驾驶。
1. 开航准备2. 航行安全3. 停泊安全4. 审签“航海日志”“油类记录簿”“垃圾记录簿”5. 货物运输6. 保安7. 船舶碰撞事故处理8. 海上人命救助9. 船舶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10. 船舶安全体系运行11. 船舶证书管理、报告与监督12. 船舶维修保养13. 船舶防污染二十八、锚的种类1.有杆锚2.无杆锚3.大抓力锚4.特种锚救生设备1.救生艇2.救生筏3.救生圈4.救生衣等二十九、航海方向(1)圆周法以正北为方向基准000°,按顺时针方向计量到正东为090°,正南为180°,正西为270°,再计量到正北方向为360°或000°。
圆周法始终用三位数表示,是航海上最常用的表示方向的方法。
(2)半圆法以正北或正南为方向基准,分别向东或向西计量到正南或正东,计量范围0°到180°。
用半圆法表示某方向时,除度数外,还应标明起算点和计量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