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干部培训模式创新研究
干部教育培训是事关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
创新干部培训模式,保障培训质量成为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干部培训特点,进行了创新干部培训模式的路径研究。
标签:继续教育学院;干部培训;模式创新
干部教育培训是事关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
2010年中央办公厅发布《2010 - 2020 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在党的建设与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并将高校的积极参与作为改革激活干部教育办学体制的主要目标。
2015年中共中央下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评估制度,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项目及课程的评估”。
创新干部培训模式,保障培训质量成为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干部培训的主要特点
高校是以学历教育为主要特征的高等教育组织,以学院与学科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
干部培训往往由高校中的继续教育学院根据培训任务,对学校内部可以利用的各种培训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最优化的培训目标。
但由于自身组织目标与高等教育组织有着很大的差异,干部培训更多呈现的是自己独有的组织特征。
第一,干部培训以委托培训为主要形式。
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在组织干部培训时,往往以相关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委托培训为主。
培训内容安排、课程设置等,通常需要与委托单位协商,根据委托单位提出的培训目标、要求等设置课程,聘请教师。
不同类型的委托培训单位,实际状况与人员结构不同,需求也存在明显差异。
如有的单位以岗位特征安排人员参加培训,将业务能力的提高作为重要的培训目标;有的单位以全员轮训的形式安排人员培训,以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为主。
继续教育学院,一方面,在接受培训任务时才了解具体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可用于培训前的准备时间有限,直接导致在设计培训方案时,尽管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依然存在缺乏长期规划和系统的安排,缺乏综合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现实问题。
第二,培训形式以讲座讲授为主。
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在组织培训活动时,通常根据培训要求,综合考虑学科背景、授课效果等,选聘校内外优秀教师承担培训任务。
主讲教师平时授课的对象为校内本科生,授课内容以教材的理论知识讲授为主,授课时间为一个学期,教师可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
而在干部培训中,培训对象普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所需要的是直接指向实际问题的问诊式培训与能够扩宽干部视野,提升干部格局的引领性培训。
如果主讲教师完全按照预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進行讲授,往往不能满足培训
学员的预期需求。
二、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干部培训模式创新的路径
当前世界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确定因素也在增长,时代发展呈现出快、新、变的特征。
这一特征要求我们尽快把握新知识,尽早预见新情况,给干部以最前沿最管用的本领。
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是时代发展和干部成长的迫切需要。
只有模式的转变才可能全方位地转变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从而带来学习效果的大提高。
第一,围绕干部核心能力要求,设计结构化课程体系。
有学者曾针对领导干部培训知识需求状况以及领导力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专题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政策法规、领导科学、公共管理、业务管理、经济管理等综合学科、前沿学科和应用学科占居优势位置。
而传统学科哲学、人文科学、文秘写作包括国情国力等排在后五位。
因此,在设计培训课程时,应结合以上学科,精炼培训内容,设计长期、稳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核心能力课程+业务能力课程+反思交流课程的结构化课程”体系。
同时,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加大学员反馈力度与评价力度,不断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提升领导干部核心能力,强化业务能力,解决实践问题的培训效果。
第二,构建多元化培训模式,加强培训人员参与力度。
干部培训的对象都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与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通过多年的工作历练,干部们既形成了成熟的工作模式,可以独立解决一系列实践问题,也存在着一些困惑与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处于典型的成功加迷茫阶段。
培训加大学员参与力度,有利用学员之间分享成功经验,互相借鉴,达到“问诊”式效果。
培训模式应在常规的专题报告、小组研讨外,更多地增加案例教学、小班参与式教学和能力建设等多元化培训模式,为保障培训质量奠定基础。
第三,完善、深化培训效果评估。
科学、完善地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
按照威斯康辛大学柯克帕里克(Kirkpatrick)教授提出的“柯式模型”,培训效果评估应该实施四级评估模式,即分别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四个层次进行评估。
常规的培训评价量表、学员总结是从反应层、学习层对培训进行的评估。
行为层评估主要是评估学员通过培训后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的程度。
由于培训效果具有隐藏性,而且培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期活动,很难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做好培训评估的跟踪工作十分重要。
这就需要继续教育学院与委托培训部门保持良好的联系,以便及时收集必要的信息、反馈,优化培训设计。
参考文献
[1]从春侠.干部培训院校培训质量保障的实践与思考——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为案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8).
[2]黄传慧,鲍传友.教育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及其建构[J].中小学教师
培训,2006(12).
基金项目: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继续教育研究专题项目成果。